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暴发肺炎支原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析

张齐武;刘峻峰;王延伟;刘姝;郑洪柱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军人, 呼吸道感染, 暴发流行
摘要:驻军某部45名战士中,于2007年7月5-23日,先后有28名战士出现咽部不适、咽痛、头痛等症状,患病率高达62.2%.首例患者是一名炊事员,发病前无任何诱因.随后,与其密切接触者相继发病.流行高峰在7月16-18日,共12人发病,占患病人数的42.9%.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脏组织TNF-α的表达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 沙漠干热环境组和常温环境组健康长白仔猪各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 h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脏组织内TNF-α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AST水平.结果 伤后各组肝组织TNF-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沙漠干热环境组于伤后2 h和8 h出现2个高峰;常温环境组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血清AST水平于伤后显著增高,并于伤后2 h出现第1个高峰,沙漠干热环境组和常温环境组分别于伤后8 h和12 h出现第2个高峰.结论 沙漠干热环境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脏TNF-α的表达增加并与AST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峰值较常温组提前出现,提示TNF-α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江伟;张永久;李泽信;吕月涛;张东;雷涛;冯德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额肌瓣悬吊法治疗上睑下垂26例体会

    临床上有多种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2002-2007年我院采用额肌瓣悬吊法治疗上睑下垂26例,效果尚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严冬;徐迎阳;齐鹤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驻沪某部149例师职干部血脂检查结

    2004年10月卫生部颁发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中显示,成人血脂异常率为18.6%,其中高胆固醇症7.4%,高三酰甘油症11.9%,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9%.

    作者:果分析;熊耀林;沈准斌;胡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椎管内硬膜外脊膜瘤1例

    病人,男,16岁.两年半前无诱因感双膝关节痛,活动不便,常摔倒,继而双下肢瘫痪.体检:意识清,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脊柱侧弯,后凸,双下肢萎缩,肌力0级.神经反射检查:提睾反射左、右(+),肱二、三头肌反射左、右(+),膝腱反射左、右(+++),跟腱反射左、右(++),巴宾斯基征左(+)、右(-).

    作者:毛利剑;赵书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催产素致过敏性休克2例

    催产素为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它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常用于引产、催产和产后子宫出血,不良反应少见,已广泛用于临床.但2005年以来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2例过敏反应.

    作者:薛玲;任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鱼腥草滴眼液对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65眼),予鱼腥草滴眼液滴眼,并以鱼腥草滴眼液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液.对照组48例(50眼),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并以生理盐水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液.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泪道加压冲洗和泪道探通术后,通过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行泪道冲洗,治疗组仍保持通畅为60眼,占92.3%,对照组仍保持通畅为31眼,占62.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靖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寒区集训新兵SCL-90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兵对边疆寒区少数民族地区军营集训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 000名参加冬季集训的新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全部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中国军人常模和新兵常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寒区集训新兵组(寒区组)除精神病性分与中国正常人常模全组(地全组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分与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现为寒区组的分值显著低于常模.寒区组阳性项目数、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军全组常模)、军人男性组常模(军男组常模)、新兵常模和一年军龄组常模,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刚到边疆寒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兵集训期SCL-90评定结果有别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和军人常模.

    作者:谷永江;华满堂;徐江涛;宋永斌;张晓馨;梁晓慧;李立;马海林;陆雪梅;高振秋;金兆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左髂总动脉发自于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腔1例

    病人,男,56岁.原发性高血压史6年,一直未作系统治疗,近2 d左下肢麻木,发凉,疲软无力以至无法行走.2003年曾患脑梗死,无烟酒嗜好.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5/11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68次/min,律齐,各心脏听诊区均未闻及心血管杂音,心电图检查:各导联T波普遍低平.

    作者:罗爱琴;鹿守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卵磷脂络合碘合用血府逐瘀胶囊致髂静脉血栓形成1例

    病人,女,81岁.因尿路感染和陈旧性心肌梗死住院,行常规治疗,第3天右眼视物模糊,眼科会诊诊断为:眼底和晶体出血,遂口服卵磷脂络合碘和血府逐瘀胶囊,第5天10:00左右小腿胀痛,肌注鲑鱼降钙素1支,无效,于18:00前后左下肢胀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有僵硬感.

