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霞;郭岩杰
病人,女,50岁.因牙痛求治,检查见:(6)(牙合)面部分龋坏,中央窝龋坏处探诊(-),叩痛(+),冷、热痛(-),颊侧牙龈近前庭沟处红肿,压之有脓液从龈沟溢出,牙齿松动近Ⅱ度,牙髓活力实验(-),X线片显示(6)龋洞深及牙本质深层,根尖周阴影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大小约2.4mm×2.7 mm,周围骨质较疏松,余未见任何异常.
作者:孙陶峰;郑风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面听神经根压迫综合征48例的手术治疗经验,并对病因进行探讨.方法 经乙状窦后入路进入桥小脑角区,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听神经根及周围进行仔细检查,寻找病因,对相关病灶给予相应微血管减压、粘连分解及面神经梳理等处理.结果 术中发现48例面听神经根均有责任血管压迫,其中16例伴有明显的蛛网膜增厚、粘连.术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15年,有2例耳鸣症状复发,4例面肌痉挛症状复发,但均较术前轻,无耳聋者.结论 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48例,其致病因素以责任血管压迫为主,部分伴有蛛网膜粘连.
作者:徐兆水;赵可;唐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战士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4例战士腕舟骨骨折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逆行螺钉内固定治疗,用Cooney's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腕的疼痛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进行评分.结果 14例中有13例愈合,1例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平均腕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90%,握力为健侧的95%,12例患者没有疼痛,1例轻度疼痛,另外1例不愈合有中度疼痛,除1例不愈合患者外,其余都能胜任原有的工作,按Cooney's评分10例优,3例良,1例差.结论 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腕舟骨残存的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洪加源;康两期;丁真奇;郭林新;练克俭;林斌;郭志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女,81岁.因尿路感染和陈旧性心肌梗死住院,行常规治疗,第3天右眼视物模糊,眼科会诊诊断为:眼底和晶体出血,遂口服卵磷脂络合碘和血府逐瘀胶囊,第5天10:00左右小腿胀痛,肌注鲑鱼降钙素1支,无效,于18:00前后左下肢胀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有僵硬感.
作者:王崇才;纪承寅;赵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43岁,渔民(从事潜水作业).潜水史25年,多次患过轻型减压病,均治愈.本次入院行常规健康加压锻炼.查体:心肺功能好,血压正常.面色潮红,自述30min前饮啤酒约300 ml.治疗方案采用中国海军加压Ⅳ氧方案[1].
作者:杨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恶性肿瘤因乏氧细胞的存在引起放射抗拒现象.经研究发现高压氧可以明显提高组织氧分压,使缺氧的肿瘤细胞供氧得以改善,增加了肿瘤细胞对氧的敏感性.高压氧对乏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增强放疗的作用,并且在放射损伤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27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10例传统非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中有症状的36例,按粘连的部位不同,实施相应的手术分离,术后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填塞隔离粘连面,并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滴鼻等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1年,都未发生再粘连,同时鼻部不适症状消失.结论 术后鼻腔粘连治疗的主要关键是分离粘连必须彻底及时,隔离物放置时间必须足够长.
作者:蔡其刚;赵永宏;米修奎;汤亚伟;熊拥华;肖昌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新兵对边疆寒区少数民族地区军营集训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 000名参加冬季集训的新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全部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中国军人常模和新兵常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寒区集训新兵组(寒区组)除精神病性分与中国正常人常模全组(地全组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分与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现为寒区组的分值显著低于常模.寒区组阳性项目数、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军全组常模)、军人男性组常模(军男组常模)、新兵常模和一年军龄组常模,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刚到边疆寒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兵集训期SCL-90评定结果有别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和军人常模.
作者:谷永江;华满堂;徐江涛;宋永斌;张晓馨;梁晓慧;李立;马海林;陆雪梅;高振秋;金兆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肺癌骨转移引起腰腿痛症状导致误诊的原因及教训.方法 对1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臀部慢性软组织损害的肺癌骨转移致腰腿痛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所致腰腿麻痛症状是因受累椎体发生溶骨性破坏或楔形变,对应椎管位置狭窄,肿瘤侵犯骨皮质或软组织肿块压迫刺激脊髓和神经根而引起,本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病史询问不详,查体简单、粗疏,未做针对性强的影像学检查.结论 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与早期行针对性强的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军;王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3年11月-2007年6月我院对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 (1)全部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颅CT确诊.(2)脑内血肿量12~52ml.(3)血肿位于基底节区59例,丘脑13例,额叶深部5例,项枕叶5例,其中破入脑室25例.(4)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
作者:张玉太;于君;姚颖波;杨向东;李海元;王春杰;韩维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验、教训.方法 对我院1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痛及腹部包块.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91.6%,94.2%.其中良性肿瘤44例,占38.6%,恶性肿瘤70例,占61.4%.本组良性肿瘤切除率95.5%,恶性肿瘤切除率85.7%.术后良性肿瘤复发4例,行根治术;恶性肿瘤复发31例,26例行根治术,5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RPr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PRPT的关键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侵犯脏器者应采用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不能切除和切除后再发者宜探查活检和再次手术切除.
