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治疗酒渣鼻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孙强;周游;郭澍;封静义;朱梦茹;孙旭;佟爽

关键词:双侧鼻唇沟皮瓣, 酒渣鼻, 鼻缺损
摘要: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颜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皮肤损伤特点为颜面中部弥漫性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后期可形成鼻赘,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及生活质量[1-3]. 2016 年12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了1例酒渣鼻患者,通过双侧鼻唇沟皮瓣进行了酒渣鼻根治性手术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7)和B组(n=50).A组接受常规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组[(73.16±8.15)min比(110.27±10.56)min,(136.51±10.86)ml比(324.36±15.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道感染、尿潴留及淋巴囊肿,其中,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14/47),显著高于B组的1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B组复发率10.7%(6/50)低于A组的23.4%(11/47),且B组存活率92.0%(46/50)高于A组的78.7%(37/47),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利英;白璐;双婷;谢婷婷;李玲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4例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为(23.79±2.45)mm,平均远端支架直径为(13.36±1.59)mm,平均支架长度为(93.93±17.75)mm.其中,6例患者在同侧髂动脉置入延长腿支架.患者围术期存活率为100.0%(14/14).平均住院时间为(16.57±10.03)d.平均随访时间为(39.11±25.0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92.9%(13/14).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19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中心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张萍;刘艳杰;王效增;周铁楠;荆全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2年8月至201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7例接受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颈动脉狭窄病变特征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0%(87/87).术中,有29例(33.3%)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接受升压药物治疗或暂时停止当前手术操作后,血压均可升至正常值;平均收缩压[(126.7±24.8)mmHg比(146.3±24.5)mmHg]和舒张压[(73.7±13.2)mmHg比(83.0±12.6)mmH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32/87)患者出现心率下降.术后平均心率为(68.8±10.5)次/min,较术前的(75.0±11.3)次/min明显下降(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78个月,随访成功率为81.6%(71/87),患者术后肢体麻木、头晕、晕厥等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71例患者中,全因死亡5例(7.0%),其中,心源性死亡3例(4.2%),出血性脑卒中死亡1例(1.4%),肿瘤源性死亡1例(1.4%);颈动脉支架内膜增生2例(2.8%);对侧颈动脉狭窄2例(2.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4%);新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4.2%).结论 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周铁楠;王效增;傅文霞;杨霖;隋洪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2例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华法林稳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特征以及两种基因表型多态性.结果 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及体表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CYP2C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年龄、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与患者基因表型的个体化信息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龙;冯涛;王宗社;舒端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心内科急诊患者救治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心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6年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98例心内科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量组(n=40)和普通组(n=58),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近期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低分子量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好转率明显低于普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低分子量组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DL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较,低分子量肝素救治心内科急诊患者的疗效更佳,药效更强,且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更优.

    作者:沈海宁;郭珺;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介入封堵联合电转复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先后进行介入封堵及心脏电转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6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8例PDA合并持续性A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3个月再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AF.封堵术后1、3、6个月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复律后1年电话随访AF复发情况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3例存在微量分流,其余均完全封堵.封堵后24 h及第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复律后1年,患者NYHA心功能持续改善.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以及栓塞事件.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AF电复律治疗,成功率100%.术后1年电话随访时,仅有1例左心房内径50 mm患者于复律后8个月再次出现AF,其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合并持续性AF的PDA患者,先后进行PDA介入封堵及AF电复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肖家旺;王琦光;张端珍;韩秀敏;张坡;陈火元;崔春生;孟立立;朱鲜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恢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间收治的206例单纯行CABG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9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LVEF≥55%)的患者为A组,137例术后LVEF未恢复正常(40%≤LVEF≤50%)的患者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E/Ea及左室Tei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血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A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LVEDd、LVEDV、E/Ea、左室Tei指数均低于B组,LVPW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后预后不良安全可靠,重复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防止左室扩大和LVEF降低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于岩;王辉山;金岩;赵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TB-Ab)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ADA、LDH水平及TB-Ab活性;计算3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组LDH、A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单独检测肺结核的阳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2.9%(65/70),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4%(1/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98.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性(78.6%、81.4%及85.7%)和特异性(95.7%、94.3%及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肺结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舒;董宇超;王海涛;范艳红;付佑辉;池峰;周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肠癌驱动蛋白超家族kif14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中kif1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8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结肠癌组)及30例癌旁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f14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阳性表达45例(55.6%),正常对照组阳性表达6例(2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14与结肠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组81例结肠癌样本中,kif14高表达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低于kif14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肿瘤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kif14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kif14可作为结肠癌的预后因子预测患者的生存期.结论 kif1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kif14基因的高表达通常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其可能是潜在的预测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子.