    作者:王崇才;纪承寅;赵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严重胸外伤50例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严重胸外伤急救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50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抢救成功45例(90%),死亡5例(10%).结论 严重胸外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急救处理的及时与正确是成功的关键.对严重胸外伤及合并伤患者的救治原则是:在有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同时,迅速处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损伤.需急诊手术者,正确诊断并积极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冯丽萍;林海平;朱利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疆哈萨克族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虹膜周边切除术的意义

    新疆哈萨克族多居住于北疆边远牧区,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来医院检查时患眼多为晚期;我们在处理急性青光眼的同时,劝其另一眼做虹膜周边切除术以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导致失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科;张洪勋;刘毅;韩闯举;石淑英;李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关系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其血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同期出生的新生儿分为正常组和窒息组,并分别分为正常体重及低体重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叶酸浓度.结果 窒息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10.50±2.19)μmol/L,低体重儿为(15.82 ±2.51)μmol/L,对照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7.73±0.61)μmol/L,低体重儿为(7.45±0.43)μmol/L.在窒息组内低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01),且窒息低体重组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不论其出生体重如何(P<0.001).血清叶酸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窒息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叶酸水平为(2.74±0.16)μ/gL,低体重儿为(2.29±0.25)μg/L,对照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叶酸为(3.33±0.23)μg/L,低体重儿为(3.02±0.29)μg/L.窒息组患儿无论正常体重儿还是低体重儿其血清叶酸水平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论 缺氧窒息合并低出生体重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

    作者:米文育;刘薇;王伟红;刘铁城;马聪敏;周鑫;李志英;李苏利;林延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前牙急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法后并发症及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牙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根管治疗一次法是否优于多次治疗.方法 随机将14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行根管一次法治疗和多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5 d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1 d并发症显著高于多次疗法(P<0.05),术后5 d疗效显著好于多次疗法(P<0.05),术后1年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前牙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可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疗法,但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应慎重.

    作者:裘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末,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HAMD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杨大梅;魏秋菊;闫玉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系统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

    目的 了解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探讨通过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边防海岛官兵进行心理测试,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指标,与军队常模比较;以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对边防海岛官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分别做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组内比较.结果 干预前边防海岛官兵SCL-90除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 <0.01);干预后,实验组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项目均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边防海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作者:赵永光;尼京云;张艺军;王菡红;李小东;邰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路路通治疗产后乳胀44例观察

    路路通,别名九孔子,又名枫果.味苦,微涩,性平.入肝、胃经.功能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消肿[1].乳胀即乳房肿痛,是产后常见症状,常出现在产后3~7 d,多因早产儿吸吮能力差、新生儿疾病治疗期、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及分娩后的疲劳等未按需哺乳或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吸吮引起.

    作者:卢元美;沈红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和肝癌后肝性脑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但对治疗组同时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肯定.

    作者:欧阳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内毒素/脂多糖结合蛋白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研究进展

    内毒素所致的内毒素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内毒素结合蛋白(endotoxin binding protein,EBP)及其受体系统在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其增敏或抑制作用而发挥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ysacchride binding protein,LBP)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的特性、相互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瑞丹;徐成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在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白内障手术可采用球后及球周麻醉等.这些麻醉方法各有其长处,但也存在许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我们在非超小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中[2-3],采用表面麻醉,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驻守海拔4 300 m不同时间移居者心理生理能力的初步探讨

    目的 以检测心理生理能力指标的方法,衡量和评价持续驻守在海拔4 300 m高原3~6个月与7~48个月移居者的心理生理能力的差别,为建立高原边防军人健康档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驻守高原某边防部队的68名男性青年,分为两组.甲组:34人,年龄21~37岁,平均(27.84±3.8)岁,累计在高原驻守4~16年,平均(8.5±3.4)年.本次上高原3~6个月.乙组:34人,年龄20~30岁,平均(23.1±2.2)岁,累计在高原驻守3~12年,平均(4.5±2.6)年,本次上高原7~48个月.采用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和血氧仪对甲、乙两组分别进行测验.采用强光源检眼镜在简易暗室内小瞳孔下检眼.结果 心理生理能力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显示时间均为1±0.得分数:5.4±1.1:3.7±1.9(P<0.01).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总时间均为10±0,总次数:78.8±19.5:69.3±18.8(P<0.05).正确次数:76.8±18.2:62.2±17.9(P<0.01).错误次数:2.5±3.3:5.1±4.7(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结果甲组与乙组比较,91.2±6.4:87.4±5.1(P<0.05).视网膜动态检查结果比较,甲组与乙组依次为:视网膜充血:+22例,占64.7%,±12例,占35.3%;++19例,占64.7%,+15例,占44.1%.视网膜动脉痉挛:+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静脉怒张:+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渗出:+19例,占55.8%;+21例,占61.8%,±13例,占38.2%.结论 驻守海拔4 300 m高原甲组(3~6个月)心理生理能力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验结果显著优于乙组(7~48个月).甲组视网膜缺氧性改变程度明显轻于乙组.高原低氧环境暴露时间的长短,与人体心理生理能力的高低及组织器官缺氧性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勇;李彬;马广全;哈振德;王宏运;崔建华;张西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