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李蓉
硝酸咪康唑软膏又名达克宁霜,我们在日常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标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达克宁存在3种质量问题:①确系杨森公司产品;②冒充杨森公司某批产品,含硝酸咪康唑81.7%;③冒充杨森公司产品,不含硝酸咪康唑.本文通过质量分析法、核查对照法鉴别硝酸咪康唑软膏的真伪,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而至月经终止的一段时间.由于更年期的定义含糊,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使用围绝经期一词.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一年).绝经是指月经完全停止一年以上.
作者:杨清;王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内营养对大手术及身体虚弱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如出现问题应及时有效地排出,以增强患者对营养液的信心,使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霍彬;周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薄叶鸢尾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药材粉末经80%乙醇提取1 h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64 nm,对薄叶鸢尾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薄叶鸢尾中总黄酮的含量,鸢尾苷在3.44~20.64 μg/ml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2.5%,精度密RSD为0.2%(n=5),重复性RSD为4.2%(n=5),稳定性RSD为0.2%(6 h内).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薄叶鸢尾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芳;李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化学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们单独或联合应用,使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得以治愈,延长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传统的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铂剂、激素或抗激素类药6类.至今,已有80多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现及深入研究,使肿瘤化学治疗日益进步和发展.尽管如此,现有的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不尽人意,其毒副作用较大,易发生耐药,人们仍致力于有效药物的开发.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新药.
作者:王敏;王欣彦;王纯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DDP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5-FU持续静脉滴注配合5-FU+CF短程静脉冲击化疗联合DDP腹腔化疗治疗61例晚期胃癌患者,观察并记录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7.4%,其中CR为9.8%,PR为47.6%,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白细胞下降(95.1%),血小板下降(27.8%).结论 5-FU持续静脉滴注联合DDP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陈军刚;石璐;严啸薇;吴杰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许多老药如红霉素、西米替丁、云南白药、碘酊等除了已知的用途外,还有其他新用途.本文就一些老品种常用药的新用途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老药只要控制得当,对某些疾病可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
作者:汪宏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单纯随机抽样30例哮喘患儿给予舒利迭起始剂量100/200~200/400 μg/d,每日2次.治疗3个月后,待临床症状控制后,平均50/100 μg/d剂量维持,总疗程为10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判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以舒利迭的临床疗效为优.结论 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可靠.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合剂能增强抗炎作用,使支气管扩张作用持续,且激素用量减少,副作用少.
作者:杨霏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两种药物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于子宫肌层注射20 IU催产素,B组于子宫肌层注射12 IU垂体后叶素加10 ml 0.9%生理盐水,C组静脉滴注20 IU催产素,其余手术方法相同.结果 57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使用垂体后叶素的B组出血(32.49±15.38)ml,明显少于肌壁注射催产素的A组(71.25±36.12)ml(P<0.01),而肌壁注射催产素的A组出血又明显少于静脉滴注催产素的C组(121.94±45.38)ml(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关茜文;关昕;王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概述了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复方制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研究情况.中药及其复方制剂中可含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因此,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全面而广泛的.
作者:邵俭;毕彦忠;徐兆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1:1、3:1、5:1、7:1)及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评价头孢噻肟联合他唑巴坦复方制剂的抗菌活性及不同配比间的差异.方法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β-内酰胺酶阳性)665株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的MIC90为0.25~16 mg/L,比头孢噻肟的活性提高1~32倍.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无明显差异,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MIC50为0.125~16 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1~32倍,MIC90为1~32 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2~8倍.结论 5:1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复方制剂对大多数临床分离致病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降低产酶菌耐药性,作用与1:1和3:1配比相当.
作者:付莉;赵海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托尼萘酸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托尼萘酸治疗,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B超脂肪肝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托尼萘酸治疗酒精性肝病安全、有效,且方便、经济.
作者:张姝娜;崔丽;刘洪艳;韩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阿霉素与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三叉神经第二支或第三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无水乙醇组为Ⅰ组,患者25例;阿霉素组为Ⅱ组31例.采用侧入法,进行三叉神经第二支或第三支阻滞.观察1周后、1年后疗效.结果 无水乙醇与阿霉素分支阻滞1周后疗效比较P>0.05,1年后疗效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有显著性差异,阿霉素优于无水乙醇.
作者:张敬梅;韩树坤;田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和葡萄糖酸钙联合应用治疗重度妊高征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血液浓缩型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2组,两组年龄、孕周、胎次等无显著差异.实验组38例解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肝素与葡萄糖酸钙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解痉为主的传统治疗.结果 小剂量肝素和葡萄糖酸钙联合应用治疗重度妊高征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尿蛋白和尿量改变有明显差异,肾功改善较快.结论 小剂量肝素和葡萄糖酸钙联合应用治疗重度妊高征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佟敏;王素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复方止咳糖浆的制备工艺,评价其止咳祛痰效果.方法 中药材经煎煮浓缩制成糖浆剂.选择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静滴头孢唑啉钠5 g/d,同时口服复方止咳糖浆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静滴头孢唑啉钠5 g/d,后服用蛇胆川贝液.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复方止咳糖浆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胡东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赤丹丸与抗炎Ⅱ号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 跟踪观察5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口服赤丹丸和抗炎Ⅱ号肛塞.结果 显效33例,占61%;有效19例,占35.2%;无效2例,占3.7%;总有效率96.3%.结论 赤丹丸与抗炎Ⅱ号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王桃清;靳术兰;边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硝酸益康栓工艺,并制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为基质制备硝酸益康唑栓,以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的含量.结果 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3%.结论 硝酸益康唑栓工艺可行,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栓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
作者:张晶;谭晓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药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年龄6个月~6岁,诊断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随机抽查法取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发热、咽痛症状变化及咽部疱疹吸收情况.治疗组用黑龙江庆安制药提供的莪术油注射液,按10/(kg*d),1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3 d.结果 莪术油治疗组退热平均时间(2.98±1.1)d,显效率47.5%,好转50%,无效2.5%,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红;王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干预治疗对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的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肾病组,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第0、4、8、12周尿蛋白,并观察第12周肾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肾病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苏雪松;周光宇;李德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 Venous Simus Thrombosis,DVS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少见类型,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多,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CT、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尤其是MRI以其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性及简便易行、费用低而被用于此病的诊断随访观察中,从而能帮助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高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