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谷秀改;李丽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探讨对策,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市2008-2010年围产儿死亡的相关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7.79‰.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早产、重度窒息、母体因素、重症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溶血性黄疸、诊断不明、新生儿破伤风、地中海贫血病毒性脑炎、循环衰竭、颅内出血、意外跌落、先天性梅毒.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缺陷儿出生;加强孕期管理,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林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服务水平,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学会合作,要善于沟通,善于讲话,善于把握产妇心理,以便形成舒适、安静、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做好青光眼术后护理,掌握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眼再度复发.方法 采取降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或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虹膜根切术.结果 本组46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后,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青光眼手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病情反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崔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由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泪小管断裂后,如不及时行断端吻合术,会造成终身泪溢,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的影响,对38例患者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通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1-63岁.,右眼21例,左眼17例,其中上泪小管断裂11例,下泪小管断裂27例,就诊时间2-48小时.
作者:李万红;陆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实行人文关怀,确保病人及时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卵巢囊肿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败血症患儿56例(实验组)和非败血症患儿4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和CRP.结果:PCT阳性率及CRP水平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PCT比CRP及血培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LASEK适度增量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研制的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用负压吸引并固定眼球,快速启动已调试好的MLK气动式角膜切削刀,在角膜中央做一直径为8-8.2mm的带蒂角膜瓣,蒂位于鼻侧,约30弧度,翻转角膜瓣后,用海绵签吸净角膜基质床上眼液水分,将焦点对位于角膜光学中心区,然后用激光进行切削.结果 Lasik术后24小时,裸眼视力即有不同程度上升,可有轻度的眼部异物感,但无或极少有PRK术后常见的疼痛等症状,一个月后,裸视力接近或等于矫正视力,三个月后基本稳定,六个月至一年(P>0.05)无多大差异,手术前后平均屈光度(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Lasik经适度增量,治疗中高度近视可大限度减少欠矫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矫正系数,减少回退,巩固疗效,是当前Lasik治疗中的一大改进,对高度近视的治疗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徐万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救治的1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及护理措施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治疗措施,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合理使用是抢救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疾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妊娠20W以后[1].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威胁母婴生命.200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89例,通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产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89例妊高征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34岁,35岁以下26例占30%,35~48岁63例占70%,初产妇33例占39%,经产妇56例占61%,孕28~35周者41例,孕36~39周者48例.发生子痫3例.保守治疗38例,药物引产2例,剖宫取胎2例,剖宫产47例,手术麻醉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李建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病人的20% ~30%[1].溃疡穿孔修补术主要有剖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实施腹腔镜消化道溃疡病穿孔修补术15例,效果满意,现将处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5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3~81岁,平均34.4岁.发病距手术时间3~12h.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1例,胃窦部穿孔3例,胃体部穿孔1例.穿孔直径3~6mm11例,6~10mm4例.术前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张.X线检查13例膈下见游离气体,2例于手术中证实.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何亚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心理护理中的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非语言性和语言性两条途径来达到沟通的技巧,建立和改善医患关系,较好地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1].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通过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联合应用,不断实践、摸索、总结、提高沟通技巧.
作者:陈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12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本院妇科于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2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等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8例近视手术患者的护理,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78例(96眼)中高度近视患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近视,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指导.结果:7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随访3~6个月屈光状态稳定,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及护理均满意.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矫正近视度数高、预测性好、有可逆性等优点,是矫正中度和高度近视的一项新技术,对患者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易丽芳;刘海燕;廖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和评估上海市社区小儿麻痹症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为社区进行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吴文源修订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9例小儿麻痹症后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与评估,并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的SCL-90评定结果:敌对(1.99±0.78);躯体化(1.72±0.84);焦虑(1.67±0.85);抑郁(1.52±0.80);其他(1.43±0.674);偏执(1.34±0.76);恐怖(1.32±0.86);人际关系敏感(1.32±0.56);强迫症状(1.28±0.62);精神病性(1.15±0.60);结论后小儿麻痹征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症状复杂、治疗困难的临床症候群,需要医疗、康复、教育等社会卫生保健部门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治疗.
作者:顾春红;孙巍;张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在化疗期间合并带状疱疹的肿瘤化疗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在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的同时,落实切实可行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后,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合并的带状疱疹症状均消失痊愈.结论:只要细致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早落实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时控制感染,促进早期愈合,就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红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把工作做好.
作者:徐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淤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淤汤组和注射用疏血通治疗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后应用血府逐淤汤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赵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采用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4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相同时间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鲁南欣康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52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并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4.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安全可控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改进辅助检查环节的缺陷对辅助检查正确性的影响.方法 本科对2011年1-3月384例患者所有的检查项目实施环节中出现的缺陷问题进行登记及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通过2011年10-12月的认真落实后,与2011年1-3月比较,取得了良好成效.结论:通过改进辅助检查的环节,病人的辅助检查的正确性提高.
作者: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正常包头人群骨量分布,确定峰值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丢失规律.方法 选择20-89岁健康包头男女461人,其中女性261人,男性200人.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DTX-200(美国OSTEOMETER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非优势手臂的远端进行测量,取结果的平均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峰值骨量男女都在30-39年龄段,以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男性在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17.61%,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3.90%;女性在50-59年龄段骨量丢失13.91%.女性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已达26.48%.结论应根据不同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建立诊断标准.
作者:王波;孙万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