作者:彭森;李军尧;唐忠志;程青;陈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牙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根管治疗一次法是否优于多次治疗.方法 随机将14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行根管一次法治疗和多次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5 d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1 d并发症显著高于多次疗法(P<0.05),术后5 d疗效显著好于多次疗法(P<0.05),术后1年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前牙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可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疗法,但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应慎重.
作者:裘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儿,女,出生26 d,发热伴咳喘、气促10 d,加重伴呼吸困难5 d.体温在38℃以下,咳喘呈阵发性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气促,渐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查体:精神极差,烦躁不安,张口呼吸、哭声嘶哑,对外界刺激反应差,脉搏160次/min,呼吸66次/min,颜面发绀,口唇及指甲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吸气性喉鸣及湿性啰音,心音低钝无杂音,肝右肋缘下约1.5 cm.
作者:任永社;王庆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以检测心理生理能力指标的方法,衡量和评价持续驻守在海拔4 300 m高原3~6个月与7~48个月移居者的心理生理能力的差别,为建立高原边防军人健康档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驻守高原某边防部队的68名男性青年,分为两组.甲组:34人,年龄21~37岁,平均(27.84±3.8)岁,累计在高原驻守4~16年,平均(8.5±3.4)年.本次上高原3~6个月.乙组:34人,年龄20~30岁,平均(23.1±2.2)岁,累计在高原驻守3~12年,平均(4.5±2.6)年,本次上高原7~48个月.采用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和血氧仪对甲、乙两组分别进行测验.采用强光源检眼镜在简易暗室内小瞳孔下检眼.结果 心理生理能力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显示时间均为1±0.得分数:5.4±1.1:3.7±1.9(P<0.01).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总时间均为10±0,总次数:78.8±19.5:69.3±18.8(P<0.05).正确次数:76.8±18.2:62.2±17.9(P<0.01).错误次数:2.5±3.3:5.1±4.7(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结果甲组与乙组比较,91.2±6.4:87.4±5.1(P<0.05).视网膜动态检查结果比较,甲组与乙组依次为:视网膜充血:+22例,占64.7%,±12例,占35.3%;++19例,占64.7%,+15例,占44.1%.视网膜动脉痉挛:+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静脉怒张:+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渗出:+19例,占55.8%;+21例,占61.8%,±13例,占38.2%.结论 驻守海拔4 300 m高原甲组(3~6个月)心理生理能力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验结果显著优于乙组(7~48个月).甲组视网膜缺氧性改变程度明显轻于乙组.高原低氧环境暴露时间的长短,与人体心理生理能力的高低及组织器官缺氧性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勇;李彬;马广全;哈振德;王宏运;崔建华;张西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采用颅骨牵引,先行后路小关节突松解复位,棘突间自体髂骨植骨钢丝固定手术,完成后更换体位,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固定术,对所有患者术前、后及随访复查时进行JOA评分.结果 15例获得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复位率90.1%.除1例JOA评分术后下降外,其余均有所改善,无术中、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1.5年、平均12.1个月,未见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结论 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陈旧骨折脱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复位率高,椎管减压彻底,颈椎术后获得即刻稳定,内固定牢固,融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叶添生;张平;刘咏;孙洪体;张寅权;时艳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应用CT、B超定位引导的价值.方法 制定合理的穿刺计划后,在CT及B超引导下,在C形臂检查床上操作.结果 穿刺建立引流通道148个部位,终全部穿刺成功,其中CT定位引导下穿刺成功98个部位;CT联合B超引导成功26个部位;B超引导下成功24个部位.结论 在进行PTBD操作时,合理运用CT、B超引导能明显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范承林;张巍;刘先军;张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25岁.5个月来右下胸痛,重时呈刀割样剧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同时发现右胸壁肿物,大小如鸽卵,有明显压痛.体检:右胸壁腋前线第9肋间处有一约2cm×2 cm大小的隆起,触之较硬,不活动,有压痛.
作者:彭华;毛利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路路通,别名九孔子,又名枫果.味苦,微涩,性平.入肝、胃经.功能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消肿[1].乳胀即乳房肿痛,是产后常见症状,常出现在产后3~7 d,多因早产儿吸吮能力差、新生儿疾病治疗期、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及分娩后的疲劳等未按需哺乳或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吸吮引起.
作者:卢元美;沈红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矫正术是鼻科较常见的手术,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是其发并症之一,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血,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出现脓肿、穿孔、鞍鼻等并发症[1].
作者:蔡其刚;赵永宏;米修奎;汤亚伟;余善超;李晖;肖昌武;熊拥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其发生率在尸检时高达90%~100%,但在临床诊疗中仅极少数有典型临床表现,部分暴发型病例则在尚未确诊前死亡,绝大多数表现为潜行的临床经过.
作者:杨炯;何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