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基因rs375772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阳性相关性研究

侯智为;田孝祥;赵晓杰;闫承慧

关键词: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摘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基因rs375772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阳性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101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体检的891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健康组.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测定HDAC9基因SNP rs3757720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HDAC9 SNP与CAD发生风险之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中rs3757720 T等位基因频率为10.9%,显著高于健康组的4.5%(OR=1.234,95%可信区间1.147~1.327,P=0.025).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状况及血脂水平后,CAD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较(OR=2.344,95%可信区间2.051~2.523,P=0.019),携带TT纯合子和AT杂合子的受试者易感性显著增加.结论 HDAC9基因的SNP rs3757720与CAD的发生有独立相关性,HDAC表达增加可能对TT+AT基因型的CAD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运动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不同的运动康复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且愿意接受和坚持运动治疗的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次运动指导后家庭运动康复组(A组,n=18)与院内长期指导运动康复组(B组,n=15).有氧运动方案选择功率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20~40 min,运动强度为无氧阈对应心率.运动康复前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以评估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成随访,中位数随访时间212 d,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的峰值公斤摄氧量平均提高达34.8%,其中,B组提高更明显,达54.3%.运动治疗后,A组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治疗后,B组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及大通气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力,鼓励患者进行医师指导下的运动康复,以更好地提高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孙毅;张剑;梁延春;李毅;张权宇;张伊;贺婧斐;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LAAO)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LAAO的18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参数变化及封堵器封堵情况.结果 X线造影条件下测得的左心耳腰部直径高于135°条件下超声观测到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测量的左前降支、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及二尖瓣返流容积与术后随访期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术后封堵效果较好.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新手段,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封堵术前筛查患者、术中指导封堵器选择及引导封堵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隋仑;李雪;周薇薇;齐妙;王星懿;刘楠楠;焦小芳;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7)和B组(n=50).A组接受常规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组[(73.16±8.15)min比(110.27±10.56)min,(136.51±10.86)ml比(324.36±15.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道感染、尿潴留及淋巴囊肿,其中,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14/47),显著高于B组的1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B组复发率10.7%(6/50)低于A组的23.4%(11/47),且B组存活率92.0%(46/50)高于A组的78.7%(37/47),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利英;白璐;双婷;谢婷婷;李玲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2例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华法林稳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特征以及两种基因表型多态性.结果 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及体表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CYP2C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年龄、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与患者基因表型的个体化信息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龙;冯涛;王宗社;舒端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肠癌驱动蛋白超家族kif14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中kif1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8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结肠癌组)及30例癌旁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f14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阳性表达45例(55.6%),正常对照组阳性表达6例(2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14与结肠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组81例结肠癌样本中,kif14高表达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低于kif14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肿瘤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kif14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kif14可作为结肠癌的预后因子预测患者的生存期.结论 kif1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kif14基因的高表达通常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其可能是潜在的预测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子.

    作者:王立;谢鹏;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自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8878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患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n=1587)和非糖尿病组(n=729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特点,以及围术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中,女性,有冠心病家族史和心肌梗死史,心功能≥Ⅲ级,患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桡动脉入路、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患者比例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院内死亡、急/亚急性支架血栓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围术期病死率更高,需要更加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宇阳;刘海伟;徐凯;荆全民;王效增;向定成;袁明远;姜铁民;赵仙先;杨丽霞;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30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艾司洛尔基础上联合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左室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5.4%(62/65),高于艾司洛尔组的81.5%(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A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E峰、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端脑钠肽前体、丙二醛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10/65),高于联合组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林雪;孙海清;姚俊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效果及防辐射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及防辐射对策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置125 I放射性粒子的6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即刻、2个月、4个月、6个月距离体表0、15、30、50、100 cm处γ射线剂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患者放置粒子时间13~34 min,平均放置时间(23.52±5.38)min,室内放射性离子前测试的天然本底γ射线辐射剂量为9.9μSv/h.术后即刻,0 cm辐射剂量为54.50~163.40μSv/h,平均(82.06±23.14)μSv/h,随着距离及时间增加,辐射剂量减少,术后6月,0 cm已接近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本组患者完全缓解30.1%(19/63),部分缓解49.2%(31/63),稳定15.9%(10/63),进展4.8%(3/63),有效率79.3%(50/63).患者未见明显的急性放射性损伤.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好,且有效的辐射防护可有效控制医护人员、患者周围人群的受辐射剂量.

    作者:曹新颖;孟箭;王明玲;王懿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指导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希氏束起搏器置入的2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房室间期的参数变化.结果 术后3 d调节80~160 ms房室间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心室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室间期120 ms时,左心室充盈时间长.结论 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运动同步性,超声指导优化房室间期简便可行,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作者:李雪;王星懿;刘楠楠;高越;焦晓芳;李贵申;梁延春;于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机械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房无扩大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机械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PAF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PAF组,另选取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常规超声测量心功能参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LAS-S,LASR-S)、左心房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LAS-A,LASR-A)、右心房心室收缩期应变(RAS-S)、心房收缩期应变(RAS-A).测量左心房整体达峰值应变时间,测量并比较两组各个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LAS-S达峰时间标准差记录为SDs,LAS-A达峰时间标准差记录为SDa.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PAF组的E/E′显著增加,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TEF)、A′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的LAS-S、LAS-A、LASR-S、LASR-A、RAS-S、RAS-A较健康组显著减低,SDs、SDa显著大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检测出心脏未出现形态学改变的PAF患者心房功能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为患者预后打下基础.

