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救治体会

黄刚

关键词:河豚鱼, 食物中毒, 临床救治
摘要: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河豚鱼中毒临床特点、抢救方法及效果。结果23例经抢救治疗,20例治愈,其中4例重症患者及时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22 h后恢复自主呼吸,1 w后治愈出院;3例因就诊不及时或经抢救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提高河豚中毒抢救成功率,洗胃、导泻等对症生命支持是基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有效通气是关键。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总结分析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概念的认识,对该病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概述。结果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断增加,患者及家属极大的心理应激造成患者血糖控制并不理想,从而大大加重患者的症状、引起不良后果。结论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以患者的心理护理为主,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的一般认识及相关的护理要点,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情况。

    作者:杨君;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药中间体尿嘧啶的合成研究

    目的:改进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尿嘧啶的合成方法并初步探讨了用尿素替代硫脲合成尿嘧啶的可能性。方法以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尿嘧啶,产物结构经1 H NMR表征。结果工艺创新优化后,收率达71%,产品纯度>99%( HPLC归一化法)。结论改进后的工艺降低了成本,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利敏;王思瑶;张诗缇;颜冬雪;贾云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烧伤瘢痕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烧伤瘢痕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共70例烧伤患者,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瘢痕形成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瘢痕皮肤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余下30例为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治疗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烧伤后瘢痕的形成。

    作者:许恩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体位对四维彩超中诊断胎儿面部结构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四维彩超中诊断胎儿面部结构的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四维超声产检中发现胎儿面部结构观察不清的孕妇2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膝胸卧位15 min后行四维彩超,仍显示不清者休息30 min后再行膝胸卧位检查;对照组100例,在自由活动30 min后再行四维彩超检查,仍显示不清者膝胸卧位15 min后再查。结果观察组膝胸卧位四维彩超清楚显示胎儿面部结构者占87.62%,在休息15 min后再次膝胸位者显示成功率占12.38%;对照组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可清楚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占16.0%和72.0%,其余12.0%在60 min后方显示清除,两组各时间段胎儿面部结构显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维彩超中单纯膝胸位即可快速、简单显示胎儿面部结构,该体位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灌注辅助治疗腺癌性胸腹水130例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灌注辅助治疗腺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腺癌性胸腹水患者共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n=63)仅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67)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6.42%,对照组则为15.87%,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灌注辅助治疗腺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晓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发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发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间于本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5例,运用随机数列表,把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33例和B组(对照组)32例,探讨初发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B组;随访1年,发现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和胰岛功能的比较差异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与B组相似。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初发2型老年患者各项指标和胰岛功能。但是治疗1年后,各项指标和胰岛功能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作者:王琴;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 w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心电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年新;葛俊炜;钟春林;李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按摩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按摩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6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中医按摩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0.00%,两组结果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按摩在治疗患者的颈椎病上临床效果非常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类玮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不同干预方案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化疗和随访观察等不同干预方案对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1年无瘤生存的影响。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术后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入组Ⅰ~Ⅲ期行肺癌根治术并且EGFR突变结果明确的NSCLC患者48例,根据突变情况及术后治疗情况分为4组( EGFR突变阳性化疗组、 EGFR突变阴性化疗组、 EGFR突变阳性靶向组、术后随访观察组),以了解不同突变情况及术后不同干预方案下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肿瘤分期不同是影响1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 EGFR突变阳性化疗组与突变阳性靶向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8.6%(11/14) VS 75%(6/8), P=0.620。突变阳性化疗组与突变阴性化疗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8.6%(11/14) VS 50%(10/20), P=0.153。Ⅲ期患者中, EGFR突变阳性化疗者与EGFR突变阴性化疗者1年无瘤生存率为100%(5/5) VS 18.2%(2/11), P=0.005。对Ⅰ期患者,治疗组与随访观察组1年无瘤生存率为77.8%(7/9) VS 100%(5/5), P=0.505。对Ⅰ期患者,术后随访观察与化疗及靶向治疗比较,1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Ⅰ~Ⅲ期接受肺癌根治术后的NSCLC术后患者,分期是影响1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对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化疗与靶向治疗未见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对Ⅲ期NSCLC术后患者, EGFR突变阳性患者化疗较突变阴性患者化疗可能有更好的1年无瘤生存率。

    作者:吴正艳;陈成;雷伟;马海涛;何靖康;倪斌;黄建安;朱晔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肺镰刀菌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镰刀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1例肺镰刀菌病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临床死亡。结论对肺镰刀菌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郭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观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在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分析不同的用药方案对患者所带来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甘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OCT对青光眼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综合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高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可以定量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早期诊断青光眼神指导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就OCT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孟宪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3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临床特点,总结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河豚鱼中毒临床特点、抢救方法及效果。结果23例经抢救治疗,20例治愈,其中4例重症患者及时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22 h后恢复自主呼吸,1 w后治愈出院;3例因就诊不及时或经抢救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提高河豚中毒抢救成功率,洗胃、导泻等对症生命支持是基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有效通气是关键。

    作者:黄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疗法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近2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94例进行研究并分为两组。观察组(n=48)行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而对照组(n=46)仅行常规根管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43%、17.39%,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 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腰椎手术患者60例, ASA I~II级,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 P组)和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 D组)。 P组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时起始靶浓度为2.0~3.5μg/mL,并以2.5~3.5μg/mL靶浓度维持。 D组在TCI丙泊酚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维持BIS在45~55。分别记录清醒时(T0)、插管后5 min (T1)、插管后30 min (T2)以及2hr (T3)的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及SSEP相关参数,并记录运动诱发电位的未引出情况。结果与清醒时比较, T1, T2及T3时两组BIS明显降低, P38、 N45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波幅明显降低(P<0.05)。在T1及T2时, P组P38、 N45波波幅较D组明显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两组无一例出现术中单侧或双侧下肢的MEP未引出。结论在麻醉诱导后两组SSEP波形均受抑制,单纯丙泊酚较复合右美托咪定对SSEP的抑制作用更强,右美托咪定不影响术中SSEP及MEP的监测。

    作者:朱娟;朱明慧;何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有氧运动对青少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青少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青少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运动,分别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降压效果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促进血压的降低,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2年南京市浦口区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南京市浦口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指导策略。方法选取我区2012年1月至6月分娩的2401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围产儿死亡13例,按照监测方案及时填报死亡报告卡,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我区分娩总人数为2401例,围产儿死亡1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0.54%。脐带绕颈、羊水因素及胎盘前置对新生儿死亡的影响较大。其中,死胎占围产儿死亡总构成比的61.53%。结论围产儿死亡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孕期保健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高度关注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康正琴;周小红;赵如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荆子总黄酮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目的: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对黄荆子中总黄酮进行初步分离,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来筛选出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利用7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黄荆子的抗氧化活性,并同VC进行了比较。结果黄荆子总黄酮四个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与总黄酮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四个部位中氯仿部分抗氧化活性高,氯仿部位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高于V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略低于VC。

    作者:张旭红;杨慧文;潘育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阴道细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阴道细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妇女,为感染组(n=80);对照组为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n=81),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革兰染色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比较两种方法加德纳菌的检出情况。结果对80例感染组和81例对照组采样革兰染色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75%和7.4%;用PCR荧光定量法对2组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75%和8.64%。 PCR荧光定量检测与革兰染色法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加德纳菌阳性率,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 P<0.001;χ2=73.6, P<0.001)。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检测加德纳菌,将荧光定量PCR和革兰染色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χ2=11.76, P<0.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加德纳菌的准确性高、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满足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需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阻断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且术后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复发率,是一种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

    作者:许希中;郁春晴;余进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