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姚鹏;张蕾;马佳明;丁远远;孟凌新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6例.A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B组联合使用普瑞巴林,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用药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B组患者14~28 d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A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使用量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SF-36评分优于A组;B组患者除了头晕、口干及嗜睡发生率略高之外,其他不良反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中重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逍遥散治疗癫(癎)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癫(癎)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69例癫(癎)伴发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在维持原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服用加味逍遥散,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结果 治疗2、4、8周末,两组HAMD、CGI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末两组间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第8周末两组间HAMD、CGI评分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ESS评分比较,对照组各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且对照组有2例引起癫(癎)发作次数增加.结论 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癫(癎)伴发抑郁障碍较帕罗西汀疗效好、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刘俊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致转氨酶异常升高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摔伤头部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1 h,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双额颞脑挫裂伤、右额颞硬膜外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积气、右后颅窝底骨折、右脑积液耳漏、右额颞骨折、右锁骨骨折、右侧第3、4、5肋骨骨折.

    作者:任静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 mg/min.记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结果 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观察组RR、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下腹部疼痛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作者:于舒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综合国内相关文献,对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组方、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运用药物制剂学的基本理论,合理利用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促进复方制剂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作者:李全斌;杨少武;何开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产时胎儿手术应用欣母沛预防母体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母体产后出血量及预后,探讨产时胎儿手术预防产时和产后出血的佳措施及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12月成功施行产时胎儿手术的15例患者[产时胎儿手术组(IFO组),n=15],其中应用缩宫素+卡孕栓者7例(常规IFO组,n=7),应用欣母沛+缩宫素+卡孕栓者8例(欣母沛组,n=8),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水平,宫缩情况,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产后42 d随访情况,并与同期因拒绝试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0例健康孕妇进行对照.结果 三组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均正常,均无早期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无产褥感染发生.IFO组母体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欣母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IFO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前和术后及产后42 d复查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欣母沛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应用欣母沛后有1例出现腹胀,12 h后缓解;1例出现呃逆,6 h后消失,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于产时胎儿手术期间应用欣母沛较常规使用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和产后出血量,是一项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作者:乔宠;高嵩;刘彩霞;周阳子;陈卫民;王维林;黄英;毛健;富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482例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酯20~40 mg/d或缬沙坦80~160 mg/d治疗,共8周.观察并比较其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酯组SeDBP平均下降了(10.58±6.82)mmHg,缬沙坦组下降了(9.38±7.16)mmHg;两组比较,P=0.004.奥美沙坦组与缬沙坦组分别有60%、61.74%的患者剂量加倍,加量有效率分别为52.22%、51.85%;治疗8周后,两组SeDBP平均下降(15.72±6.03)mmHg及(14.12±6.79)mmHg;治疗4周后,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7.5%(P>0.05).结论 口服奥美沙坦酯胶囊20~40 mg/d,1次/d,能保持24 h平稳降压,8周总有效率为79.65%;与缬沙坦80~160 mg/d的降压疗效相近.而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引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现况调查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病情况、主要特征和高危因素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28例和同年龄段对照组102例,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II量表)、患者健康状况问卷-9(PHQ-9量表)及DS14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PCI组、对照组的精神抑郁率分别为59.4%、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BDI-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D型性格的发生率为78.1%.结论 精神抑郁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发生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不良影响.D型性格易患抑郁.

    作者:陈慧;李笑葳;马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早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数量,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2.9%,未观察到心脏及其他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患者LVEF明显增加,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钠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肿瘤手术的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帕瑞昔布钠组(A组)和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后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 拔管后B组hs-CRP 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以降低颅脑手术患者血清hs-CRP水平.

    作者:董有静;田春梅;高瑞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汉黄芩素增强A54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汉黄芩素对TRAIL诱导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和/或TRAIL作用于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C50浓度的汉黄芩素联合TRAIL(100 ng/mL)及单药TRAIL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24 h,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TRAIL单药组(34.56%±0.52% vs 94.32%±3.28%,P<0.01);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TRAIL单药组(28.72%±3.66% vs 7.62%±1.05%,P<0.01).结论 汉黄芩素能够增强A54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作者:曲丹;李钰;徐小嫚;李胜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可达龙致肝功能衰竭、DIC抢救成功一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2010年4月18日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不缓解,急诊入院行相关检查.腹部彩超提示:右下腹包块,盆腔积液;血常规:WBC 13×109,中性粒细胞升高.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当日于本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殷振华;范莹;吴硕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成药中四种雌激素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中成药中雌酮、已烯雌酚、炔雌醇和雌二醇4种激素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正己烷-丙酮(10:9:2),显色剂为磷钼酸试剂.结果 4种雌激素的Rf值分别为0.67、0.53、0.48和0.39.结论 新建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靠且准确,可以作为中成药中雌激素非法添加检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全一;矫筱蔓;董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凯时治疗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目的 观察凯时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凯时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120例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凯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之后采取的措施及疗效.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不良反应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不影响疾病的治疗.结论 凯时治疗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发生不良反应,此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茁;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女性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观察女性患者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使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ASAⅠ~Ⅱ级,全麻手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2组.A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1.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B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24、48 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女性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相似,但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陈晓光;郝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27~64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20 例.帕瑞昔布钠组(Pare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评价术后4、8、12、24 h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患者的总体舒适BCS,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镇痛时间和对追加镇痛的需求人次.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结束到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e组术后4、8、12、24 h VAS均低于C组(P<0.05);Pare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延长,追加哌替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40 mg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安全性好,对恢复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敏;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对96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服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熊去氧胆酸(250 mg,1次/d,睡前服用);B组服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饭前30 min服用);C组同时服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观察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变化情况,8 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有效率分别为84.37%、81.25% 和96.87%.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内胆汁反流消失率分别为75.00%、71.87%、90.62%,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可减少食管内胆汁反流,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作者:沈杰;孟庆贺;严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蒺藜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ITS)基因序列,确定不同产地的蒺藜在种质遗传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定不同产地蒺藜的rDNA-ITS基因序列.结果 测得ITS碱基序列742 bp,其中ITS1全部序列267 bp,5.8 S全部序列167 bp,ITS2全部序列209 bp.6个产地的蒺藜样品的ITS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结论 不同地区的蒺藜在种质上没有发生变异.

    作者:张素军;张学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和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分娩镇痛中与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的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0~3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受试者按1:1:1:1比例分4组,分别为0.15%罗哌卡因复合安慰剂组(S0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1 μg/mL组(S1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 μg/mL组(S2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 μg/mL组(S3组).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变化、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S2、S3组在麻醉后10 min时VAS评分较低,与 S0组、S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S2、S3各组在麻醉后30、60 min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S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第一、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2组与S3组比较,0.3 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蔡恒宇;吴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导尿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导尿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需要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石蜡油润滑常规导尿;实验组40例,应用利多卡因凝胶注入尿道进行导尿.比较两组导尿一次性成功率、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疼痛程度、粘膜损伤、情绪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导尿的一次性成功率、收缩压和心率的升高、出现肉眼血尿的比例、发生烦躁的比例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凝胶能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减轻尿道粘膜损伤及疼痛,缓解紧张、烦躁情绪,避免收缩压的增高和心率的增快.

    作者:庄歌;邓天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托伐普坦在心衰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托伐普坦的相关文献,系统回顾托伐普坦在心衰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临床试验表明,托伐普坦对心衰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同时不会损害肾功能,而且其重要的不良反应-饥渴感能被很好地耐受.基于大量临床试验数据,托伐普坦可以为心衰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炳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