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冯晓玲;孙佳宁;于歌;李娜;陈璐

关键词:红景天苷, 抗肿瘤, 细胞周期, 增殖, 凋亡, 信号通路
摘要:研究表明红景天抗肿瘤作用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等.该文就近10余年来对红景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概括其抗肿瘤西医及中医作用机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其他中医药相关期刊中检索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提取并汇总纳入研究的原始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其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OR=3.92,95%CI(3.04,5.06)];治疗后试验组ST大下移幅度低于对照组[MD=-0.48,95%CI(-0.54,-0.42)];治疗后试验组ST下降的导联数(NST)少于对照组[MD=-1.07,95%CI(-1.2,-0.95)];治疗后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 =9.21,95%CI(6.06,12.37)];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MD=-2.01,95%CI(-2.9,-1.13)1.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且发表偏倚可能存在,所以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伍新诚;马晓聪;卓小媛;张新春;郑景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心功能代偿失调的综合征.近年来,经过多次试验观察中医药治疗心衰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不仅包括中药的治疗,还包括运动疗法的治疗(如太极拳、气功等)和针灸疗法,均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丽;张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 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院内制剂骨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MPQ疼痛评分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骨伤膏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唐绍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128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冠脉CTA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搜集到的122例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冠心病冠脉CTA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中医各证型中,(1)气阴两虚证多见于女性,痰瘀互结证多见于男性;(2)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多见于心肌桥,但以气滞血瘀证更为显著;(3)气阴两虚证以冠脉单支病变为著,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以多支病变为著;(4)气阴两虚证以冠脉轻度狭窄为多见,痰瘀互结证以冠脉重度狭窄为多见 结论:冠心病的冠脉CTA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阳;陶弘武;刘宇慧;魏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伴有负性情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取期门、膻中、太冲穴位给予贴敷,艾灸气海、关元、建里穴,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消化道症状评分量表检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25%,对照组有效率为51.3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有临床疗效.

    作者:陈丽荣;李明哲;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自噬相关因子影响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β-细辛醚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在内侧前脑束部位注入6-OHDA制备PD模型.将成功的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1 mg/kg)、3-甲基腺嘌呤(3-Methyl adenine,3MA)组(500 nmol/只)、美多巴组(75 mg/kg)、左旋多巴组(60 mg/kg)、β-细辛醚组(15 mg/kg)和联合用药组(左旋多巴60 mg/kg+β-细辛醚15 mg/kg),给药30 d,每天2次.给药末次1h后,麻醉并灌注各组大鼠,取中脑做免疫荧光和流式检测Beclin-1、LC3B和p62的表达.结果: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的检测方法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p6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巴组、左旋多巴组、β-细辛醚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p6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其中β一细辛醚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美多巴组和左旋多巴组(P<0.05),而β-细辛醚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p6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美多巴组和左旋多巴组(P<0.05).结论:β-细辛醚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能减少6-羟基多巴诱导PD大鼠模型中脑的自噬因子Beclin-1和LC3B表达的作用,同时增加p62的表达.

    作者:黄丽平;邓敏贞;冯真英;林文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洋参茎叶中多糖提取优化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目的:使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并且探讨西洋参茎叶多糖的抗病毒活性.方法:设计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佳提取工艺.提取的多糖样品,以利巴韦林为对照,RSV-Hep2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进行体外抗RSV作用的对比实验.结果:经优化实验得到的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料液比为1:35,佳优化结果所得多糖的抗病毒TI指数为32.57.结论:在使用响应面软件优化下,确定了佳提取工艺,并且发现得到的茎叶多糖具有抗病毒作用,对西洋参茎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冯坤苗;孟洪涛;张强;燕继永;刘艺;崔耀天;张盼盼;韩春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和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将我院中医科与皮肤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74例CU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1(56例)给予西药治疗,对照组2(58例)给予升阳益胃汤加减口服,观察组(60例)给予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风团持续时间及风团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4周后,观察3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1为69.6%,对照组2为82.8%,观察组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差异(x2=9.438,P=0.009),且对照组2组高于对照组1组,有显著性差异(x 2=2.712,P=0.039).治疗前3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等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1为12.5%,对照组2为8.62%,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 2=0.726,P=0.696).随访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1为23.2%,对照组2为10.3%,观察组显著低于两对照组,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 2=11.032,P=0.004).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雷火灸联合使用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俊英;孙晓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频声波经络共振疗法联合中药对冠心病患者红外热图胸部低温区影响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低频声波经络共振疗法联合中药口服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的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气滞血瘀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声波经络共振疗法及血府逐瘀汤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分别采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躯干正面的红外热象图,并测定双侧胸部穴位(步廊、神封、灵墟、乳根、乳中、膺窗)的温度,得出双侧穴位温度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下降为(2.23±0.31)℃,对照组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下降为(0.95±0.1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声波经络共振疗法联合中药口服,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红外热图胸部低温区的温度,降低与周围的温度差,即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脏部位的供血情况.

