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氧化钙与派丽奥治疗窦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蔚庆玲;刘宝娟

关键词:窦道型根尖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氢氧化钙, 根管消毒
摘要: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窦道经久不愈,反复急性发作,我们采用派丽奥加氢氧化钙调和成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0年6月在本口腔中心诊断为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病人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14~85岁.病程1~3年,前牙52例,后牙48例.纳入标准:(1)临床通过口腔检查和拍摄X线牙片诊断为窦道型根尖周炎病人;(2) 参加本实验前一周未用过抗生素;( 3)患者自愿参加,并能按时复诊,所有病人用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四环素族药物有过敏者,依从性较差者(不能按时复诊); (2)早期及近期有妊娠计划者.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hunt分级Ⅰ~Ⅲ级10例,Ⅳ级2例.在发病3 d 内行显微手术夹闭,其中6例手术经额锁孔入路完成.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2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8例术后复查头部CTA显示夹闭满意,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重要方式,急性期手术及个体化选择锁孔手术对减少再出血几率、减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范迪;唐涛;高旭;张海峰;卢天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TNF-α、IL-6和IL-8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急性肺挫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ARD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 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杨剑虹;陈晓娟;唐忠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曲张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病人146例,162肢体.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分别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及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在单肢手术时间、单肢手术出血量、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之间的单肢平均手术时间、单肢平均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杨毅;何效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

    多原发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有重大影响,本文对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病因,发病率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付尚志;李万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胃镜下取出穿透食管壁异物1例

    病人,男,66岁.5 d 前进食时意外吞入鸡骨头,鸡骨头大小和硬度均不详,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上段骨状异物嵌顿.转入我院后患者自觉异物感,能进食普通流质食物,胸部CT示(1)食管内异物残留(T2椎体水平)并扎破食管壁,食管黏膜水肿(图1);(2)纵隔少量气体,可疑脓肿形成.胃镜检查见食管上段一骨性浅色异物横穿食管双侧壁,食管蠕动时可见食管壁与异物滑动(图2).用异物钳小心将较细一侧钳取,随着食管蠕动,异物一侧脱离食管壁,顺着食管蠕动,取出异物.异物直径长约3 cm,食管壁两侧均见穿透性溃疡,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术后患者异物感消失,给予禁食、抗感染、抑酸治疗3 d,后放置鼻饲营养管,术后第10天行食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考虑食管穿孔已经愈合,遂出院.

    作者:谢子英;赵亚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体倒立牵引对正常人腰椎长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角度自体倒立牵引对正常人腰椎长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重量牵引方式,对20名健康军校学员进行脊柱牵引,测量不同角度(-15°、-30°、-45°)牵引时的腰椎长度、脉搏和血压.结果 三种角度牵引后与牵引前比较,腰椎长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15°牵引与牵引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和-45°牵引与牵引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种角度牵引之间相比腰椎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本方式牵引对收缩压和脉搏影响较小,但是可以引起舒张压的升高.结论 -30°和-45°自体倒立牵引均可以使腰椎长度明显增加,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于会引起舒张压的轻度升高,故该方式牵引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当慎用.

    作者:陈志兵;任普阳;胡万华;李莉;郭群;耿佳;张作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bFGF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FGF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bF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关.结论 bFGF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肖有为;许彩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胃镜用磁化活检钳取上消化道6枚缝衣针1例

    病人,女,23岁.因吞入缝衣针6枚3 h 来院就诊.经腹部X线片检查确定缝衣针均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以上.故行急诊胃镜检查,术前常规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口咽部麻醉,10 min 后按胃镜检查操作程序进镜.胃腔内见较多食物残渣及胃液,给予反复冲洗及吸引后,按照腹部X线片的提示于胃体大弯侧见6枚缝衣针,散布于食物残渣中,失去原有光泽,部分呈紫黑色,其中1 枚缝衣针刺入胃壁约1/4,与胃腔纵轴垂直.

    作者:白成;戴林;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在肾病早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检测在肾病早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肾小球及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与NAG的关系.结果 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占46.43%,中重度者占32.14 %,无肾小管间质损害者21.43%.肾小管间质损害与NAG的关系:肾小管间质损害中、重度者尿NAG酶(5.141±1.821)U/(mmol·cr);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尿NAG酶(1.659±1.485)U/(mmol·cr);无肾小管间质损害者尿NAG酶(1.447±1.816)U/(mmol·cr).小管间质中重度损害者同其他两组比较,其尿NAG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常合并小管间质损害,肾小管功能中尿NAG酶改变与肾脏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成对应关系.

