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策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根治手术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 n=42例,予以传统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n=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同时予以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胃肠道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当天及术后8d各生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积极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显著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祝娟;陈楚霞;郑丽珍;田青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总结分析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概念的认识,对该病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概述。结果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断增加,患者及家属极大的心理应激造成患者血糖控制并不理想,从而大大加重患者的症状、引起不良后果。结论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以患者的心理护理为主,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的一般认识及相关的护理要点,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情况。
作者:杨君;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对黄荆子中总黄酮进行初步分离,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来筛选出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利用7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黄荆子的抗氧化活性,并同VC进行了比较。结果黄荆子总黄酮四个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与总黄酮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四个部位中氯仿部分抗氧化活性高,氯仿部位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高于V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略低于VC。
作者:张旭红;杨慧文;潘育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我市各医疗机构肿瘤科及非肿瘤科护士对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认知情况,为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在全市的进一步推广落实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对我市各医疗机构的肿瘤科及非肿瘤科7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市不同科室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治疗的认知情况。结果肿瘤科护士接受过培训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肿瘤科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治疗基本知识认知度及行为态度的对比发现,我市肿瘤科护士与非肿瘤科护士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我市护士整体对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基本原则的认知度不高,肿瘤科与非肿瘤科护士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加强对护士尤其是非肿瘤科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转变护理人员观念,落实癌痛止痛目标,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星柳;曾毅;韦平原;韦燕;韦宝含;谢伟乾;林琳;全耀威;梁敏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主要研究镉对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dCl2使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处于Cd暴露的条件下,采用流式细胞术、 DNA Ladder和台盼蓝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DNA完整性。结果低浓度(5μM)的CdCl2处理细胞24 h可引起小鼠细胞的大量死亡,高浓度(20μM和50μM) CdCl2处理颗粒细胞12 h即可引起细胞的大量死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 CdCl2处理颗粒细胞后,随着Cd浓度的增加,无论凋亡早期、凋亡后期和死细胞所占比例都会极显著的增加(P<0.01); Cd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伴随着DNA的片段化。结论5μM的镉即可引起小鼠颗粒细胞的凋亡,进而可能影响小鼠卵巢的正常正理功能。
作者:邹小盼;郑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总结其方法。方法将68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多元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干预组孕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改变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改进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尿嘧啶的合成方法并初步探讨了用尿素替代硫脲合成尿嘧啶的可能性。方法以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尿嘧啶,产物结构经1 H NMR表征。结果工艺创新优化后,收率达71%,产品纯度>99%( HPLC归一化法)。结论改进后的工艺降低了成本,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利敏;王思瑶;张诗缇;颜冬雪;贾云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化疗和随访观察等不同干预方案对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1年无瘤生存的影响。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术后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入组Ⅰ~Ⅲ期行肺癌根治术并且EGFR突变结果明确的NSCLC患者48例,根据突变情况及术后治疗情况分为4组( EGFR突变阳性化疗组、 EGFR突变阴性化疗组、 EGFR突变阳性靶向组、术后随访观察组),以了解不同突变情况及术后不同干预方案下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肿瘤分期不同是影响1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 EGFR突变阳性化疗组与突变阳性靶向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8.6%(11/14) VS 75%(6/8), P=0.620。突变阳性化疗组与突变阴性化疗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8.6%(11/14) VS 50%(10/20), P=0.153。Ⅲ期患者中, EGFR突变阳性化疗者与EGFR突变阴性化疗者1年无瘤生存率为100%(5/5) VS 18.2%(2/11), P=0.005。对Ⅰ期患者,治疗组与随访观察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7.8%(7/9) VS 100%(5/5), P=0.505。对Ⅰ期患者,术后随访观察与化疗及靶向治疗比较,1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Ⅰ~Ⅲ期接受肺癌根治术后的NSCLC术后患者,分期是影响1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对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化疗与靶向治疗未见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对Ⅲ期NSCLC术后患者, EGFR突变阳性患者化疗较突变阴性患者化疗可能有更好的1年无瘤生存率。
作者:吴正艳;陈成;雷伟;马海涛;何靖康;倪斌;黄建安;朱晔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超声波中频叠加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牵引、超短波以及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使用超声波中频叠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叠加使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都是10 d。在疗程结束之后,参考下腰痛评估表( JOA)(日本骨科学会)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50岁以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都要比50岁以上的患者略高,同时实验组50岁以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同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波中频叠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确切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军;魏燕璇;陈滢;古剑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四维彩超中诊断胎儿面部结构的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四维超声产检中发现胎儿面部结构观察不清的孕妇2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膝胸卧位15 min后行四维彩超,仍显示不清者休息30 min后再行膝胸卧位检查;对照组100例,在自由活动30 min后再行四维彩超检查,仍显示不清者膝胸卧位15 min后再查。结果观察组膝胸卧位四维彩超清楚显示胎儿面部结构者占87.62%,在休息15 min后再次膝胸位者显示成功率占12.38%;对照组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可清楚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占16.0%和72.0%,其余12.0%在60 min后方显示清除,两组各时间段胎儿面部结构显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维彩超中单纯膝胸位即可快速、简单显示胎儿面部结构,该体位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综合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高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可以定量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早期诊断青光眼神指导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就OCT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孟宪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疗法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近2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94例进行研究并分为两组。观察组(n=48)行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n=46)仅行常规根管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43%、17.39%,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Nogo-A在神经系统损伤后可抑制轴突再生,导致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性损伤,这一机制已被广泛认可。但是No-go-A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仍有争议。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神经系统约10%左右,由胞体和神经突组成,神经突又可以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Nogo-A对神经元起着保护和促进成熟的作用,本文综述Nogo-A对神经元的主要作用。
作者:张开京(综述);张士发(审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灌注辅助治疗腺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腺癌性胸腹水患者共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n=63)仅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67)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6.42%,对照组则为15.87%,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灌注辅助治疗腺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晓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对OSAHS的深入研究, OSAHS患者认知障碍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但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亚洲(综述);刘少峰(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镰刀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1例肺镰刀菌病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临床死亡。结论对肺镰刀菌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郭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河豚鱼中毒临床特点、抢救方法及效果。结果23例经抢救治疗,20例治愈,其中4例重症患者及时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22 h后恢复自主呼吸,1 w后治愈出院;3例因就诊不及时或经抢救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提高河豚中毒抢救成功率,洗胃、导泻等对症生命支持是基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有效通气是关键。
作者:黄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青少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青少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运动,分别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降压效果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促进血压的降低,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与束支阻滞均影响心室的除极和复极,二者并存不能用常规的心电图标准诊断AMI,是临床心电图诊断的难点。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和新指南,对两者并存时AMI的心电图诊断作简要讨论。
作者:杨晓霞;刘仁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血管肌瘤性错构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4例淋巴结内血管肌瘤性错构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并与其它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光镜下见淋巴结部分结构保存,淋巴结实质被增生的血管、平滑肌组织及纤维组织取代,平滑肌细胞分化良好,未见核分裂和坏死。淋巴结被膜增厚,残存的淋巴组织多位于淋巴结被膜下或边缘区,见少量淋巴窦,淋巴滤泡及散在灶性聚集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平滑肌细胞SMA、 desmin阳性, HMB45、 ER、 PR均阴性。结论淋巴结内血管肌瘤性错构瘤较为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吴晁;陈铜兵;谈炎;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