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良;李文婧;赵兵;李鑫;贾旭;李文婧;陈国权;巩江;倪士峰
论述冠心病气血同治之法的理论依据及具体运用,并举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毛桃桃;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回顾中医规范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医规范化的含义及对其应有的正确认识,提出规范化是中医保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作者:包海燕;吴承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方法:本次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林主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林主任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信息形成数据库,初步分析和挖掘研究林主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结果:共采集录入林洪生主任临床诊治恶核(恶性淋巴瘤)门诊病例74例,总诊次83次,初步整理总结了林主任分阶段辨期论治恶性淋巴瘤临床用药经验.结论:本研究通过引用“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治疗肿瘤的继承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扩大病种及病例数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飞;李道睿;吴皓;王映辉;张瑞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抑郁症主要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本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率高等特点.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独具特色,且收到较好的疗效.李德新教授立足于中医药范畴研究抑郁症多年,造诣颇深,疗效显著,经验丰富,具有极其重要总结和推广的实际意义.
作者:倪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不同载药量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透皮扩散仪考察不同载药量灯盏花素巴布剂离体透皮促渗作用;采用微渗析技术考察其在体经皮促渗作用.结果: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体外累计透过量分别为289.15、260.435、158.625μg/cm2;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在体累计透过量分别为8 32、6.53、6.38μg/cm2.结论:灯盏花素巴布剂随着载药量的提高,经皮促渗作用增强,是具有前景的经皮给药载体.
作者:李琳;宋西卫;张倩;赵海南;王颖;李楠;刘志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经文献分析及临床观察,发现随气候及小儿体质变化,其辨证规律和中药施治出现相应演变,同时逐渐增多的中成药治疗在应用及制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转变中医药研究思路促进传承.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疏经通督法推拿及传统推拿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日、第3、10、20日后体征量化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压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腿抬高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天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及20天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偏低.表明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突症有较好“止痛”效应,能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万兴;程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分析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机遇以及高校非学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提高认识,建立并完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结合高校特色学科,适应市场需求.
作者:王练;苏杰;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交替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160例中138例痊愈,其中20例好转,无效2例,有效率达86%,显效率98%.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显效率高、疗程短、治疗充分、标本同治,对生育影响小,可在门诊治疗,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王中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陆曙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从陆曙教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病机探析、辨病辨期辨证、衷中参西、防治、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浅析.
作者:戴飞;陆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SP、NOS-1含量的影响,阐明益气养血温阳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阳性对照和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按剂量给予药物治疗2周,取大鼠结肠组织,试剂盒检测SP、NOS-1含量.结果:益气养血温阳方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NOS-1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温阳方通过改变SP、NOS-1含量,促进结肠运动,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作者:吴至久;代渊;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中医联合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效果比较,探讨规范、更有效的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入选的50例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分别接受中药加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催乳素水平、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做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差异,在6个月和9个月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催乳素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对降低血泌乳素水平均有效,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月经及促进怀孕方面较单纯应用溴隐亭效果更好.
作者:凌聪;胡细玲;何海勇;蔡梅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袁涛;鲁俊山;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历史文献中对于女性与女性疾病记载甚少,但至迟到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妇科医生有了专门的称呼.考征汉代相关医书,我们发现当时医家对女性相当关注,仓公诊籍中也详细记载了一些女性疾病.汉代女性的疾病主要有妊娠期疾病、女性疾病和其他类疾病三大类,对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危险.
作者:田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临床表现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的患者,通过MSCT腹部扫描检查,利用多平面、曲面重建等技术重建尿路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三维尿路造影( MSCTU)检查的敏感度为100%,诊断符合率98%.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如意金黄散中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9.6%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422nm,流速:1.0mL·min-1.结果: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类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5~51 μg·mL-1( r=0.9999),4.135~82.7μg·mL-1( r=0.9997),0.6225~12.45μg·mL-1( r=0.9997).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02%、98.04%、98.5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易行,能够更好的控制如意金黄散的质量.
作者:杨以平;张师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吐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其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的代表,张从正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经验、适应病证、应用方法、救治禁忌等,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对吐法的理解运用,妙至毫巅.文章对其催吐方法、应用宜忌等方面总结论述.
作者:任卫新;康亚秋;张晓辉;张汉道;程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β-榄香烯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并鉴定其表型,以Balb/c小鼠来源的肝癌细胞株BNL1MEA.7R.1 (BNL)为靶细胞,募集富含肿瘤“信息”的抗原载体—自噬小体(Drips in blebs,DRibble),制备DC/DRibble疫苗.用CCK-8法检测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β-榄香烯在合适浓度下联合DC/DRibble疫苗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并刺激效应性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IFN-γ.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增强DC抗原递呈功能以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倪菲菲;沈洪;王立新;刘亚军;周浩;林琳;刘增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两组病人化疗前1天、第7、14及20天检测血液常规,记录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金衡灵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普遍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同时,6个疗程后实验组累计骨髓抑制和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升高和维持白细胞数效果明显,可以减轻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可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作者:薛剑;王一荃;王祝鸣;胡晓雯;李芸茜;陈飞;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