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孙胜男;王垂杰

关键词:老年性便秘, 增液行气汤,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用莫沙比利治疗.均治疗7天,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陈业强教授临证应用白芍经验探析

    通过对陈业强教授临证医案的探析,而总结其应用白芍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在根本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以五脏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整体现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利用白芍之功全在平肝,可助肝主疏泄、藏血之功能,通过恰当的配伍,发挥白芍的功效,扩大其临床应用.

    作者:李展;陈业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α-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中风病临床经验

    李振华教授认为中风是由于机体积损颓败而成.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彼此失调,阴阳偏胜,借某些诱因以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中经络是其常见的发病形式,中经络在临床上宜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三种证型.

    作者:华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胆象木五脏贵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胆仅主排泄胆汁,助肝疏泄及决断,然《内经》又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之说,此中矛盾令人困惑.文章从重新解释“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入手,从肝胆内寄相火主生发、木德曰和、肝胆为人体功能、情志调节之枢等方面论述了肝胆五脏贵,并阐释了肝主说与传统的心主说、脾本说、肾本说的关系.

    作者:耿良;花宝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较特殊的生理阶段,人体的各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正确合理地治疗,有益于围绝经期妇女保持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文章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满玉晶;陈月;赵丽妍;任菲菲;孙美慧;张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痹痛清拆方正交T值法主药分析实验研究

    该实验以名老中医的经验方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药物分组,通过正交T值法,完成确立痹痛清治疗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优处方的第1步,确定G药为主药.

    作者:管隽;曹晶;魏超;张忠晶;汪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NF-α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文章回顾近几年文献,就近代祖国医学对TNF-α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但其具体致病病机仍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金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强化专业实训是保证中医人才医疗品质的重要环节

    培养具有较高医疗品质的专业人才是当今中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针对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要求,提出增加实训教学时数是保证中医人才医疗品质和彰显专业特质的前期准备,开展精良的实训实验室建设是保证中医人才医疗品质的必要条件,不断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中医人才医疗品质的关键,完善的实训教学管理和严格的实训考核制度是保证中医人才医疗品质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虹;卜平;钱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温病学分层次教学研究

    在温病学教学中,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学习要求的差别,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达到提高温病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斌;林大勇;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从五脏相关解析心病发生

    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脏器在人体内各司其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行,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常或受损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它四脏的正常发挥,那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文章从五脏的相关性角度来分析心病的发生.

    作者:王彩玲;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独活寄生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多发性关节炎,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ELISA法检测大鼠肿胀组织中IL-1 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独活寄生汤可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急性足跖肿胀,对于继发性的足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继发性关节炎炎性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独活寄生汤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戴锦娜;李宏明;陈崇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养老奉亲书》中关于调治老年人大便不调养生思想探微

    北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专著,从老年人的食治之方、医药之法到摄养之道,靡所不载,对指导老年养生有重要影响.大便不调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或秘或泄,书中对其发病原理、调养原则等均有记载,并有特色的食疗、顺时预防调护,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指导意义.

    作者:尚子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养肝澳平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养肝澳平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肝澳平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周患者自觉症状、血清学以及B超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患者症状及血清HA、PCⅢ、ALT、AST均好转,(P<0.01).结论:养肝澳平合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有治疗作用.

    作者:车军勇;邵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显微鉴定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对显微鉴定新技术的进展及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各种新型显微鉴定技术的优势与局限进行剖析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不同显微放大技术的原理、使用范围,并将各种显微分析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显微鉴定新技术的发展及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作者:刘萌萌;李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论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与中医发展

    回顾近现代中国科学观的变迁,阐明近现代科学观的变迁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初持续到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积极意义.历史主义科学观对现代中医的影响体现为以系统科学分析研究中医.历史主义科学观对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使得中医的生存有了传统文化的土壤,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单方面强调科学的影响.以坚持中医基本理论为发展基石的中医研究逐渐壮大,正成为当代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慧;吴鸿洲;叶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对小鼠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二甲苯耳肿胀法.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中药一枝黄花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解热镇痛作用相较于中药一枝黄花的作用相当,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抗炎作用相较于一枝黄花的作用要强.

    作者:许金国;赵晓莉;崔小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推拿滚法在临床中的灵活应用——广西名中医黄锦军教授经验总结

    滚法作为推拿手法中常用基础的手法之一,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不同部位的解剖生理将施术的滚法进行变通应用以适应不同部位、不同病种的需要.滚法经延伸后可单独或协同其他手法而产生:点按、弹拨、弹压、拔伸、旋转复位等手法效果.将基础手法灵活应用于临床才能真正体现出医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作者:杨宇;李宗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神经网络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由于它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性处理的优点,在医学诊断,影像医学,疾病的辅助治疗及效果预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文章对神经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新应用作了综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作者:梁健;蒋曼君;吴发胜;邓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单胺类(monoamines)神经递质对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功能、内脏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起着协调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及吗啡戒断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而针刺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乐乐;岳增辉;朱小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观察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蔬松桡骨远端骨折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对照组予鹿瓜多肽注射液8mL,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复手法配合生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宏明;张成亮;韩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