    作者:王立;谢鹏;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肺运动试验对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心肺功能评估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的患者8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至2018年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时间均>10年.通过CPET记录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肺通气功能等数据,测定大耗氧(VO2 max)、峰值耗氧(VO2 peak)、无氧阀、摄氧率斜率、二氧化碳通气斜率(VE/VCO2)、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占FVC%的比值(FEV1/FVC%)等指标,对患者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受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的VE/VCO2平均为(33.2±3.2),FEV1/FVC%平均为(77.00% ±0.09%).CPET结果显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筛选正常或轻度下降,而心脏储备功能中、重度下降.结论 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功能下降早于肺功能,尽早干预治疗调整心功能可改善远期预后.CPET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安全、有效地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张春振;方敏华;王辉山;王宏伟;金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的4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将140例NYHAⅡ级患者分为A组,185例NYHAⅢ级患者为B组,90例NYHAⅣ级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参数.结果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高度、面积、容积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室壁瘤瘤体面积及室壁瘤瘤体容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功能与室壁瘤范围相关,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范围,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阳;周微微;韩雅玲;徐凯;王艳秋;焦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裂不同形态患者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裂不同形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3年2月至2017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47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主动脉增强CT+三维重建将夹层撕裂形态分为螺旋形撕裂走行组(螺旋组)与非螺旋形撕裂走行组(非螺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术期及36个月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胸闷痛、背痛、腹痛、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组心胸比值、假腔大于真腔患者比例、破口数、累及肾动脉与髂动脉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螺旋组,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15 mm患者比例低于非螺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组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比例明显高于非螺旋组,覆膜支架数少于非螺旋组,支架近、远端直径长于非螺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72例患者中,465例出院患者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疼痛、左上肢跛臂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夹层撕裂走行形态不同对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无影响.螺旋形撕裂的降主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与髂动脉多、破口数多、支架直径大、支架数少.

    作者:韩冰;王效增;刘艳杰;武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45岁以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 探讨45岁以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连续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确诊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青年(年龄≤45岁)患者29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n=2768)与女性组(n=20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男性组患者年龄及脑血管病家族史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患者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计数低于女性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其中,下后壁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前壁梗死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他类型冠心病患者比例高于男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经桡动脉路径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低分子肝素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单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男性体质量、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多于女性组.男性患心肌梗死、住院期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男性中多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左主干病变患者比例高于男性.

    作者:方毅;李毅;王贺阳;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收治的196例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7)和B组(n=99).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君萍;陈章群;唐瞻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运动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的运动康复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且愿意接受和坚持运动治疗的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次运动指导后家庭运动康复组(A组,n=18)与院内长期指导运动康复组(B组,n=15).有氧运动方案选择功率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20~40 min,运动强度为无氧阈对应心率.运动康复前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以评估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成随访,中位数随访时间212 d,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的峰值公斤摄氧量平均提高达34.8%,其中,B组提高更明显,达54.3%.运动治疗后,A组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治疗后,B组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及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力,鼓励患者进行医师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以更好地提高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孙毅;张剑;梁延春;李毅;张权宇;张伊;贺婧斐;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Notch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Notch 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假手术(DM-sham)组、心肌梗死(MI)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DM-MI)组,每组6只,建立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组、DM-MI组CK-MB浓度、肌钙蛋白浓度与对照组、DM组和DM-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及MI组三组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I组与对照组、DM组、DM-sham组、MI组比较,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DM-MI组Jagged-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Jagged-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糖尿病和单纯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组织中,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均升高的趋势,而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的Notch信号通路各指标反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伍放;张学民;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盐酸纳布啡组(N组)及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组(WN组),每组各40例.W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N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纳布啡;WN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纳布啡.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入室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6 h(T2)、手术结束后24 h(T3)及手术结束后72 h(T4)的外周血CD3+、CD4+、CD8+含量、CD4+/CD8+值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W组、N组在T1~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WN组在T2~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N组在T2~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均明显大于W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能够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留琴;靳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自身QRS波时限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QRSD、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CRT应答率等;根据CRT有无应答分为CRT应答组、CRT无应答组,比较两组自身QRSD缩短患者的比例.结果 术后6个月,Ⅰ组起搏QRSD明显短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VESV缩小明显大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RT应答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CRT应答,13例CRT无应答,CRT应答率为78.3%(47/60).CRT应答组26例(55.3%)患者自身QRSD缩短,CRT无应答组2例(15.4%)自身QRSD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术后自身QRSD变窄与心脏解剖逆重构具有相关性,QRSD变窄的患者CRT应答率较高.

    作者:刘荣;梁延春;于海波;徐白鸽;高阳;焉晓蕾;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102例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及晨峰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90.2%(46/51)的A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88.2%(45/51)的B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2%(47/51)的A组患者无晨峰血压,88.2%(45/51)的B组患者无晨峰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曹禹;乔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及对颅内压脑氧代谢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及其对颅内压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1)与观察组(n=41).常规组给予甘露醇,观察组给予高渗盐复合液.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氧代谢、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低于常规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的比例为85.4%(35/41),高于常规组的46.3%(19/41);重残和植物存活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脑氧代谢和预后.

    作者:罗小川;刘雪萍;李海荣;李佳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