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荸荠的药用价值

彭嘉伟

关键词:荸荠, 营养丰富, 多种疾病, 水果, 爽口, 良药
摘要:人们只知道,荸荠是一种多汁、甜嫩、爽口又营养丰富的水果,可它还是一种能治多种疾病的良药却鲜为人知。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揭洋品牌医疗器械高价从何而来

    如今,不少饱受疾病折磨、经济负担沉重的患者,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无奈:装个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医生乐于推荐“洋品牌”,价格自然也高出不少。做个检查,所使用的彩超仪、核磁检查设备、生化分析仪等也基本都是“国外造”,检查费动辄几百上千……

    作者:据《新华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孩子一出生就该办医保

    新生儿应该何时办医保?具体如何办理?缴费情况如何?随着人们社保观念的增强,如何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保障,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社保中心热线相关工作人员。

    作者:据《生命时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巴豆养生漫画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一些奉献,少一点计较

    他是一名“资深血友”。1998年第一次献血,15年来,捐献全血3000毫升,捐献血小板101次,174个单位治疗量。成年人正常血量为4000毫升~5000毫升,他捐献出的献血量相当于近30个人的血液总量。

    作者:海南省血液中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走出降压的误区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公众虽然对这种慢性病较为熟知,然而,严格遵守医嘱正确用药、科学治疗的患者却甚少。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稳定情况。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

    作者:周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第一口奶

    事件起因:每年我国新生婴儿超过两千万,其中七成左右的婴儿是通过奶粉喂养长大的。巨大的需求让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发展迅速。为了规范市场,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国家在2011年正式出台了《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眩晕,查查耳朵

    李女士3个月前晨起转头后突发剧烈头晕,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大概10多秒后旋转感停止。之后她四处求医,被当成颈椎病、脑缺血治疗很久,但眩晕症状还是时有时无。听了她的描述,医生再结合一些检查,发现她的眩晕是耳石症引起的。

    作者:李哲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命密码

    为什么人会老?人体由细胞组成,每秒钟有125兆个细胞要死亡。除神经细胞外,人体组织细胞大约每6年到7年要更换一次新细胞。但人的神经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它的衰老死亡,可导致人体整个生命的衰老死亡。也有科学家认为是细胞中蛋白质粒子凝聚和失水,造成代谢水平下降而引起衰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行善的智慧

    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是无法想像的。一位中国义工下了卡车后,看到一个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孩朝自己跑来,可能是因为男孩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作者:据《生命时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江青:乖张的继母扭曲的亲情

    江青孤独的童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人漠不关心的怪癖性格。在家庭中她没有亲近的人,在工作环境中她没有好的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没有知己,她和她的子女们关系都不融洽甚至紧张……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胡蜂蜇人

    事件起因:近期陕西多地出现胡蜂蜇人事件,累计蜇伤人数为1640人,现住院治疗206人,死亡42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紧急部署医疗救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大限度减少伤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哲理漫画

    作者:赵胜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便秘危害多,服用泻药需谨慎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不少患者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其实不然,便秘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便秘在诸多疾病如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便秘还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病人出现生命意外的风险。此外,便秘时肠道内有害物质可损害大脑功能,长期的便秘会引起老人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等,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老年痴呆症。

    作者:姚倩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饭后小憩养神又养肝

    很多人喜欢饭后散步,特别是写字楼中的上班族,午饭后就会抓紧时间去散步。其实,散步并非饭后养生首选,在办公室小憩片刻对身体更好。饭后人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的消化活动。如果此时行走、运动,会有一部分血液流向手足,肝脏等脏器会出现供血量不足的情况,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饭后闭目静坐10分钟至半小时,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脏,供给肝细胞营养成分。特别是患有肝病的人,饭后更应该闭目养神。

    作者:据《健康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图说献血

    2013年10月12日,永州市中心血站举行公众开放日,来自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百余名高校青年志愿者走进永州市中心血站,零距离了解无偿献血。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抄写典籍有助预防老年痴呆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川岛隆太和同事从2003年起对仙台市1000名老人进行测试。研究人员让这些老人从事160种不同的活动,并测量他们大脑特定区域活跃程度的变化。这些活动被认为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脑功能。

    作者:据《福建卫生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突显血站文化特色,积极推进五个工程建设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有真实力量的决定因素,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笔者认为,血站具有人才荟萃和文化多元化、文化底蕴雄厚的优势,并成为推进血站事业的精神动力,成为提升血站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支撑。江西省血液中心在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和肩负的使命,针对单位突出的问题,着重抓好“学习型血站”、“无偿献血品牌服务”、“血站文化载体”、“精细化质量管理”和“以人为本管理”等五项建设工程,实现血站建设系统推进。

    作者:后平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国庆节,那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013年10月1日至7日国庆黄金周期间,深圳市血液中心及下属的8个捐血站点迎来了一个无偿献血的小高峰,7天假期共有2280位市民参加无偿献血,成功献血2025人次,共捐献全血65万毫升,机采血小板291单位。而在这其中为耀眼的明星当属于10月1日开始试运行的莲花山公园捐血点。节日期间,莲花山捐血点成为深圳市血液中心献血量大的捐血点,共有430位爱心人士成功献血,献血量15.8万毫升。

    作者:蓝欲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完美性爱的6大标准

    一次高质量的性爱,能带给人销魂的快乐,甚至让人终身难忘。法国性学家调查发现,很多夫妻结婚20年后,仍有80%的人会经常回味当年那次“完美性爱”。其实,优质性爱并非可遇不可求,只要向着六个标准积极努力,就能经常享受到那美好的时刻。

    作者:据《生命时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系社会的心理怪圈

    “找关系”耳熟能详不可或缺说到“找关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大到找工作、孩子入学,小到求医看病、外出搭车,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第一想法便是“有没有熟人”?有人找不到关系,办不成事,心里愤愤不平;偶尔托关系办成事了,此后便事事找关系。无论如何,“关系”成了中国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

    作者:据《生命时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