    作者:焦晓芳;周微微;李阳;李雪;张婷婷;王艳秋;王美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尼可地尔组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尼可地尔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5%(54/59),高于尼可地尔组的79.7%(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尼可地尔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一氧化氮显著上升,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一氧化氮高于尼可地尔组,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控制血脂和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严维力;高鹏;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自身QRS波时限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QRSD、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CRT应答率等;根据CRT有无应答分为CRT应答组、CRT无应答组,比较两组自身QRSD缩短患者的比例.结果 术后6个月,Ⅰ组起搏QRSD明显短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VESV缩小明显大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RT应答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CRT应答,13例CRT无应答,CRT应答率为78.3%(47/60).CRT应答组26例(55.3%)患者自身QRSD缩短,CRT无应答组2例(15.4%)自身QRSD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术后自身QRSD变窄与心脏解剖逆重构具有相关性,QRSD变窄的患者CRT应答率较高.

    作者:刘荣;梁延春;于海波;徐白鸽;高阳;焉晓蕾;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的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肺栓塞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77例中低危患者为A组,43例高危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患者的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的肺动脉干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右心相关指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方便、快捷,临床可用于评估急性肺栓塞的病情程度及预后状况,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旭;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的4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将140例NYHAⅡ级患者分为A组,185例NYHAⅢ级患者为B组,90例NYHAⅣ级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参数.结果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高度、面积、容积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室壁瘤瘤体面积及室壁瘤瘤体容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功能与室壁瘤范围相关,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范围,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阳;周微微;韩雅玲;徐凯;王艳秋;焦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基因rs375772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阳性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基因rs375772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阳性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101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体检的891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健康组.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测定HDAC9基因SNP rs3757720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HDAC9 SNP与CAD发生风险之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中rs3757720 T等位基因频率为10.9%,显著高于健康组的4.5%(OR=1.234,95%可信区间1.147~1.327,P=0.025).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状况及血脂水平后,CAD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较(OR=2.344,95%可信区间2.051~2.523,P=0.019),携带TT纯合子和AT杂合子的受试者易感性显著增加.结论 HDAC9基因的SNP rs3757720与CAD的发生有独立相关性,HDAC表达增加可能对TT+AT基因型的CAD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侯智为;田孝祥;赵晓杰;闫承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TB-Ab)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ADA、LDH水平及TB-Ab活性;计算3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组LDH、A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单独检测肺结核的阳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2.9%(65/70),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4%(1/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98.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性(78.6%、81.4%及85.7%)和特异性(95.7%、94.3%及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肺结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舒;董宇超;王海涛;范艳红;付佑辉;池峰;周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数据,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CPET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CPET测试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470例,其中,女性患者127例为老年女性组,男性患者343例为老年男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瑞士Schiller CS-200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在静息状态下测定肺功能、心电图,而后连续动态监测记录进出气流、O2浓度、CO2浓度、全导联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变化.对两组患者CPET检测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组运动递增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因疲劳终止患者比例、无氧阈心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分层中,两组高危人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老年女性组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公斤摄氧量、无氧阈负荷、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用力肺活量(L)、第1秒用力呼气量(L)、大通气量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呼吸频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因心功能较差、高血压比例较高,导致在CPET中运动持续时间缩短、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呼吸储备和呼吸功能也明显下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剑;孙毅;贺靖斐;张伊;梁延春;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收治的196例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7)和B组(n=99).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君萍;陈章群;唐瞻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事件影响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了CYP2C19基因检测及PCI治疗的101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 mg/d+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 mg)治疗,测定CYP2C19?2、?3多态位点携带情况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CYP2C19基因各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在AC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016例患者中,A组携带2个多态位点的患者共140例,B组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患者共876例.A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HTPR发生率、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及缺血性卒中)均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PCI术后合并HTPR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9.5%(23/78),显著高于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且Non-HTPR患者的2.1%(1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合并HTPR可能是PCI术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梁振洋;李毅;王斌;王效增;李晶;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安康市中心医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DR平片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并分析曲面重建法(CPR)与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处理CT三维重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64例骨折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确诊共计发生91处肋骨骨折,其中单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7例(47处),多发性骨折患者17例(44处).肋骨骨折78处,肋软骨骨折13处.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79.5%(62/78),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94.9%(7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平片确诊肋软骨骨折0处,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100.0%(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VRT三维重建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明显优于DR平片,对肋软骨骨折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同时选择合适CT三维重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穆晓俊;王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