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哲;刘东山
具有医学认知的患者或家属很可能会影响临床的诊疗工作.本文认为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医疗市场化和医患关系异化、医疗环境不良和医患博弈、有些诊疗常规有待改进等.分析对医患双方和临床工作产生的具体影响,探讨应对的策略,正视该群体的存在、降低医患双方承担的风险、加强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和换位思考,促进临床医疗工作,减少患者医学认知对临床工作的不利影响.
作者:叶少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医师的影响,寻求解决途径.方法:采取自编问卷,对临床医师进行调查,从医师角度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结果:81.6%的医师经历过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对医师的工作、生活、情绪和健康均产生影响.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有98.2%的医师认为是“患者期望太高难以满足”;90.5%的医师认为与“媒体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有关;还有82.3%的医师“患者医疗知识的匮乏”.78.6%的医师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健全医疗保障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74.1%的医师认为要“发挥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68.3%的医师建议“提高全民医学基本常识”.结论: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媒体行业行为,改善舆论环境,加强医疗健康知识宣教,改善医师执业环境,加强医患沟通,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将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金玲;王聪灵;郭笑;尹姗姗;封华;孙宁;姬昆;曹蕾;丁占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无锡市某三甲公立医院的社会角色定位,验证社会角色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方法:基于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承担和国家社会安全促进3个一级维度,选用15个二级指标,采用TOPSIS方法对无锡市某三甲公立医院2003-2012年的社会角色定位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分析其结构变化及原因.结果:2003-2012年该院角色定位综合评价指数逐年上升,其取值范围为0.015-0.777.造成该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床位数和医技人员总数,而非时间与政策干预变量.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院社会价值呈现逐步回归的态势,但回归建立在机构粗放型增量发展的基础上,政策干预对其影响有限.
作者:陈春;程之红;窦蕾;蒋平;苌凤水;孙梅;郝模;吕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学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44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效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学习测评问卷包含学习承诺、学习实践和愿景分享3个维度12项测量条目,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水平.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学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631 ±0.637);变革型领导(β=0.213,P<0.05)、组织文化(β=0.201,P<0.05)、组织凝聚力(β=0.178,P<0.05)和就医比例(β=0.165,P<0.05)4个因素能正向预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机构组织学习水平.结论: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学习情况较好,变革型领导、组织文化、组织凝聚力和就医比例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学习的主要因素.
作者:葛思澳;曹德品;张薇;白诗萌;毛大川;茹义福;李海燕;金有欣;邢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2013年数据,构建基于公平性的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均等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趋势分析,为我国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趋势良好,但均等化水平仍偏低,且衡量均等化的4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建议以促进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各维度的均衡发展.
作者:曹阳;蒋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药监督执法是我国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工作内容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药监督执法存在立法不完善、监督执法主体缺失、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信息沟通和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发展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立法、健全主体、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检查力度、推动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医药监督执法体系.
作者:马韶青;郭斯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廉价救命药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公众的用药可及性.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政策分析等方法总结廉价救命药的短缺现状,对廉价救命药短缺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应从廉价救命药药品目录、药品定价、药品加成及招标采购制度等方面保护廉价救命药,同时国家需给予药品生产企业政策支持,并建立廉价救命药储备制度等方式来确保廉价救命药的正常供应.
作者:安学娟;李富清;姜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8县民间哈萨克族医学现状,为保护哈萨克族民间医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直属8县哈萨克族医学民间医生、师承人员及确有专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各县哈萨克族医学民间医生共有324名;地区分布上,新源县民间医生人数多,占62.4%;年龄分布为30-49岁较多,占60%;从医6-20年的民间医生人数较多,占57%;特色诊疗技术中,内科、皮肤科、骨科、妇科占较高比例.结论:哈萨克族民间传统特色疗法有待挖掘和开展,存在取证难、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无统一标准等问题,需要整理、保护和开发民间哈萨克族医药,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作者:拉扎提·吐尔逊拜;卡米西别克·努尔哈买提;地达尔·巴合提坚;热依扎·哈斯木汗;苏建春;叶尔肯·努尔旦别克;木拉提·克扎衣别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健康认知及管理现状,为相关部门重视和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昆明市建筑工地及个旧市矿山和冶炼厂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进城务工人员对职业健康的认识较肤浅,同时也存在职业健康服务的需求,但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未有效履行职责,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病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率低,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结论: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协同机制,改进职业健康服务,监督企业履行职业健康职责,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行为.
作者:王晶莹;张开宁;曹叔翘;李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流行特征、诱发因素及危害,提出多维度防治措施.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6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医院暴力多发生在白班,施暴者和受暴者均存在明显的流行特征.医院暴力主要受医疗组织,医疗环境,医方、患方及其互动,客观事件,社会因素等7个因素影响,对医疗工作者、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结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频发,类型多样,诱发因素复杂,危害严重,应从医方、患方、媒体等多方进行针对性预防.
