学术投稿

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黄怀钧;徐仁伵;刘煜敏;王凤霞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 氧自由基, 兴奋性氨基酸, 神经节甙脂
摘要: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上,观察、测定在脑缺血后对海马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后GM1显著减少,诱发其细胞外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增高.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EAA的过度释放和氧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而GM1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P<0.01).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附3例报告)

    输尿管瓣膜症是输尿管壁先天性畸形,在泌尿外科临床中较为少见[1],有时易被误诊.我们于1986~1996年先后收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加升;谢叔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电视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20例报告)

    电视腔镜手术是新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种新技术.自1995~1998年,我们用电视腔镜选择性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长学;高华;谢模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鱼胆中毒(附8例报告)

    我院自1990年1月~1996年2月收治急性鱼胆中毒8例,其中6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斌群;毕晓红;乐萍;李世文;胡礼泉;郑新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106例病因初探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婴儿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复杂、致病因素较多,为此,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6月收治的10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病因分析.

    作者:罗振芳;向海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腹蛇抗栓酶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的坏死,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之一.我院近年来应用蝮蛇抗栓酶Ⅲ(Svate3)治疗脑梗塞 164 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运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检测血清IgA、CH50和C3对小儿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意义

    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的ARRAY360型全自动免疫化学系统,分别对3~7岁106例健康儿童和676例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儿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总补体(CH50)和C3的检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患病极期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以上三项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小儿哮喘,肾脏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家云;申志勇;刘秀珍;余春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局部免疫状况对预后的影响

    为探讨前列腺局部免疫状况与病情及疗效的关系,将已确诊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58例,根据病情不同分为A、B两组(分别为36例、22例),健康人20例为C组,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聚乙二醇)法,检测SIgA.结果:A组的SIgA(261.26±46.48 μg/ml)高于C组(107.95±28.41 μg/ml,P<0.01);B组SIgA(43.01±12.87 μg/ml)低于C组(P<0.01),提示前列腺液SIgA的含量可反应前列腺局部的免疫状况;A组患者的疗效(91.8%)高于B组(50.0%);提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前列腺局部免疫状况有关.

    作者:王家治;胡礼泉;李世文;刘德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途径给药引产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是近两年来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一种有效药物[1].与其它引产药物如催产素、蓖麻油相比,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孕妇痛苦少、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等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所以药物剂量的大小、用药途径及用后母婴的安全性仍在探索之中.为探讨米索前列醇口服及阴道给药两种途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们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对312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望艳美;邬东平;陈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TGFβ1免疫组化研究

    实验采用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缺血1 h及3 h脑组织中的TGFβ1阳性染色状况.结果显示:①脑缺血1 h后缺血侧与缺血对侧、缺血侧与对照组的TGFβ1染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缺血中心和缺血半影区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缺血3 h后的TGFβ1表达较缺血1 h有新的变化,缺血半影区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而缺血中心则呈下降趋势(93.3%vs 100%,73.3%vs 60%),其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TGFβ1表达增高及TGFβ1可能参与神经细胞抗损伤机制.

    作者:杨四清;黄怀钧;王凤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泰胃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的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征兆,应用泰胃美针剂治疗我院1997年收治的66例AGML,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明;杜艳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皮肤瘙痒的分析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D40)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防止DIC,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15例患者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下简称低右)致皮肤瘙痒如下.

    作者:吴燕丽;杨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尖锐湿疣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HPVAg检测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对我科收集的40例尖锐湿疣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对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晖;张北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渗透性肾病尿TammHorsfall蛋白的变化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发生率日渐增多,急性脑血管病在使用高渗性脱水剂过程中发生的肾脏损害,称为渗透性肾病(Osmotic Nephrosis,ON).为了研究ON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ON患者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探讨ON患者尿TH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绪青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oison,AOPP)在我国毒物中毒疾病中的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对AOPP诊断及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提高,现将AOPP的诊断与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肖彬;夏冰;许友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5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头面部在解剖学上与五官及颅内关系密切,故头面部带状疱疹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响预后.我院1995~1998年共收治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224例,其中头面部HZ5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缪泽群;郑楷平;孙祥银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气囊导尿管置于尿道舟状窝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复发率较高.目前的治疗倾向于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并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以防肿瘤复发.实际工作中有些患者合并尿道狭窄难以插人导尿管;亦有患者在膀胱肿瘤切除后并发尿道肿瘤.有鉴于此,我们于1994~1997年采用将气囊导尿管的气囊置于尿道舟状窝的方法行膀胱灌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彭少君;钱珍英;王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低浓度CS2接触对人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

    以某化纤厂纺丝车间工龄在10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的76名CS2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同一工厂棉浆车间内选择相同年龄和工龄范围、曾经接触过CS2但现在已停止CS2接触5年以上的33名工人作为干预组,从未接触过CS2的23名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以了解CS2对工人血清铜、锌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触组SCu和SZ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01);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控制了一些混杂因素后进一步显示,SCu和SZn含量均与CS2接触有一定的关系(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4和-0.2536),且CS2对SCu和CSn含量均起负贡献(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10.4173和-8.4175).提示低浓度CS2接触可能是SCu和SZn含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干预组SCu和CZ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浓度CS2接触引起SCn和Ssn含量的改变可能是不可逆的.

    作者:毕勇毅;孔丹莉;文冠华;汪春红;谭晓东;王福元;闫俊;王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上,观察、测定在脑缺血后对海马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后GM1显著减少,诱发其细胞外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增高.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EAA的过度释放和氧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而GM1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P<0.01).

    作者:黄怀钧;徐仁伵;刘煜敏;王凤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植入性胎盘28例分析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的严重疾患,随着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子宫手术的增多,发生率有上升趋势[1].现将我院1978年1月~1998年11月收治的28例植入性胎盘作一回顾性分析,重点讨论其发生原因及处理.

    作者:陈国翠;王燕;李遵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戊型肝炎IgG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诊断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以基因工程HEV ORF2区重组蛋白抗原和人工合成HEV ORF3区合成多肽抗原混合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人IgG抗体为第二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EV IgG抗体技术.检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抗HEV抗体国家参考品>全套血清盘:特异性参比品30份,全部为阴性;阳性参比品10份,全部为阳性;精密性参比品,CV(n=10)<15%.17例非甲、乙、丙肝炎患者,黄疸出现后4个月内,HEV IgG抗体检出率为100%.普通人群HEV IgG抗体检出率为1%~2%.表明该方法检测HEV IgG抗体,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对戊型肝炎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彭汉琴;马晓雯;吴素英;刘晓英;许恒康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