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锐;吴伟;李荣;吴辉;褚庆民
将陈修园医案和陈士铎医案中关于中风医案的中药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采用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陈修园和陈士铎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比较两位医家治疗中风的用药特点.笔者发现陈修园和陈士铎两位医家在治疗中风方面均重视脾胃,陈修园重视通经络、疏肝郁,陈士铎重视培补肝肾和祛除痰浊,这对临床辨治中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童秋玲;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针刺结合塞来昔布干预对创伤后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缓解及血凝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维生素配合骨科常规处理,研究组27例采用预防性针刺配合塞来昔布干预治疗,在入院当晚及术前1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测定患者健侧及患侧痛阈和耐痛阈,测量两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弹力图指标,行患侧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在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健侧痛阈及患侧痛阈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血小板计数上,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低于对照组(P<0.05);在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R时间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高于用药前(P<0.05);在angle角、M值及G值上,对照组用药前后无差异(P>0.05),研究组用药后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结论:采用预防性针刺结合塞来昔布干预可以超前缓解创伤后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痛阈,同时降低血液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王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佳水提取乙醇沉降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原儿荼酸、咖啡酸的量为评价指标,选取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中总酚酸的佳水提工艺;选取醇沉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丁香叶提取液的乙醇沉降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h,佳醇沉工艺为含醇量为70%,温度60 ℃,静置12 h.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作为丁香叶工业化的提取工艺.
作者:王浩;张振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分期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不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痊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40.0%,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rn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House-Brackmann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F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文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网络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10个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CCS评分、结肠传输时间测定、Bristol便秘分型上有一定临床疗效(P<0.05),但是尚不能说明合穴配穴较俞募配穴更有效.结论:针刺治疗慢性便秘有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特定穴.
作者:张洁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桑皮止咳方治疗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门诊收集的10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桑皮止咳方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止咳方对儿童肺郁热型感染后咳嗽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吕珊珊;白晓红;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小檗的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进行观察,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石蜡切片法制备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及特征.②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或醋酸甘油不透化法制备粉末片,观察粉末的显微特征.结果:①小檗根横切片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韧皮部及中柱鞘可见纤维.小檗根粉末中中柱鞘纤维长梭形(320.8~378.3μm),壁厚,木化,孔沟清晰,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棕色或黄绿色.②茎横切片的皮层可见少量石细胞,韧皮部有石细胞群伴有纤维.小檗茎粉末中中柱鞘纤维细长梭形(283.5~396.6 μm),壁厚,木化,淡黄色或黄绿色;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清晰,黄绿色或淡黄棕色.③叶横切片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其下有栅栏细胞1列;下表皮细胞细小扁平,可见气孔;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小檗叶粉末中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气孔不定式;单细胞非腺毛圆锥形,壁薄,有轻微疣状突起,基部弯曲.结论:小檗根、茎和叶的组织构造与粉末的显微特征比较明显,可为该药材的生药学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或依据.
作者:梅晓丹;余佳培;初天舒;许亮;翟延君;初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三黄降糖片及其主要成分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反应体系为7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200 mmol/L NADPH、5μgHMG-CoA还原酶、2 mmol/L EDTA、2 mmol/L半胱胺、0.06% BSA中,加入浓度1、5、25、125μg/mL的三黄降糖片,三黄降糖片的主要成分大黄的水煎液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然后加入37℃预热的HMG-CoA(0.6μg/mL)启动反应,检测在340 nm中反应前后其酶的即时活力、15 min内其酶的活力变化和NAPDH下降率.结果:HMG-CoA还原酶抑制作用强弱为普伐他汀>三黄降糖片>大黄水煎液,三种药物在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浓度0μg/mL比较,三种药物在浓度25μg/mL和浓度125μg/mL时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NADPH下降率显著增加(P<0.05),而浓度为125μg/mL时,抑制作用会随时间延长而有所降低,浓度为25 μg/mL时抑制作用变化不大.结论:三黄降糖片及其主要成分对HMG-CoA还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其降脂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沈创鹏;黄丽平;项华;邓敏贞;朱章志;刘敏;罗广波;张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定心汤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寻大定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为下一步试验奠定理论研究基础.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参照《老年性痴呆诊断治疗指南》标准治疗,本次研究采用盐酸多奈嘛齐作为对照药物,治疗组采用大定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和病程的比较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MMSE积分、ADL评分的改变情况.同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肝肾功能等作为安全性评价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43.3%,说明大定心汤的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嘛齐.结论:大定心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D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质量.两组在临床服药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大定心汤是目前临床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值得积极研究和推广使用.
作者:薛丽君;王东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差异,为临床合理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温浴热缩尾法、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耳肿胀抗炎法分别观察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等白芍不同炮制品的镇痛、镇静、抗炎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差异.结果: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可增加小鼠基础痛阈值,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降低小鼠耳廊肿胀度,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均能延长小鼠4 min内游泳不动时间,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静作用优于生白芍、炒白芍.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均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的作用,但酒白芍、醋白芍的镇痛、镇静作用明显增强,白芍合理、规范的传统炮制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继续加强发扬.
作者:李颖;魏新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等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检索文献的日期从建库以来至2013年10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以Detsky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以骨疏康或骨疏康加钙剂或加维生素D为干预措施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1篇,其中高质量2篇,中质量19篇,总计1352例.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痛、维持血清磷、碱性磷酸酶、雌激素正常水平方面,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痘的疗效相当,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维持血钙方面,则骨疏康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骨疏康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疏康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改善骨痛情况,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相当,且在维持正常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而在改善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及雌激素水平方面则效果相当,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适当注意.