    作者:凌侠;王衍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组腺病毒p53基因联合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p53基因(rAd-p53)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6例患者,采用动脉途径rAd-p53+TACE联合介入治疗,治疗30 d 后按照2001年<肝癌介入治疗规范化条例(草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明显好转5例,好转6例,稳定4例,进展或恶化1例,除出现部分病人腹痛,发热,轻微恶心,咳嗽及短期内一过性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动脉途径rAd-p53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王悦中;唐玉新;史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孕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终止早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80例要求终止早孕的受术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8例,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术(简称微管组);对照组222例,采用传统金属吸管做人工流产术(简称传统组).对比患者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中疼痛、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术中具有无痛或减痛作用,对子宫内膜损伤小,出血少,是安全有效终止早孕的方法.

    作者:曹清;叶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脑白质疏松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了解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182例老年患者根据CT/MRI结果按有无脑白质疏松,分为LA组95例和非LA组87例,采用循环酶法对两组患者血浆Hcy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LA组Hcy浓度(21.13±4.62)μmol/L 明显高于非LA组(15.36±4.5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脑白质疏松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平;姜树军;汪丽芳;苏宁;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软纤维瘤1例

    病人,女,56岁.右乳头表面多发肿块12个月,无自觉症状.查体:右乳头表面可见参差不齐8、9个细丝状小肿块,肿块皮色正常,蒂部0.1~0.2 cm,质软,活动度好,无压痛,周围无炎症,初诊诊断:乳腺多发性软纤维瘤,常规消毒后,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肿块及蒂部基底少许皮肤.病理诊断:乳腺软纤维瘤.

    作者:暴龙;薛越;周锋;朱燕;马天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70°鼻内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1310例报告

    2002年9月-2009年12月我科应用70°鼻内镜行下咽及喉部疑难异物取出术1 310例,效果满意,未发生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 310例病人中男786例,女524例;年龄3~72岁;病程20 min~10 d.异物种类:鱼刺1 185例;竹签56例;果壳48例;铁刷丝21例.异物部位:舌根526例;扁桃体下极及隐窝陷窝部360例;会厌谷313例;梨状窝111例.就诊时主要症状为咽喉部异物感、咽痛、吞咽时咽喉部异物感及吞咽困难等,首次就诊956例,到其他医院就诊后未发现异物又来我院的354例.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黄涛;欧江勇;刘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肌注常规量654-2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病人,男,21岁.上午约9:30进食西瓜后2 h 左右出现脐周隐痛,之后连续解稀便3次,在本单位卫生所予以口服诺氟沙星、小檗碱,肌注654-2注射液10 mg,腹痛渐减轻,未再出现腹泻.中午正常进食,傍晚渐觉腹胀,阵发性胀痛,晚餐后出现呕吐,次晨上述加重,未排便排气,上午9:10住院治疗.查体: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全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及B超示肠积气,有多个液平,血常规、电解质、急诊生化正常.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2)甲氧氯普胺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住院第2天上午10:50肛门排气并解1次大便,腹痛症状缓解,2 d 后痊愈出院.

    作者:邓锦清;解放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下简称慢肝)是否存在免疫机能紊乱,活血化瘀疗法是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方法 慢肝患者120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将120例慢肝随机分为辨证组(A组)21例,活血化瘀组(B组)15例,辨证加活血化瘀组(C组)65例.结果 慢肝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C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在辨证基础上加活血化瘀的中药,能调整慢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治疗慢肝临床疗效.

    作者:周虎;宋薇薇;徐文斌;俞冠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的诊治

    目的探讨肛旁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行复杂性肛瘘切除加部分切开橡皮筋挂线术治疗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16~25 d,平均19 d.术后随访2~5年无1例出现肛门失禁、畸形、复发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正确的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该方法治疗效果确切、术后瘢痕小、愈合时间短,避免了术后肛门失禁、皮肤缺损、畸形等并发症,使肛门外形保持更完整.

    作者:夏虎平;买买提艾力·买提尼亚孜;梁凯渤;何慧;曹敏;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童心血管介入术的特殊并发症

    目的 深入了解儿童在心脏介入术中出现的特殊类型并发症.方法 收集2004-2009年346例实行心脏介入治疗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不成功率为2%;非介入相关的其他血管出血者2例(0.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46例(13%);血液系统异常者2例(0.5%);不明原因腹痛者27例(7.8%);尿储留者16例(4.6%).结论 术中应对患儿的头部及相关部位进行射线防护,避免X线的长时间照射;重视患儿的术后临床症状.

    作者:鲁轩浩;王梅;张明旭;乔淑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雷米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芬全麻用于剖宫产的比较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和硬膜外组(E组).观察产妇麻醉前、切皮时和胎儿取出后10 min 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新生儿体质量和胎儿娩出后1、5 min 的Apgar 评分.结果 切皮时,R和K组收缩压高于E组(P<0.05),K组心率高于E组(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新生儿的影响小于氯氨胺酮复合丙泊酚.

    作者:焦文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切口保留黄韧带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剥离浅层黄韧带,保留深层黄韧带.摘除椎间盘髓核后将深层黄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结果 183例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0.2%,术后复查CT或MRI,可见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中止.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

    作者:杨永林;胡泽元;金霖峰;高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