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军;方惠;王燕
目的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研究胎儿正常左心室的心内、外膜扭转运动特点.方法 采用Siemens Sequoia C512超声诊断仪及VVI技术对30例胎儿心脏正常的左室心肌旋转角度和速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无论心内膜或心外膜,左心室基底部或心尖部收缩期旋转方向无一定规律性.无论心内、外膜,心尖部旋转速度的绝对值高于基底部[(收缩期心内膜:(90±36)°/s对(59±23)°/s,心外膜:(36±17)°/s对(31±17)°/s,P﹤0.05),(舒张期心内膜:(71±37)°/s对(49±22)°/s,心外膜:(29±14)°/s对(25±14)°/s,均P﹤0.05)].无论基底部、心尖部,心内膜旋转速度和角度均高于心外膜,[(收缩期基底部(59±23)°/s对(31±17)°/s,(4.10±2.74)°对(2.35±1.66)°;心尖部:(71±37)°/s对(29±14)°/s,(5.72±2.90)°对(2.80±1.53)°;(舒张期基底部(49±22)°/s对(25±14)°/s,心尖部:(71±37)°/s对(29±14)°/s,均P﹤0.05)).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评价胎儿正常左心室内、外膜的扭转运动的方法.
作者:吴小英;王鸿;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10年12月76例闭合性肝外伤病例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成功,5例在非手术治疗观察中转为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3.4%.结论 闭合性肝外伤应根据全身血流动力学情况、肝外伤程度、外伤部位、有无合并伤等因素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多数非手术治疗可治愈,但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严密观察,如出现手术指征需及时中转手术.
作者:史坚强;仲海燕;王海霞;刘杨;刘岚云;康晓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复习有关文献,就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病情况、组织来源、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结果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尤其是膝关节附近.临床常见症状是疼痛,可伴有关节活动受限.X线显示长骨干骺端不规则低密度影.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表达具有特征.结论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诊断主要靠免疫组化.宜采取手术治疗,可辅以放疗或化疗.
作者:韩天宇;项良碧;祖启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0.25%左布比卡因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拟行双上肢手术的患者,采用0.25%左布比卡因行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患者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变化.结果 麻醉后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0.25%左布比卡因用于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许培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首次换液模式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首次换液方式分为以下6组:A.24 h 半量换液;B.24 h 全量换液;C.48 h 半量换液;D.48 h 全量换液;E.72 h 半量换液;F.72 h 全量换液,以后每48 h 全量换液.记录各组P0~P3培养时间及细胞纯度,流式细胞仪及成骨、成脂诱导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各组培养总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455,P<0.05),D组短(16.61±1.61)d,B组长(21.50±1.70)d,B、D组与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代纯度均高,P3纯度达(90.84±2.19)%.E组各代细胞纯度均为低,P3纯度为(76.04±3.21)%.P3代纯度比较,B、E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获细胞CD29、CD90阳性、CD34、CD45阴性,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MTT检测显示细胞增殖能力良好.结论 首次换液方式能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周期及其纯度,48 h 半量换液为佳首次换液方式.
作者:彭德新;陈自谦;白伟;刘耀;倪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病人,女,23岁.下腹部逐渐增大包块4年余.查体:患者智力正常.面部鼻翼两侧可见蝶形分布的粉红色坚硬蜡状丘疹,口唇周围也可见同样皮损.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腹部呈中度不规则性隆起,左中下腹可扪及一肿物约20 cm×15 cm,右中上腹可扪及一肿物约15 cm×15 cm,两处肿物均呈椭圆形,质中,似有波动感,边界尚清,固定,不可推动,左侧有轻度压痛,未及搏动感及血管杂音.CT提示:双肾可见多发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大部分为脂肪密度,伴有明显斑片、条索样中等密度影;右侧巨大病灶大小约16 cm×11 cm×26 cm,左侧巨大病灶大小约10 cm×15.8 cm×17.5 cm,边界较清;左侧肿块向下突入盆腔,增强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分隔及包膜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略减低.
作者:刘焜;江城;陈世伟;黄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军事飞行员496名,进行自我和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自我和谐总分和SCL-90总均分与应对方式因子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自我和谐程度组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而低自我和谐程度组更多地是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自我和谐程度影响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的选择.
