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剑;王一荃;王祝鸣;胡晓雯;李芸茜;陈飞;童华
论述冠心病气血同治之法的理论依据及具体运用,并举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毛桃桃;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考察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命伦理、生命价值的系列生命观态度,以具体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生命观还处于青年特有的发展期,大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满意度一般,有将近1/3的学生对生命的负面感受较深刻,近40%的学生有明显的生存压力感受.大部分同学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对自杀是人生悲剧的看法有近1/4的学生不认同,有近2/5的同学对死亡的理解存在问题.城乡调查者存在一些差别:农村同学中有负面的生命体验感和生存压力很大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同学,但在对自杀与死亡认知中珍视生命的态度却更为强烈.在生命伦理观中大学生的传统观念较强,尊重需求强烈.在生命价值观中生命质量的观念较为明显.
作者:奚红;张小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安神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结果:天王补心丹化裁治疗阴亏内热、血虚风燥型瘙痒症;酸枣仁汤化裁治疗血虚风燥、肝血不足型神经性皮炎;珍珠母丸化裁治疗阳亢血虚、毒邪蕴肤型结节性痒疹,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安神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肯定.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治则治法.方法:对国内近10年在国家正式期刊上公开刊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PCOS以肾虚、痰湿、血瘀、阴亏、阳虚、气虚等病机为主,多采用补肾、化痰、利湿、祛瘀、益气、补血、温阳等治疗法则.结论:标本兼顾,固本为主,祛邪为辅,补虚泻实是中医治疗PCOS的主要治法.
作者:秦竹;吴礼龙;阎瑜;卜德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辨证论治脊柱病的理论,并确立了以益气化瘀补肾法为主的的治疗理念,拓展了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和方法,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金海;莫文;叶洁;施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明确香加皮提取物中杠柳毒苷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考察杠柳毒苷在不同的初始浓度(10~100μg/mL),pH值在1.2~8.7之间和温度(50~70℃)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ESI-TOF/MS对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pH=2,T=50℃条件下杠柳毒苷水解的速率常数Kobs不受药物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在25℃条件下杠柳毒苷在pH=4的条件下较为稳定(pH=4时,半衰期为56.62天);采用液质联用对其水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水解产物为杠柳苷元.结论:杠柳毒苷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杠柳毒苷的初始浓度对水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水解速率与温度和pH相关性较大.
作者:冯红;李倩;潘桂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的改变以及抗纤灵冲剂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12周后分批处死,留取血液及24小时尿液,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 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降低α1-MG、β 2-MG、NAG、TRF.结论:抗纤灵冲剂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在降低尿微量蛋白方面与氯沙坦等效,可能是抗纤灵冲剂通过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来降低各种蛋白尿.
作者:张长明;顾耀东;何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两组病人化疗前1天、第7、14及20天检测血液常规,记录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金衡灵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普遍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同时,6个疗程后实验组累计骨髓抑制和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升高和维持白细胞数效果明显,可以减轻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可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作者:薛剑;王一荃;王祝鸣;胡晓雯;李芸茜;陈飞;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中详尽地描述了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阐释了中医的生命观,这是中医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体现的思维特征又分别与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的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个别与一般的范畴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相契合,这就为我们认识中医文化提供了思维工具.同时,中医的养生与治病也分别具有独到之处,分别契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医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辩证地理解中医文化、探寻出中医文化的相关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中医.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神经肌电促通仪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57例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均予以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为主,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组予综合健康宣教,经治疗15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3.3%.结论:在综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综合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提高疗效,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勇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伤寒论》[1]阳明病篇中论述下法的内容全面详实,文章主要是结合《伤寒论》当中的相关条文对承气汤方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法则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从而验证《伤寒论》阳明病相关内容的治则治法理论在临床实践,特别是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明刚;孙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临床治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临床治愈率为2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敏娟;佟春媛;王魁;任昌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规律,文章从中西医的研究进展方面,不仅从中国古典医学文献进行引证分析,也从西医的理论实验方面探讨衰老的成因,得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补肾固精,才能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症状,终延长人类寿命.
作者:吴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作者:马玉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口服舒乐安定.
作者:常洪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青荚叶属的资源、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琳;李文婧;姚默;李鑫;赵兵;张天龙;贾旭;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的信息活动也可以追溯到它所产生的时代.早期的中医药信息活动与中医药学并存,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古代中医药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版本学及目录学的形成,谈现代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及未来发展.
作者:刘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吐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其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的代表,张从正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经验、适应病证、应用方法、救治禁忌等,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对吐法的理解运用,妙至毫巅.文章对其催吐方法、应用宜忌等方面总结论述.
作者:任卫新;康亚秋;张晓辉;张汉道;程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疏经通督法推拿及传统推拿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日、第3、10、20日后体征量化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压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腿抬高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天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及20天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偏低.表明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突症有较好“止痛”效应,能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万兴;程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