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佳;徐兆龙
RNA干扰是指生物体内利用双链RNA(dsRNA)诱导同源靶基因的 mRNA特异性降解,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近年来RNAi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并以其高效、特异等显著优势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手段.大肠癌的恶性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其发生发展涉及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突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等过程,多数伴有大量基因的过度表达.本文就RNAi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其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孙海波;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 将4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LC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A组20例)及异氟醚组(B组20例).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胆囊取出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氧醚,纯氧流量调整为8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记录拨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拨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麻醉后恢复期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睁眼时间、拨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后恢得期评分达9分时间都较B组短.结论 在LC手术中,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作者:汤介红;胡文生;朱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增加了医疗负担.近年来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作者:李羽佳;徐兆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一氧化氮(NO)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信使分子,发挥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NO既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又表现出神经毒性.由于NO非囊泡释放、性质活泼,半衰期仅为3~6秒,在体内不稳定、难以检测,而一氧化氮合酶(NOS)作为脑组织中催化精氨酸生成NO的唯一关键酶,其性状相对较稳定、酶活性持续时间长且检测方便,因此观察NOS的变化可了解NO的作用.
作者:刘鹏;伟忠民;佟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方式及意义.方法 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通过Jupiter 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随访. 结果优8 例,良8 例,可3 例,差2 例.优良率76.19 %,总体疗效满意. 结论该方法对老年人肘关节功能的重建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作者:杨照田;白希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解剖显露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150例甲状腺手术术中部分和全程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的资料,观察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和手术切除的充分性.结果 150例患者中术后无声音嘶哑148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并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150例手术均达到良、恶性病变切除范围及切缘的安全性.结论 甲状腺手术根据不同的病变和术式,部分和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较有效避免神经损伤并对手术切除的充分性和彻底性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福存;曾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21例口腔鳞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WB-DWI检查,处理生成全身弥散图.其中19例另行常规MRI增强扫描,9例另用PET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21例患者WB-DWI发现异常淋巴结139个,正常淋巴结11个,炎症淋巴结21个.转移淋巴结呈高信号,ADC值下降,与正常或炎症淋巴结AD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技术在鉴别炎性或正常淋巴结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方面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是新一代肿瘤病人全身检查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建辉;刘振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和定位,探讨FGFR2与小鼠肾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对胚龄12、14、16、18 d和生后1、7、14、21、40 d小鼠肾组织中FGFR2的表达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FGFR2在生肾区输尿管芽微弱表达,在生后肾组织及各期肾小体未见表达.随着肾脏发育成熟,FGFR2主要表达于远端小管,且远直小管表达较强,远曲小管表达较弱;近端小管和集合管无阳性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显示随着胚日龄的增加,FGFR2在肾组织的表达量逐渐增多.结论 推测FGFR2在肾组织的表达可能与远端小管的发育密切相关.
作者:杨越;田娟;郭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呼吸科抗生素用药趋势,协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8~11月呼吸内科住院患者207份病历进行用药情况的数据分析.结果 合理数为128, 不合理数为79;其中超越权限用药的有31份,占14.98%;超剂量、超疗程用药的有23份,占11.1%;用药时间间隔不正确的有31份,占14.98%;使用二线和三线药无具体说明的有6份,占2.90%;频繁更换抗生素的有3份,占1.45%.结论 我院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亦存在少量不合理现象,需要加以改进.
作者:鲍纯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门诊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151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华法令组(治疗组 n=76)与阿斯匹林组(对照组 n=75),治疗组给予华法令初始剂量2.5 mg/d晚饭后口服,依INR目标值(INR1.5~2.0)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300 mg/d口服.随访记录2年,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共完成随访134例(华法令组69例,阿司匹林组65例),失访率为11.2%.两组脑卒中及并发症比较:华法令组出现2例(2.8%)腔隙性脑梗塞,症状较轻,无致残;阿斯匹林组发生5例脑梗死(7.8%),有2例致残,脑卒中发病率较华法令组明显增加(P<0.05).华法令组3例皮下少量出血、予停药1~2 d好转.阿斯匹林组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的达标剂量1.25~2.5 mg/d.结论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小剂量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1.5~2.0,既具有抗凝效果,又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张英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并可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因此,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治疗用药中非常普遍.
作者:张子龙;韩雅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盐酸伐昔洛韦片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以盐酸伐昔洛韦片为例,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计算模型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 扩展不确定度为4.2%,含量测定结果可以表示为(99.6±4.2)%.结论 本法可靠.
作者:郑丽;韩龙;靳阳;郭伟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有文献报道,基础血清CRP水平≥3.0 mg/L的冠心病患者其预后明显比基础血清CRP<3.0 mg/L者差,提示CRP可作为评价冠心病预后的一个观察指标[1].
作者:熊永红;王静;惠永明;张骥;姜杉;于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超声检测技术为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检测食品体系的物化性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牛乳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超声检测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为发展牛乳超声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齐帅;马蓬勃;唐健波;陈静;杨爱丽;孙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中医方法对感冒的治疗与护理更为有效.方法 对5例病感原因不同的感冒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针对风寒束表、风热犯肺、表寒里热、暑湿侵袭、体虚感冒五种类型的感冒就症候及护理方面进行辨证施护,对治疗感冒疗效较好.结论 感冒患者因感受病邪种类不同,以及体质的差异,其类型也不相同,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辨证施护.
作者:王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伴大量腹水腹腔采用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商品名:中人氟安)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经常规腹腔化疗失败患者在抽取一定量腹水后,腹腔由内注射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500 mg/m2,2周后重复给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由于其缓释作用提高了该药疗效,作为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因此控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医生治疗心肌梗死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我院治疗125例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惠丽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手术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LMWH)其抗血栓作用优于低剂量的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而抗凝作用无明显差别,对出血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在治疗已发DVT病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优于一般药物.
作者:李江涛;齐尚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分析多年来有关资料,总结丹参的临床应用成就及发展趋势.丹参被认知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以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各种类型心衰、小儿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改善肝功能作用明显,同时可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眩晕等方面疗效肯定.丹参的副作用小,偶有心动过速,停药后可缓解.丹参的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袁成刚;范力;杨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附子乃药中猛将,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1].仲景在<伤寒论>中但凡危急时刻往往用之.<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凡二十方,此外在小青龙汤、四逆散和理中丸方后加减法中运用附子者亦有三处.
作者:吴井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