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于舒洋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 mg/min.记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结果 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观察组RR、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下腹部疼痛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 了解参麦注射液联合NP或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质量,评价联合化疗方案与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1989-2010年有关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7篇,总样本量5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联合NP或GP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总有效率OR合并=1.45(95%CI,1.01~2.07);疾病控制率OR合并=2.31(95%CI,1.42~3.73),胃肠道症状发生率OR合并=0.37(95%CI,0.26~0.54),P均<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固定效应模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提示纳入文献具有临床同质性和统计同质性,Meta分析结果基本可靠.结论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参麦注射液联合NP或GP化疗方案与单用NP或GP方案相比,可以显著增加疾病控制率,并减少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婉露;严天虹;刘斌;王晶;赵娜萍;舒丽芯;卫立辛;张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可达龙致肝功能衰竭、DIC抢救成功一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26岁.2010年4月18日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不缓解,急诊入院行相关检查.腹部彩超提示:右下腹包块,盆腔积液;血常规:WBC 13×109,中性粒细胞升高.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当日于本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殷振华;范莹;吴硕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中药白英中大豆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白英中大豆苷(Daidzin)含量的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6:84:0.1,v/v),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 ℃,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大豆苷质量浓度在1.0~4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大豆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良好,适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敏;贾玉荣;佟立今;孙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现况调查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病情况、主要特征和高危因素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28例和同年龄段对照组102例,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II量表)、患者健康状况问卷-9(PHQ-9量表)及DS14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PCI组、对照组的精神抑郁率分别为59.4%、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BDI-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D型性格的发生率为78.1%.结论 精神抑郁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发生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不良影响.D型性格易患抑郁.

    作者:陈慧;李笑葳;马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 mg/min.记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结果 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观察组RR、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下腹部疼痛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作者:于舒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女性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

    目的 观察女性患者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使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ASAⅠ~Ⅱ级,全麻手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2组.A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1.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B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24、48 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女性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相似,但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陈晓光;郝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法罗培南钠片在健康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3个剂量法罗培南钠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150、300和600 mg法罗培南钠片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法罗培南的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单次口服3个剂量组(150、300和600 mg)法罗培南钠片,血浆中法罗培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分别为(3.73±2.77)、(6.72±4.12)和(13.1±8.04)μg · h/mL;Cmax分别为(1.89±0.93)、(3.19±1.14)和(6.95±3.37)μg/mL;Tmax分别为(0.97±0.54)、(0.83±0.38)和(0.93±0.45)h;t1/2分别为(0.92±0.26)、(0.94±0.14)和(0.98±0.15)h.累积尿药排泄率分别为(6.23±7.09)%、(4.69±4.32)%和(4.14±2.95)%.结论 健康人口服150~600 mg法罗培南钠片后,法罗培南在体内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朱旭;邱枫;孙亚欣;何晓静;庞露;肇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凯时治疗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目的 观察凯时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凯时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120例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凯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之后采取的措施及疗效.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不良反应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不影响疾病的治疗.结论 凯时治疗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发生不良反应,此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茁;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作用的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综述PPI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质子泵抑制剂的药效影响因素.结果 PPI的药效与用药时间、患者的情绪及基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作者:谭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6例.A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B组联合使用普瑞巴林,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用药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B组患者14~28 d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A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使用量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SF-36评分优于A组;B组患者除了头晕、口干及嗜睡发生率略高之外,其他不良反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中重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姚鹏;张蕾;马佳明;丁远远;孟凌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综合国内相关文献,对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组方、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地塞米松医院复方制剂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运用药物制剂学的基本理论,合理利用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促进复方制剂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作者:李全斌;杨少武;何开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和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分娩镇痛中与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的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年龄20~3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受试者按1:1:1:1比例分4组,分别为0.15%罗哌卡因复合安慰剂组(S0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1 μg/mL组(S1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 μg/mL组(S2组);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 μg/mL组(S3组).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变化、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S2、S3组在麻醉后10 min时VAS评分较低,与 S0组、S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S2、S3各组在麻醉后30、60 min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S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3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第一、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2组与S3组比较,0.3 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蔡恒宇;吴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依降钙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严重骨质疏松,于2010年7月到我院血液科就诊.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医生根据其临床指标及症状、体征开具益盖宁(日本东京旭化成制药,批号:ELB11TY,生产日期:2009年11月,产品有效期至2011年10月),肌肉注射,20 U/次,1次/周.

