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应用

欧菊霞;吴风荣;刘丽;王红梅

关键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糖尿病足
摘要:目的 通过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改善糖尿病足血流灌注和氧供,调理局部代谢紊乱,保护创面,促进愈合,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年龄、病程、外周神经障碍、创面情况、血糖水平、wanger分级等进行评估分析后,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效果显著,截肢率明显下降.讨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及伤口愈合,操作安全、简便、有效,易于推广,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式.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球囊扩张取石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球囊扩张取石术的有效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25例经皮肾镜球囊扩张取石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患者无意外事故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配合及护理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的关键.

    作者:李玲琴;李恭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颅咽管瘤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颅咽管瘤的术中配合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种类、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术中严密配合术者操作,术中监测体温、血压、血氧,心率,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术中尿量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 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高热、癫痫、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等.经治疗护理均好转.结论了解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左立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肺大泡破裂产生的血气胸病例3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恢复良好,没有漏气或出血的现象;包裹性积液少量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手术治疗治疗肺大泡破裂导致的自发性血气胸,治疗简单,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李杨;尤佳;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癌症以成为人类疾病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整个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多的被医学临床重视,癌症本身是一种恶性刺激,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

    作者:曹荣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响临终关怀发展的几点传统伦理学障碍及解决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完整的措施包括了为满足临终患者及丧亲家庭的需要而提供的法律、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可在患者家中、普通医院、专门机构(临终关怀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以通过缓解临终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为宗旨.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源于西方,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出现了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而临终关怀理念的建立是上世纪60年代,以英国桑得斯博士及其创办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标志[1].

    作者:刘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龄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龄(年龄>80岁)单纯性收缩期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8名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服用尼莫地平片,同时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对照组40例,只服用尼莫地平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龄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万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原发性甲减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应用甲状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缓解,予以复查甲状腺的功能,全部患者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生死亡病例,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RBC以及Hb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于原发性的甲减多起病隐匿,并且病程缓慢,同时临床症状也呈多样化,而又涉及到多个科室,于发病初期较易被误诊,因此医师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以降低误诊率,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张静;田国栋;伊庆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对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合理性研究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从2008年4月-2012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样6400张,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400张处方中5岁以上的患儿共1500例(23.4%),5岁以下的患儿共4900例(76.6%).不合理处方共900张(14.1%).结论: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仍有部分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医生需进一步加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付联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低体重儿的相关因素探讨和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低体重儿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低在我院出生的28例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体重儿中早产16例占57.1%,足月12例占42.9%.出生体重<1500g者2例占7.1%,1500~2000g者5例占17.9%,2000g以上者21例占75.0%.结论新生儿体重越低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随着孕周增长,低体重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作者:徐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0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并发症和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106例确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儿预后良好,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者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给予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方琼;刘明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途径探讨

    护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慎独精神、法律意识,具备过硬的护理理论和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吴林;叶玲;邹凤鹏;何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通过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参保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新农合患者的需求.

    作者:权修权;郑培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试析当前综合医院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常见的护患纠纷的原因,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防范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常见的护患纠纷产生的因素的分析,找出防范对策和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加强管理,落实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对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成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降纤药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0例,巴曲酶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2次,疗程14天;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10BU静滴,第3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第5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结果 21天后观察,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巴曲酶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优于巴曲酶.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济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细菌盲样检验

    2011年11月份,济南市疾病控制中心质量管理科,对各区县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现将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与细菌盲样检验情况报告如下.一: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1.1 仪器监测控制:培养箱要求调至(36℃±1℃),普通冰箱(4±3)℃,冻室(-5±1)℃.每天工作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记录温度变化.海尔生物安全柜,每周进行一次消毒灭菌检查.

    作者:孙静;李秋苓;熊淑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老年患者臀骶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臀骶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治疗体会.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8月收治60~88岁患者臀骶尾部压疮30例34处,其中骶尾部压疮24处,坐骨结节压疮3处,大粗隆压疮7处.压疮直径小3cm×3cm,大25cm×28cm.其中Ⅲ期压疮27处,Ⅳ期压疮7处.根据患者压疮部位、范围及深度等情况,在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下,采用单纯局部换药引流治疗3处(Ⅲ期压疮);局部切除缝合2处(Ⅲ期压疮);局部压疮边缘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呈碟形或V型扩创换药引流10处(Ⅲ期压疮);局部旋转皮瓣修复4处(Ⅲ期压疮);筋膜皮瓣修复8处(Ⅲ期压疮);臀大肌肌瓣+筋膜皮瓣修复2处(Ⅳ期压疮);肌皮瓣修复4处(Ⅳ期压疮).结果:30例34处压疮中,无并发症愈合25例,发生并发症4例(1例骶尾部压疮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术后创腔渗液,经再次扩创修复而愈;1例阔筋膜张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1例股薄肌皮瓣术后受压致皮瓣坏死,肌瓣存活,后经局部旋转皮瓣治愈;1例股骨颈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大粗隆压疮患者行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后发生部分创口渗液,经换药引流后治愈),1例80岁伴有冠心病的患者由于臀骶尾部压疮特别深而巨大,大量臀肌及骶骨筋膜坏死及骶骨外露,感染及渗出严重,导致严重恶性消耗性低蛋白血症及重度贫血等诱发急性心梗发作而等不及手术进行修复而死亡.有20例获7个月~2年随访,其中18例压疮手术部位无复发,皮瓣质地较柔软,外形较满意.2例由于基础疾病加重导致在其他部位和手术部位发生压疮.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选择适宜的方法处理和进行手术皮瓣、肌肉瓣修复臀骶尾部压疮,治疗成功率高.

    作者:兰思根;顾如山;肖国毅;刘朝晖;王慧玲;肖辉;李奇智;侯琨;邓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骨髓基质细胞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瘤性转化的克隆性疾病,转化后的细胞的生存或增殖依赖于造血微环境中的调节信号.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与造血细胞密切接触、分泌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造血调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支持和保护白血病细胞;参与其增殖、分化及迁移;减少其凋亡及增强其耐药性等.现就骨髓基质细胞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侯晓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感冒药物的成分、性能与应用

    通过对不同抗感冒药物成分的分析,总结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临床应用多种抗感冒物相同成分累加导致毒副作用增加.

    作者:韩玉秋;郑德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点,参考相关文献,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有,术前患者意外坠床、物品遗漏等,术中物品准备不齐致慌乱、核对不清致治疗有误、患者体位等因素造成的意外损伤、感染,术后有患者意外坠床、标本丢失等.结果:健全手术室管理流程,提升人员素质,规范用品管理,加强责任制,落实执行的各个环节.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不仅要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还要加强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与素质,加强每项工作记录管理,做到流程顺畅,责任到人.

    作者:郑俐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日臻成熟,既往需要开腹治疗的疾病,如胃癌根治术等,目前在腹腔镜辅助下(laparoscopic-assisted gastrectomy,LAG)、甚至完全依赖腹腔镜(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TLG)即能完成[1].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本院在2007年3月到2009年4月开展TLG手术3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