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智法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于晓艳;纪立金;林若勤;李奕祺

关键词:痴呆, 多发性梗塞, 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智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智法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灌服小承气汤以及栓子注入的方法制作MID大鼠模型,光镜下对比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健脾益智法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海马区细胞以及其他脑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MID的目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对小鼠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二甲苯耳肿胀法.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解热镇痛作用相较于中药一枝黄花的作用相当,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抗炎作用相较于一枝黄花的作用要强.

    作者:许金国;赵晓莉;崔小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养肝澳平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养肝澳平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肝澳平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周患者自觉症状、血清学以及B超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患者症状及血清HA、PCⅢ、ALT、AST均好转,(P<0.01).结论:养肝澳平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有治疗作用.

    作者:车军勇;邵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王健教授运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经验探析

    慢性偏头痛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常常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王健教授在辨证的基础上擅用辛散中药和虫类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明珠;金圣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系统化构建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实践教学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全程化、模块化、系统化是其主要特点,实践教学包涵诸如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床边教学、毕业实习等具体的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和条件等方面予以保障,以确保日常教学的效果,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徐俊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独活寄生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多发性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ELISA法检测大鼠肿胀组织中IL-1 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独活寄生汤可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足跖肿胀,对于继发性的足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继发性关节炎炎性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独活寄生汤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戴锦娜;李宏明;陈崇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用莫沙比利治疗.均治疗7天,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孙胜男;王垂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伸筋草紫外可见光谱鉴别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伸筋草的紫外光谱鉴别特征.方法:分别以石油醚、氯仿及醋酸乙酯为溶剂对不同产地伸筋草进行紫外可见光谱鉴别.结果:得到不同产地伸筋草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共有峰.结论:可将紫外光谱鉴别法作为伸筋草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邹桂欣;尤献民;侯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耳鸣从心治

    耳鸣为临床上常见的耳部症状之一,迄今尚没有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得到公认,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通过论述耳与心神及夜寐欠安的关系分析,采取从心论治清心安神之法收到卓效,并列举医案分析.

    作者:史军;刘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局方发挥》辨证论治精神之管见

    朱丹溪《局方发挥》一书,重视察病情,强调辨病机;批评《局方》制方以俊病是理法方药脱节,痛斥当时社会不研求医理、墨守《局方》、滥用成药的风气;推崇仲景因病以制方的圆机活法.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某高校中年教工脂肪肝与血脂异常等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校中年教职工脂肪肝的发病率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关系,为有效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中年龄在45~59岁的307例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总体发病率为27.36%.脂肪肝组患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非脂肪肝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是高校中年教师的常见病,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代谢紊乱相关,并与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合并存在,互相影响.

    作者:陈京萍;陈新林;吴成林;林雪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脂联素作为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脂联素能够改善体内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体内脂联素的水平能够预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医药多种方法能够通过增加体内脂联素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的发现为胰岛素抵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洪艳;孙永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单胺类(monoamines)神经递质对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内脏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起着协调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及吗啡戒断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而针刺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乐乐;岳增辉;朱小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益智法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法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灌服小承气汤以及栓子注入的方法制作MID大鼠模型,光镜下对比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健脾益智法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海马区细胞以及其他脑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MID的目的.

    作者:于晓艳;纪立金;林若勤;李奕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四逆汤研究现状与展望

    四逆汤作为一首药力峻猛、疗效卓著的经方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近年来也引起了很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为了更好的使四逆汤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作者对四逆汤近10年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以后的科研及临床运用做一展望.

    作者:闫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石志超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石志超教授临床辨治溃疡性结肠炎,认为病机整体上以脾虚、肾虚、气机失调为本,局部以湿热、瘀血、浊毒停滞大肠为标,提出内外分治、就近祛邪的治疗大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奎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温病学分层次教学研究

    在温病学教学中,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学习要求的差别,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达到提高温病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斌;林大勇;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宋爱莉从痰瘀互结论乳腺增生病

    痰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文章总结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提出乳腺增生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兼有肝郁气滞、脾虚湿盛、冲任失调为基础的病变特点,痰瘀互结亦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从而使乳腺增生病的辨证分型规范化.

    作者:关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与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综述近5年康复训练及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目的在于寻找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和规范治疗方法的途径,进而提高其疗效.

    作者:李少娴;王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组和单纯吞咽训练组,通脑活络针刺法以头部取穴为主,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组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敬华;李继英;赵杨;范刚启;王敬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香青兰水提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降血脂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香青兰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肪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给药10周,观察香青兰不同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青兰水提取物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AST、MDA(P<0.05或P<0.01),升高HDL-C、SOD(P<0.05或P<0.01),显著降低肝匀浆MDA(P<0.01);香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ALT、AST、MDA(P<0.01),显著升高血清SOD (P<0.05),显著升高肝匀浆SOD( P<0.01),显著降低肝匀浆MDA(P<0.01).结论:香青兰水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其调节血脂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谭梦晖;于波;沈旭华;毕美琼;祝洁;朱灿伶;路瑶;陈玉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