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台秘要》中的佛学思想

李晨光;彭霞;贾波

关键词:外台秘要, 佛学
摘要:<外台秘要>作为一部医学巨著,其研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其中渗透的佛学思想被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故试图从医学、学说、方药、术语几方面总结<外台秘要>中的佛学观点,肯定佛学思想对成书的价值及意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温阳活血利胆汤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56例

    笔者应用自拟温阳活血利胆汤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雪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汤抑制实验兔PDGF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实验兔机械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变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研究.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西药组(C)和中药组(D),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来适可胶囊和高脂饲料加益气活血汤灌胃喂饲.实验第5周,B、C、D组均行右侧腹-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7周末采取球囊损伤血管以及正常组相对应部位血管在透射电镜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PDGF-B的表达.结果:PDGF-B模型组表达量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模型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结论:动脉损伤后PDGF表达增加,益气活血汤组家兔PD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提示益气活血汤对PDGF表达一定抑制作用.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而益气活血汤组家兔表型转变不明显,提示益气活血汤可能通过影响PDGF表达影响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

    作者:林萍;杨关林;周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简评《医林改错》及其学术价值

    王清任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现存著作仅为<医林改错>,是他历经42年研究才写成的,字数不算太多,然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影响,他对医学的巨大贡献为后人称赞,在医学史上他和他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钱亚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宁片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目的:对心宁片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所含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心宁片中的芍药苷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可达基线分离,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7152~0.3576 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07(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单玉;白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颈本体感觉紊乱性眩晕与颈椎稳定因素

    颈性眩晕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颈椎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病较普遍的因素之一.

    作者:何水勇;沈国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白念珠菌消化道感染对脾虚小鼠肠组织IgA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对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的易感性.方法:本实验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小鼠脾虚证模型,经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及一般状况的改变,并检测粪便中的活白念珠菌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脾虚模型小鼠肠组织表达的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结果:脾虚感染组小鼠的体重下降明显(P<0.01),且一般状况欠佳,便活菌数持续增高,小肠组织Ig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机体在脾虚状态下对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的易感性增强.

    作者:韩晓伟;陈文娜;马贤德;陈殿学;雷萍;关洪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盐酸依托必利临床常用剂量对左旋精氨酸所致大鼠胃动力障碍模型胃排空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依托必利临床常用剂量增强胃、十二指肠收缩力,加速胃排空的作用.方法:采用左旋精氨酸所致大鼠胃动力障碍动物模型,观察盐酸依托必利临床常用剂量对模型大鼠胃排空的影响.结果:盐酸依托必利临床常用剂量能明显加速左旋精氨酸所致胃动力障碍模型大鼠胃排空.结论:盐酸依托必利临床常用剂量有增强左旋精氨酸所致胃动力障碍模型大鼠胃、十二指肠收缩力,加速其胃排空的作用.

    作者:向绍杰;孟莉;乔敏;刘冉;张惠颖;陈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鹿蹄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鹿蹄橐吾的化学成分,鉴定化合物结构.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并运用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现代分析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槲皮素(Ⅰ),(E)-3-(2-羟基-4-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Ⅱ),(E)-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Ⅲ),(S)-3-羟基3-苯基丙酸(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文蜀;卢鹏;赵坤;冯金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从神机复用谈中医改变缺血后脑可塑性的治法策略

    目前西医对缺血后的脑可塑性改变关注日益增多,虽然其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无实质性进展,使得治疗药物的寻找和研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走向临床应用尚需较长时间.

    作者:谢利;田嵘臻;梁静涛;刘福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台秘要》中的佛学思想

    <外台秘要>作为一部医学巨著,其研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其中渗透的佛学思想被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故试图从医学、学说、方药、术语几方面总结<外台秘要>中的佛学观点,肯定佛学思想对成书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李晨光;彭霞;贾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对目前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方法的思考

    目的: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试图从辨证入手,探寻更适合于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体系.方法:采集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时及平素的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及辨证,探讨目前辨证方法的不足,探寻更合适的中医辨证方法.结果:脏腑辨证不能系统地解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有大量的临床症状在辨证中缺失.结论:目前的脏腑辨证可能不适合于指导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诊疗,这或许是导致其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探寻新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如六经辨证等.

    作者: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奇经八脉辨治用药规律

    通过对20余部古代医案的搜集、整理,应用统计对比方法归纳、总结奇经医案治方中各经用药范围及特点.研究发现,古代奇经医案治方中的奇经八脉用药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其中明确趋向使用的药味有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白术、小茴香、鹿角霜、鹿茸、枸杞子、杜仲、沙苑子、菟丝子、牡蛎、紫石英、山萸肉.但各经之补益配伍又各有侧重:督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尤其重补阳温里;任脉治方偏于补血;冲脉治方偏于补气、补血、补阳.跷脉治方偏于补血、补气、补阳、安神药;带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阳维脉治方偏于补血、补阳.

    作者:张秋玲;何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思路与方法

    从病变脏腑在肝肾、肾虚肝郁是病变的枢纽,探讨了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了本病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及生活调摄要求,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条思路.

    作者:高曼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泌淋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泌淋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泌淋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泌淋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作者:廖海球;杨罗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现状

    临床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学习和将要从事的是生命所系,健康所托的工作,所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的关系,人格特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研究者能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凌志;季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w、2w、3w,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BDNF和bFGF弱阳性表达;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BDNF和bFGF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OD值)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w时bFGF除外);在多个时间点益气活血方组、补肾生髓方组BDNF和bFGF表达的OD值均较模型组升高;两中药复方组间比较,在1w、2w,BDNF表达的OD值益气活血方组高于补肾生髓方组;第3w,补肾生髓方组高于益气活血方组,各时间点bFGF表达的OD值,两中药复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抗脑缺血后损伤,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江爱娟;胡建鹏;申国明;张祖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参附生脉注射液对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生脉注射液对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方法:42例MODS患者,根据情况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常规综合救治,试验组在西医药常规综合救治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酶学各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能显著改善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业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排便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排便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排便训练,便秘诊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排便训练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淑金;陈观成;倪云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方法现状

    综合近5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介绍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各种疗法,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作者:苏苇;赵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太极拳运动的中医养生保健机理

    从中医学阴阳经络气血理论为基础,从扶正祛邪、调摄精神、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的养生保健机理和传统文化基础,揭示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机理.

    作者:张春晖;鞠宝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