    作者:李娜;房庆东;刘守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新氢化可的松乳膏中硫酸新霉素和氢化可的松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法,同时测定新氢化可的松乳膏中硫酸新霉素和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110 ℃;载气流速:2.6 L/min.用硫酸新霉素和氢化可的松对照品分别测定新氢化可的松乳膏中硫酸新霉素和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 硫酸新霉素进样量在0.7~4.3 μg范围内(r=0.999 7),氢化可的松进样量在1.0~2.9 μg范围内(r=0.999 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徐兴亚;李倚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汉黄芩素增强A54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汉黄芩素对TRAIL诱导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和/或TRAIL作用于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C50浓度的汉黄芩素联合TRAIL(100 ng/mL)及单药TRAIL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24 h,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TRAIL单药组(34.56%±0.52% vs 94.32%±3.28%,P<0.01);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TRAIL单药组(28.72%±3.66% vs 7.62%±1.05%,P<0.01).结论 汉黄芩素能够增强A549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作者:曲丹;李钰;徐小嫚;李胜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成药中四种雌激素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中成药中雌酮、已烯雌酚、炔雌醇和雌二醇4种激素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吸附剂为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正己烷-丙酮(10:9:2),显色剂为磷钼酸试剂.结果 4种雌激素的Rf值分别为0.67、0.53、0.48和0.39.结论 新建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靠且准确,可以作为中成药中雌激素非法添加检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全一;矫筱蔓;董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产时胎儿手术应用欣母沛预防母体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母体产后出血量及预后,探讨产时胎儿手术预防产时和产后出血的佳措施及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12月成功施行产时胎儿手术的15例患者[产时胎儿手术组(IFO组),n=15],其中应用缩宫素+卡孕栓者7例(常规IFO组,n=7),应用欣母沛+缩宫素+卡孕栓者8例(欣母沛组,n=8),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水平,宫缩情况,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产后42 d随访情况,并与同期因拒绝试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0例健康孕妇进行对照.结果 三组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均正常,均无早期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无产褥感染发生.IFO组母体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欣母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IFO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前和术后及产后42 d复查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欣母沛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应用欣母沛后有1例出现腹胀,12 h后缓解;1例出现呃逆,6 h后消失,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于产时胎儿手术期间应用欣母沛较常规使用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和产后出血量,是一项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作者:乔宠;高嵩;刘彩霞;周阳子;陈卫民;王维林;黄英;毛健;富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早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数量,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2.9%,未观察到心脏及其他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患者LVEF明显增加,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药源性疾病案例报道

    目的 探讨儿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及儿科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部分儿童药源性疾病案例,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或机制)及处理方法.结果 由于滥用、重复或长期用药时,未注意监测或预知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儿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结论 药物治疗的前提是安全、有效,临床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应谨慎用药,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总结经验,尽可能杜绝药源性疾病的可预防因素,以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及其对机体的损害,从而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小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率.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门诊、住院处方600张,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结合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执行卫生部令69号令6个月后,门诊患者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比例增加4.23%,药品金额增加1.19%;住院患者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比例增加1.40%,药品金额增加1.20%.临床常用的两大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23个品种)及喹诺酮类(19个品种),分别占国家基本药物的17.39%、26.32%.使用基本药物比例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药物使用率稳步提升.但各级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的管理,合理应用基本药物.

    作者:马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