    作者:许继宗;安贺军;郭雁冰;李玉华;刘宁;王雪茜;张波;郑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肠道菌群与“脾胃学说”相关性探讨针灸防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病位在心,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等产生的作用可能是中医学“脾”生理病理功能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显示,针灸既能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控脾胃功能.因此,该文拟从肠道菌群与“脾胃学说”的相关性入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西医认识,探讨针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巍;成泽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炎症肠道疾病,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手段也相当局限,目前国际上认为UC发病主要和遗传、免疫、饮食等因素有关,该文将进一步探讨UC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从中医角度思考UC发病因素,提供诊疗思路及新的方法.

    作者:孙健;高文艳;林一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梅花鹿鹿茸多肽工艺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多肽含量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优化梅花鹿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粉碎粒度为80~100目,液料比为12,提取时间为40 min.结论:响应面法优化梅花鹿茸多肽提取工艺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丽娜;李峰;张振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累积meta分析

    目的:运用累积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从2006年6月-2016年6月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对总有效率、治愈率按照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和样本量大小的顺序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24项共42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终进行累积分析.累积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这种优势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累计后,具有时间稳定性;按样本量大小顺序累积后,存在样本量易变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愈率优于对照组,这种优势无论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或样本量大小顺序累计后,都不具有稳定性,存在时间和样本量易变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这种优势具有不稳定性,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合理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黄钲凯;朱永苹;林寿宁;郑景辉;穆湘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药性功用考证

    黄芪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在古代时期就已经有记载和使用.黄芪在补虚方面有很多用法,以补虚来益气固表、利尿、生肌、托毒排脓.通过查阅本草古籍中关于黄芪的记载,选取含黄芪的方剂并对其功效及临床应用和应用范围进行归类总结,探讨黄芪的药性功用,对黄芪的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苌沛森;王辉;刘珮;王静;董彬;郑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胫骨骨折采用胫骨结节外侧入路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1周内,通过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患者肢体功能参照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估.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手术时间:(40±20) min,失血量:(50±30)mL,下地负重时间:(7±4.8)d,骨折愈合时间:(16±5.6)周 本组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并发症:远端锁钉脱落1例,近端锁钉钉尾皮下滑囊炎2例,膝前区疼痛2例.结论:胫骨结节外侧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具有髓内钉固定诸多优点的同时显著降低膝前区疼痛的发生.

    作者:张立新;郝明;黄明华;王金泉;石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大鼠TNF-α和TNF-αmRNA表达影响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分成正常组、AR模型组、Forskolin(cAMP激活剂)干预组、H89(PKA抑制剂)干预组、PDTC(NF-κB抑制剂)干预组、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治疗后鼻黏膜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上调,cAMP激活剂Forskolin干预组、NF-κB抑制剂PDTC干预组、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组均能使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下调,而PKA抑制剂H89能上调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结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兴奋cAMP-PKA信号通路使TNF-α含量和TNF-α mRNA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马兆楠;王金昌;马岩;王树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顾武军教授运用吴鞠通“精确识证”观念治疗肺癌经验

    吴鞠通“精确识证”的观念就是要准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症状、证候、体征、病因、病机、疾病和检查检验等多种证据,大程度地追求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以提高治疗疾病临床疗效.该文总结了顾武军教授运用“精确识证”观念为指导治疗肺癌的经验,首先应该精确识别正气在肺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在放化疗过程中以健脾益肺、扶助正气为主;其次要精确识别痰、毒、瘀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在放化疗后则以涤痰化瘀、抗癌解毒为要,祛邪与扶正兼顾,充分发挥中药的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再次需精确识别胸腔积液和呼吸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善用仲景《伤寒论》方剂,逐水与止血并举,可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丁艳;郭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参水煎液对斑马鱼血管生长作用

    目的:观察生晒参水煎液对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作用,为人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用转基因斑马鱼(fli1a-EGFP),建立正常血管生长模型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诱导的血管损伤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生晒参水煎液进行干预,分别观察斑马鱼肠下静脉和节间血管的情况.结果:斑马鱼正常血管生长模型中,生晒参水煎液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的肠下静脉平均出芽数、平均交叉数和血管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中,与正常组比较,VRI组及人参水煎液各浓度组的完整型血管明显减少,缺陷型血管增多(P<0.01);与VRI组比较,人参水煎液3μg/mL组的完整型血管明显增多(P<0.05),缺陷型血管明显减少(P<0.01),100μg/mL组完整型血管明显减少(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水煎液不能促进斑马鱼正常血管生长,但在较低浓度时可以抑制VRI诱导的血管损伤,而高浓度时则相反.

    作者:魏易洪;周忠焱;朱灵妍;王少锋;赵慧珍;曹敏;周端;唐靖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在肩关节周围炎中应用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在肩关节周围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42例.对照组仅仅使用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解术的同时使用温针灸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AS评分(2.17±1.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59±2.02)分,以上结果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肩关节松解术可以有效地促进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心理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中具实践性和济世精神的一种,五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的复兴和拓展提供了契机,顺应时势,近年来中医药发挥其独特优势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不仅发展了一批优势病种的治疗及相关研究,而且为很多慢性病、疑难杂病给予了希望,运用于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收效突出,该文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给予了展望.

    作者:谢欢来;余惠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