作者:肖支仁;陈喜林;刘玉华;王煜蕙;王开辉;赵春华;Zhao Chun-hua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8),自海拔1 400 m 历时5 d 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 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1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准纳器1个剂量(沙美特罗100 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 ),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于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第5天,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 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P、TPR、ALT、η、BK、PAWP、CC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马广全;马秀花;杨海军;崔建华;王伟;高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医源性的桡神经损伤临床常见[1-2].早期骨折固定时严格操作规程,暴露清楚,按解剖层次分离,多可避免桡神经的损伤.内固定取出时,桡神经周围正常的解剖关系已经破坏,且有瘢痕和组织粘连,增加了桡神经损伤的机会.2006年8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无桡神经症状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9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桡神经床缝线标记法,二次手术钢板取出57例,无一例发生桡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生;刘振旗;沙永顺;吴清华;杨永焱;郭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A组,39例)和肠外营养组(B组,39例),在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糖(GLU)、血电解质浓度,肝、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Alb)等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并判断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lb明显增高,ALT和GLU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轻营养底物不足,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情况的出现,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救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男74例,女46例,年龄34~72岁.随机分为中西医组(A组)和西医组(B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前列腺素E1,三磷酸腺苷,辅酶A,地塞米松,维生素等.A组同时加服中药(柴胡、钩藤、丹参、龙胆草、党参,石菖蒲、当归、天麻、川芎、黄柏、夏枯草、葛根、香附等).两组均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 A组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B组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1.66%.两组相比,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中西医药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登科;李正贤;江文;刘阳云;冯秀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X线诊断中腰椎峡部裂的腰骶角与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组为45例L5双侧峡部裂并L5脊柱滑脱,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 Ferguson's方法测量腰骶角度;对照组为100例无滑脱的同龄青年人,取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同样方法测量腰骶角.比较两组腰骶角的差异及研究组腰骶角与L5滑脱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L5峡部裂并脊柱滑脱腰骶角平均为(43.42±6.76)°.对照组100例无滑脱腰骶角平均为(38.29±5.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L5滑脱与腰骶角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0.352,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研究组腰骶角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与L5脊柱滑脱有明确的相关性,与L5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发生及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是峡部裂性脊柱滑脱的(促进)因素之一.
作者:屈国林;齐朝月;曲宝田;张志虎;李长彬;朱岳龙;徐家兴;宋云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FGF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bF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关.结论 bFGF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肖有为;许彩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病人,男,21岁.上午约9:30进食西瓜后2 h 左右出现脐周隐痛,之后连续解稀便3次,在本单位卫生所予以口服诺氟沙星、小檗碱,肌注654-2注射液10 mg,腹痛渐减轻,未再出现腹泻.中午正常进食,傍晚渐觉腹胀,阵发性胀痛,晚餐后出现呕吐,次晨上述加重,未排便排气,上午9:10住院治疗.查体: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全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及B超示肠积气,有多个液平,血常规、电解质、急诊生化正常.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2)甲氧氯普胺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住院第2天上午10:50肛门排气并解1次大便,腹痛症状缓解,2 d 后痊愈出院.
作者:邓锦清;解放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与全身静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组(A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治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2%、B组17.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两组分别为:A组15.8%、B组64.7%,A组低于B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A组36.8%、B组5.9%,A组多于B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建军;谢金龙;周波;谢卫民;许威华;吕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交泰丸合七宝美髯丹治疗老年人不寐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交泰丸合七宝美髯丹治疗,对照组30例予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疗程1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0.0%,治疗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交泰丸合七宝美髯丹治疗老年人不寐安全有效.
作者:吴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等多种中西药联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多关节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MTX),尼美舒利,泼尼松;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60~120 mg.观察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抗环胍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以总改善百分率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疗程1年.结果 除治疗组1例末坚持治疗,对照组1例失访外,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都有所改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减少,ESR、CRP、RF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用药1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乏力、头晕、皮疹、轻度食欲不振、轻度恶心、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结论 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等多种中西药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林志翔;戴益琛;吴水兵;黄昭穗;戴禄寿;孙华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脊髓麻醉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年龄75~103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5例,半髋关节置换术8例,男11例,女2例.ASAⅠ或Ⅲ级,体质量43~85 kg,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4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肺气肿1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心肌缺血2例,全部病例EF值(射血分数)均低于60%,,时间肺活量均低于80%,血常规、血糖、总蛋白、肝功能均接近正常范围,术前均行抗凝治疗.
作者:苏永军;方惠;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抑郁状态,及其与患者血管通道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3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MA)的积分及血管通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管内瘘流量≤200 ml/min 组的焦虑抑郁积分>220~250 ml/min、250 ml/min 组,血管内瘘流量201~220 ml/min 组的焦虑抑郁积分>250 ml/min 组(P<0.05),有血管内瘘并发症组患者焦虑抑郁积分均大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透析患者血管通道情况与焦虑抑郁状态有密切关联.
作者:朱刚;孙伟;张沙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离体猪眼中视网膜脱离的超声和解剖后显微镜下的对比观察,验证超声时钟法定位诊断视网膜脱离的准确性和获得视网膜脱离的感性认识.方法 (1)将离体猪眼放入水槽中进行预实验,获得离体猪眼超声观察的可行性.(2)对40只离体猪眼中可清晰辨认视网膜脱离的32只眼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四个图钉对称固定后,分别模拟12、3、6、9时钟钟点后进行观察.(3)对离体猪眼中观察到的视网膜脱离运用时钟法进行定位诊断.(4)对离体猪眼逐层解剖后,重点观察脱离视网膜的实物并与超声声像图对比.结果 (1)离体猪眼及离体猪眼中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与活体人眼声像图极相似.(2)离体猪眼视网膜脱离的时钟法超声与解剖后定位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8%(28/32).(3)离体猪眼中脱离的视网膜呈一侧紧邻视乳头的、边缘不整的、高低不一的、范围不等的、半透明的泡状、膜状或漏斗状隆起,上有细小淡红色血管分布.结论 超声时钟法定位诊断视网膜脱离经过离体猪眼中的实验观察以及眼科解剖后显微镜下实物对比证实,可在临床中运用和推广.
作者:苏光明;汤亚伟;高海港;孙浩;祝莉;夏隽;喻星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