作者:茹义福;樊立华;孙少星;王刚;杨天澍;王硕;孙鹤宇;姜欢;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和中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理念、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并进行比较分析.在美国获得从医资格学习周期长,每年参考人数少于我国但通过率较高且稳定,考试具有考核内容范围广、题量大、考试时间长、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强调学科间综合、在临床技能考试方面考站设置多、考核有深度、注重医学人文性和职业素质等优点,值得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借鉴.
作者:王莹;黄智慧;张大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对医院门诊存在的患者一般信息、病史、病情、检查结果的泄露,患者身体,特别是隐私部位暴露等患者隐私侵权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医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违背医学伦理、违反职业道德、忽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门诊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强化门诊建设及管理.
作者:邵建祥;王洪巨;陈娟娟;张云莲;姚琳;张红艳;周育夫;张超;崔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温州市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等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拓展训练方案,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对拓展训练前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自我成长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贫困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前后自尊水平差异明显(t=-6.759,P<0.01),自我效能感明显增强(t=-7.612,P<0.01),成就动机(Ms-MAF)明显提高(t=-3.589,P< 0.01).1个月后进行随访,仍然提示训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差异明显.此外,拓展训练对不同健康水平的学生影响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拓展训练能较好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并在追求成功的强烈愿望、改善应对方式、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及潜在的长期效应,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曾春燕;陈庆健;郑来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南、海南两省疟疾消除阶段疟疾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和海南省3所医院2010-2014年所有疟疾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疟疾患者住院费用 的影响因素.结果:疟疾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和日均费用分别为6803.975元和1142.736元;不同住院天数、入院情况、合并症和手术情况的疟疾患者住院总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β=0.289)、合并症(β=0.288)、入院情况(β=0.282)、药费比(β =0.190)等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疟疾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存在不合理性;住院天数、合并症、入院情况、药费比是影响疟疾住院患者总费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方海清;王曼丽;付航;付谦;贺知菲;咸越;明慧;冯占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的住院情况和费用信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2803.37元,其中,药费为28711.61元,占平均总费用的87.53%,是乳腺癌患者住院治疗的大费用构成;住院次数和天数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支付方式中,省医保患者住院费用高,城乡居民保险患者住院费用低;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住院费用也存在较大差异,Ⅳ期患者费用为0-Ⅰ期患者费用的2.48倍.结论: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药费是控制日益增长的乳腺癌住院费用的关键.通过加强医院管理,从降低住院天数、规范合理用药和改变支付方式等方面入手,可终降低乳腺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婷婷;郑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在读免费医学生对订单定向培养政策的认知程度、满意度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为完善培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该校2010级、2011级、2012级在读免费医学生中抽取39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8.00%的在读免费医学生对订单定向培养政策非常满意,61.90%对政策满意,25.60%对政策不太满意,4.50%对政策不满意.结论:部分在读免费医学生对订单定向培养政策满意度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政策宣传教育,并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培养政策.
作者:李冰玉;赵鑫;黄巧云;阮真真;舒群琴;李燕;李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影响,为探索更好的大学生防艾知识宣传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随机抽取青岛市某高校3个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各10个班级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分为A、B、C3组,A组播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视频,B组发放艾滋病健康宣传手册,C组进行健康手册发放+ PPT演示专业教育讲座,并于1学期后再次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A组、B组、C组艾滋病知识总掌握率分别提高36.21%、16.34%、46.56%,艾滋病相关态度积极认同率分别提高17.75%、14.58%、21.13%,艾滋病相关行为积极认同率分别提高28.04%、13.88%、35.04%.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上C组的干预效果佳,B组的干预效果差.干预后,相关知识总掌握率提高程度上,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00.17,P<0.0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4,p<0.05);态度积极认同率提高程度上,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8.25,P<0.0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行为认同率提高程度上,C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91.09,P<0.01),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5,P<0.05).结论:针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大学生艾滋病防控,降低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作者: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四证合一”培养方式的实践价值.将131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组,51名学生采用“四证合一”培养方式,为实验组;80名学生按照传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方式培养,为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学业基础背景、临床能力和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四证合一”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就业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四证合一”教学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今后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和培训时间,合理评估和使用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加强教学的准备工作.
作者:李震;何惠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预约挂号爽约原因,探索现场预约登记和微信预约等实名制预约服务,降低预约挂号爽约率.方法:搜集该医院2014年全部预约挂号数据,抽取1周爽约数据共计919人次进行电话回访,对爽约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现场预约登记和微信预约挂号爽约率为11.13%,电话和网络预约挂号爽约率为24.38%.实名制预约挂号爽约率低于非实名制预约挂号爽约率(P<0.05).结论:落实实名制预约有利于降低爽约率.预约挂号时应先验证患者身份信息,同时优化流程,不断降低预约挂号爽约率.
作者:许欣悦;贾小溪;田玮;高广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中央中医管理组织,经历了中医科、中医司、国家中医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变迁过程,呈现出行政地位不断提高、机构设置不断完善、职能不断调整的发展特征.我国中央中医管理组织的变迁是在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在中央中医管理组织的带领下,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作者:商宇;文庠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