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武锋
从业务流程再造的历史背景和定义出发,探讨医院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长期和稳定的发展.医院在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医院工作流程优和服务效率高.
作者:师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以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临床医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学习倦怠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双语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与学双方不良情绪的相互影响及彼此间达不到对方的高期望,从而引起双方的不良情绪.要想缓解这种不良情绪引起的教学倦怠现象,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莉;郑飞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高等医学院校应为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作用,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高;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咨询.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新医改出台基本药物制度,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思考,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借鉴.分析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医院、药品生产商、药品零售业及医药代表的影响,并提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其推进过程中的阻碍,给出了完善的措施.
作者:陈红钧;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看作是一种描述性的、分析性的实践,从根本上是治疗的实践,并从哲学视阈来认识思想治疗的本质、思想困惑的成因和思想治疗之道,这对人们认清当前的一些思想误区有所启示.
作者:武永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慢性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慢性病逐渐被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以潜江市为研究对象,了解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的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国内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胡明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地震灾区伤病员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有关技术规范,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干预工作探索,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Self-rating questionnaire)对地震灾区伤病员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评估并分析.结果:地震灾区伤病员在心理干预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对灾区伤病员是有效的,其正确的干预措施能预防和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
作者:田国强;陈正平;甘建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网络带动虚拟社群迅速发展.虚拟社群在健康知识分享行为上具有实体社群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探讨我国目前以健康知识分享为主的虚拟社群开展情况以及可能影响虚拟社群参与者知识分享行为的社会行为因素,为推动虚拟社群参与者健康知识分享行为的开展和虚拟社群组织者拟定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作者:赵璐;陈春;张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科学有效的问卷调研方法,随机对近400名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存在着差距,消费结构呈现着多元化特征.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医学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韩晓捷;孔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心理健康水平与违法驾驶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对3855名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采用本次团体自我评估方法并参考我国SCL-90常模进行评价.结果: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驾驶员的违法驾驶行为次数存在相关关系.尤其是行车里程在5万公里以内的驾驶员,各因子分及总分的均值有多次违法驾驶行为组显著高于无违法驾驶行为组.假设不同道路环境驾驶时,驾驶员采取的不同驾驶行为与心理状况有关.结论: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交通安全违法驾驶行为有关.
作者:黎美清;罗义学;杜岩;苏红帆;王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对海南民众的影响.方法:对373名海南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的心理反应.结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38.0%的被调查者没有甄别传言真假,而是茫然无措,贸然接受.结论:传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权威信息的快速传播.
作者:朱唤清;刘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缓解教师压力的方式与方法,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某大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的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是其重要途径.
作者:刘文;施培新;孟庆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对武汉市非公有医院的典型调查,发现武汉市部分规模较大、有专科特色的非公有医院和原国有企业医院转制的非公有医院有较好的发展优势,经营状况良好,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是优先发展的重点;建议改善对非公有医院的不公平待遇.
作者:陈良侠;董云萍;李建;易春黎;姚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护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之一,测量工具在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综述国外调查医护人员对老年人态度的8个测量工具,旨在为我国的同类研究选择测量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陈曦;高玉霞;刘丽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针对现代医学发展与医学社会化趋势不相适应的现状,笔者探究其社会、医疗、教育的局限性,探讨兼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于一体的综合知识载体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培养具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医学生,以培养医学生全面、综合、整体地看待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适应医学社会化要求的综合能力.
作者:陈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对特需医疗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认为公立医院不应作为特需服务提供的主体.政府应鼓励私立医疗机构承担起特需服务的任务,同时限制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使其逐步退出特需服务市场,回归公益性.
作者:杨淑;武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型医院护士长心理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武汉市15家大型医院的15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任职年限的护士长在成熟型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学历的护士长在混合型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护士长,不同职称、不同科室的护士长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长心理应对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作者:王小燕;王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各高等医学院校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然而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在现阶段尚有许多不足亟需完善.如何促使医学研究生的高学历与高能力得到有机统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能力评估和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医学教育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实际能力评估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力度,强化对医学研究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作者:彭芳;毕清;郝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种常见慢性病管理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依据设计调查表对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和宜昌市3个地区的7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各地区开展慢性病管理的机构数量和慢性病管理率都在逐年提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慢性病管理率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偏重数量发展,忽视质量提高,应提高管理水平,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丰富管理内容.
作者:邬建平;冯占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本文通过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总结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意义,分析开展成本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寻找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成本分析评价和成本控制职能,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营运成本.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