作者:黄莉;李悦;邱建利;王俊玲;杨贞;田琦;邓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化疗增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H22荷瘤小鼠瘤质量及生存率的检测,观察罗勒多糖与紫杉醇合用对H22荷瘤小鼠的增效作用;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观察罗勒多糖联合化药对H22荷瘤小鼠肝肾的影响.结果:罗勒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紫杉醇的抑瘤作用以及提高小鼠生存率,并对肝肾无损伤作用.结论:罗勒多糖对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化疗增效及提高生存率的作用.
作者:于华静;李路;肖丽;张丹;张秋红;朱庆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复方南瓜藤软膏外用消肿止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方法:将实验用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药对照组及复方南瓜藤软膏治疗组,分别进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扭体实验.选用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方南瓜藤软膏治疗组,进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炎性渗出实验.通过分别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的被试反应情况及相关体征的变化,对复方南瓜藤软膏的外用消肿、止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1)复方南瓜藤软膏外敷与模型组相比,能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廊肿胀程度.其疗效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复方南瓜藤软膏外敷治疗与模型照组比较,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复方南瓜藤软膏能有效降低肿胀组织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及MDA含量,并提高组织中SOD的活性.以上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复方南瓜藤软膏能明显改善由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炎性疼痛,降低炎性因子含量,减轻自由基损伤并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临床报道的疗效相符.证实了复方南瓜藤软膏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徐光耀;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后行烫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47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1例)与对照组(126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推拿疗法及腰椎牵引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涂擦后烫熨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电针疗法、推拿疗法及腰椎牵引疗法的常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涂擦后烫熨疗法,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改善腰腿疼痛症状.
作者:谢芳;黄锦军;廖桂华;雷龙鸣;何育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偏身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有研究表明,头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该文从头针对血肿、脑水肿和血脑屏障,血肿物质释放,免疫和炎症反应,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探析促进脑卒中后偏身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能恢复机制,确立头针-中枢皮层反射区联系途径理论,为提高头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提供有力的生理学证据支持.
作者:赵敬军;罗曼;贲卉;翟煦;荣培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搜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Ⅴ期的患者病例资料、症状表现及相关的生化指标,以期发现DNⅢ~Ⅴ期中医证候学的特点、临床中医证型的规律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301例DNⅢ~Ⅴ期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中医证型分布、主要症状表现,并对各中医证型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滤(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24 h尿蛋白、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脂、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NⅢ~Ⅴ期患者中发生率前10位的临床症状为:疲乏、肢体麻木、小便泡沫增多、肢体浮肿、夜尿频多等,以脾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2)DNⅢ期以气阴两虚型为主(66.7%),DNⅣ期以脾肾气虚为主(67.7%),DN Ⅴ期仍以脾肾气虚型为主(61.8%),阴阳两虚型明显上升(38.2%).(3)所有入组患者中脾肾气虚型所占比例大(56.15%),其次为气阴两虚型(30.23%)、阴阳两虚型(11.63%),阴虚燥热型比例少(2%);(4)DNⅢ~Ⅴ期中医证型的兼证表现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以湿热证、瘀证为主,阴阳两虚型以瘀证、痰瘀证为主,瘀证贯穿始终,占据优势.(5)伴随DN病情的加重,中医证型的转变,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等均明显上升(P<0.01),而GFR、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DNⅢ~Ⅴ期以脾肾气虚型比例高(56.15%),随着DN病情的进展,兼证的比例逐步增加,其中瘀证在各证型中占据大比例,DN中医证型与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清白蛋白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娄成利;程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本课题组将大鼠为分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补阳还五汤组),分别于脑梗死后3、7、14d行脑组织切片检测每平方毫米面积内微血管的数量,观察有CD31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及模型组相比,发现给药组大鼠缺血侧皮质梗死灶周边区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给药组(G-H)各个时间点(再灌注3、7、14 d)有CD31阳性细胞表达均显著增多(P<0.01),分布密集,着色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缺血侧大鼠梗死灶周边区CD31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了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新生,促进三级侧支循环(新生血管)代偿建立作用,改善了脑微循环.
作者:明康文;胡丽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心通2号方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直径、冠脉再狭窄率、ADMA、UA、CRP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内血管直径、再狭窄发生率、ADMA及CRP、UA、NO等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2号方可改善血管内皮活性,降低脂类物质沉积率,促进血尿酸及一氧化氮代谢,降低内皮及心肌细胞CRP水平,稳定炎性反应状态,有效控制冠状动脉支架血管直径,降低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似,安全有效、治疗低廉,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东昇;张颖;高宪玺;王清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筛选余甘子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浸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对余甘子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其中超声波提取法通过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后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的余甘子中总黄酮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对浸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提得余甘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法提得余甘子总黄酮含量较高,且超声波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60℃.以此条件的余甘子中总黄酮含量为25.881%.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的方法可行,筛选出了佳工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宋琳琳;沙靖全;张磊;王宇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disk、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5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研究,共计76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比较,Kupperman评分的总有效率[RR=1.10,95%CI(0.96,1.25)]、血清E2[WMD=-3.39,95%CI (-11.27,-0.29)]、FSH[WMD=-0.93,95%CI(-4.63,2.76)]、LH[WMD=-1.22,95%CI(-3.16,0.73)]水平变化值相近(P>0.05);Kupperman指数症状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7,95%CI(-8.25,-0.29),P<0.05],针刺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优于激素替代疗法;10项研究皆未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方面两者相当,在改善绝经综合征症状方面,针刺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证据等级不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孟方;段培蓓;徐慧文;杜世正;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