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阮红芳
目的 探讨喉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饮食护理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 干预组经口进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干预组切口愈合差及形成咽瘘患者所占比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喉癌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摄取,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9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护理疗效.方法 将19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休息、生活习惯、饮食、运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降低其复发率,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赵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接诊的5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3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进行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观察组尿mALB为8.82±5.2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4±1.22mg/L(P<0.05);观察组尿NAG水平为27.69±11.05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9±10.74U/L(P<0.05).结论尿mALB与NAG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与筛选糖尿病肾病方面灵敏度高,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戴丽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臀骶尾部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治疗体会.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8月收治60~88岁患者臀骶尾部压疮30例34处,其中骶尾部压疮24处,坐骨结节压疮3处,大粗隆压疮7处.压疮直径小3cm×3cm,大25cm×28cm.其中Ⅲ期压疮27处,Ⅳ期压疮7处.根据患者压疮部位、范围及深度等情况,在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下,采用单纯局部换药引流治疗3处(Ⅲ期压疮);局部切除缝合2处(Ⅲ期压疮);局部压疮边缘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呈碟形或V型扩创换药引流10处(Ⅲ期压疮);局部旋转皮瓣修复4处(Ⅲ期压疮);筋膜皮瓣修复8处(Ⅲ期压疮);臀大肌肌瓣+筋膜皮瓣修复2处(Ⅳ期压疮);肌皮瓣修复4处(Ⅳ期压疮).结果:30例34处压疮中,无并发症愈合25例,发生并发症4例(1例骶尾部压疮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术后创腔渗液,经再次扩创修复而愈;1例阔筋膜张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1例股薄肌皮瓣术后受压致皮瓣坏死,肌瓣存活,后经局部旋转皮瓣治愈;1例股骨颈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大粗隆压疮患者行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后发生部分创口渗液,经换药引流后治愈),1例80岁伴有冠心病的患者由于臀骶尾部压疮特别深而巨大,大量臀肌及骶骨筋膜坏死及骶骨外露,感染及渗出严重,导致严重恶性消耗性低蛋白血症及重度贫血等诱发急性心梗发作而等不及手术进行修复而死亡.有20例获7个月~2年随访,其中18例压疮手术部位无复发,皮瓣质地较柔软,外形较满意.2例由于基础疾病加重导致在其他部位和手术部位发生压疮.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选择适宜的方法处理和进行手术皮瓣、肌肉瓣修复臀骶尾部压疮,治疗成功率高.
作者:兰思根;顾如山;肖国毅;刘朝晖;王慧玲;肖辉;李奇智;侯琨;邓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出血死亡率较高.因此,对病人心理采取相应的治疗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重要措施,我院自2008年至2010年以来共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100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8-78岁,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胃溃疡25例、复合溃疡部10例、出血表现为单纯呕血15例,单纯黑便60例,咯血加黑便25例,13例发生过失血性休克,经过内科治疗及护理,5例出血停止,5例无好转即转外科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
作者:徐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体检时为了预防疾病,帮组人们更好更及时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现阶段我国医疗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健康体检在服务工作方面的不足,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作者:张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和血液灌流治疗组(灌流25例),对照组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血液灌流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疗法是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手段.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及病死率.
作者:阮潇潇;何燕燕;章赛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在新兵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常见的就是紧张、抑郁和人际关系问题.新兵产生心理问题,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大方面的原因.要解决新兵心理问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及时、正确解决新兵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强对新兵的心理教育训练.
作者:彭介年;聂敬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部分坐骨神经分支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pared nerveinjury neuronthic pain model),并以不同剂量的米诺环素作为干预因素,然后通过行为学、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小胶质细活性(OX-42的表达).方法 选择雄性大鼠30只,体重在250g左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组),部分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组(SHI组),模型+米诺环素40mg/kg组(Mb组).Sh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及其分支,不牵拉和损伤神经,SHI组采用结扎并剪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Mb组从造模型前1天起连续7天每日二次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米诺环素.于结扎后1,7,14,21d时采用VonFrey纤毛测定大鼠机械痛阈.于各时点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脊髓节段(腰膨大部),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小胶质细胞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Sh组和SNI组比较,Mb组在7,14,21d时机械痛阈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阳性数减少(P<0.05).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后出现明显的机械痛敏,但米诺环素腹腔注射可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部分坐骨神经分支损伤引发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作者:金仙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合并过敏性哮喘孕妇中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对36例妊娠合并过敏性哮喘孕妇进行家庭护理模式.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P<0.05),临床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家庭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哮喘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李琳;姜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CT增强定位扫描在Ⅰa-Ⅱa期宫颈癌术后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 对拟行手术治疗并且具有高危险因素的26例已确诊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采用体模固定,激光定位系统及双排螺旋CT进行定位扫描,平扫完毕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患者保持相同的体位,相同的宽窗、宽位;相同的扫描参数和范围开始CT增强扫描,将得到的两组图像通过网络输送到计划系统工作站.放疗医生在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上分别勾画靶区,进行对比,来说明两者的优劣.结果 26例患者中,9例勾画的靶(CTV)体积增大,占34.6%,5例靶区(CTV)体积减少,占19.2%,主要是髂总、髂外、髂内等淋巴引流区的转移性淋巴结,在增强CT图像显示清晰.结论CT增强定位扫描可分清正常组织、血管和肿大的淋巴结;应用增强CT图像勾画靶区可避免靶区遗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更精确地确定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作者:龚晓红;龚小宝;林鹏;宋伟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保健医生有别于常规临床医生,它更注重于对身体的早期观察和适当的处置,特别是老干部的身体保健,更应尽快发现疾病所在和尽早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丽婷;李佳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方面疾病的疗效.方法 为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处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随访一至两年,患者疾病均未复发.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促进血液循环,抗血栓、抗炎作用.对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俭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骨科救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救治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救治率和更好的救治效果.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医院的三年间接收并治疗的八十六例案例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以证实此观点.
作者:于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5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作者:丁瑜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一、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目的都是促进康复和增进健康.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躯体护理紧密地结合,才能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增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但心理护理不同于躯体护理,例如腹壁结肠造口的护理,要求护士教会病人自行处置腹壁肠造口的操作技巧(躯体护理),并对病人关心、体贴(心理护理).
作者:唐臻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出血后血肿吸收观察的体会.方法 对60例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发病10-15天左右),病人症状和体征不见好转,复查头颅CT示病变边缘模糊,病灶周围见片状模糊低密度影(血肿吸收不好者),于是每日给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毫升,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每日一次静点,疗程10-14天,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反应,防止再出血.结果 60例脑出血患者大部分病情逐渐好转.基本治愈28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明显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我院对检验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检验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尽管我们在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现将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一、标本采集前的影响1、患者的状态:剧烈运动30分钟血清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血清钾(K+)减低,葡萄糖(GLU)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精神紧张、剧痛、极度恐惧均可使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增高、.
作者:韩忠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诱导凝血功能活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D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诱导凝血功能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继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262例病人分别口服布洛芬糖浆和肌注复方氨基比林.结果 服布洛芬组降热效果明显优于肌注复方氨基比林组.结论布洛芬糖浆可作为小儿解热镇痛的首选药物,可用来代替注射退热针剂为高热患儿降温.发热为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发热可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出现精神及食欲不振、呕吐等,特别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常易致惊厥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患儿及家长高度紧张.
作者:李玉侠;刘登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