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的信息活动也可以追溯到它所产生的时代.早期的中医药信息活动与中医药学并存,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古代中医药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版本学及目录学的形成,谈现代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及未来发展.
作者:刘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并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常见的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包括: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此四种疾病就诊率比较高,现西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疗效尚可,但较易复发,且有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中医凉血法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对以后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孟青青;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回顾中医规范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医规范化的含义及对其应有的正确认识,提出规范化是中医保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作者:包海燕;吴承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尔雅》记载了28个病症名词,文章对这些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黄帝内经》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28个病症名词涉及的致病因素为内伤病因、外感病因和其他病因.情志致病有三种:忧、思、悲,增加了一个新的病因焦灼.情志致病的特点是,一种病症常常有两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致病,忧悲致病.过劳只是身体的劳顿,导致的疾病往往很宽泛,只释为病,表现为身体枯瘦虚弱等.外感病因只有一个暑热.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文章将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促进应用.
作者:雷洪涛;李新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从证候及其信息现代研究的角度,阐述近年来对证候现代规范化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疏经通督法推拿及传统推拿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日、第3、10、20日后体征量化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压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腿抬高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天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及20天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偏低.表明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突症有较好“止痛”效应,能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万兴;程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分析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机遇以及高校非学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提高认识,建立并完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结合高校特色学科,适应市场需求.
作者:王练;苏杰;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口服舒乐安定.
作者:常洪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规律,文章从中西医的研究进展方面,不仅从中国古典医学文献进行引证分析,也从西医的理论实验方面探讨衰老的成因,得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补肾固精,才能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症状,终延长人类寿命.
作者:吴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为6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CT、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CT肝脾密度比值、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石清兰;毛德文;官志杰;龙富立;陈月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的改变以及抗纤灵冲剂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12周后分批处死,留取血液及24小时尿液,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 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降低α1-MG、β 2-MG、NAG、TRF.结论:抗纤灵冲剂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在降低尿微量蛋白方面与氯沙坦等效,可能是抗纤灵冲剂通过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来降低各种蛋白尿.
作者:张长明;顾耀东;何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两组病人化疗前1天、第7、14及20天检测血液常规,记录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金衡灵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普遍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同时,6个疗程后实验组累计骨髓抑制和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升高和维持白细胞数效果明显,可以减轻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可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作者:薛剑;王一荃;王祝鸣;胡晓雯;李芸茜;陈飞;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作者:马玉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应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肠燥气滞是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基本病机,肠燥气滞直接导致了大便干结难解的症状.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是肠燥气滞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大部分病人需要长期连续或间断用药,以维持疗效.基于肠燥气滞的基本病机,在证治中确立行气润肠基本治法,并相应制订基础方药.基础方药的选配须安全、有效、便于应用、廉价易得,除基础方药外,可另配方药以解决其他阶段性问题.
作者:薛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神经肌电促通仪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57例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均予以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为主,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组予综合健康宣教,经治疗15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3.3%.结论:在综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综合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提高疗效,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勇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可能作用的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温阳方汤剂口服+标准化西药治疗及单纯标准化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及神经内分泌指标NE、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NE、IL-18水平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方可降低心阳虚证心衰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慢此类患者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可以减少炎症因子IL-18的分泌,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胸比值,对于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汤琪;李淑艳;严夏;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论述冠心病气血同治之法的理论依据及具体运用,并举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毛桃桃;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阳痿论治方法众多,作者根据多年理论临床经验,详尽论述了阳痿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施治备要;强调体虚物质不足乃病变基础为其本,诸多病邪内外所扰为致病因素是其标,因人因时因地以及众多方法综合论治为其不容忽视之要旨等.
作者:王劲松;王心恒;徐福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入院的4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全部治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肛管压力测定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微创、痛苦小、疗程短、大限度维护肛门功能等优势.
作者:王慧敏;王业皇;郑雪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