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芪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守义;王树鹏;刘书宇

关键词:香芪颗粒, 免疫机能
摘要:目的:研究香芪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药,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或环磷酰胺抑制小鼠免疫功能,观察药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香芪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的含量.结论:香芪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显著提高免疫机能的作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数约为1.6亿,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损害,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而肾损害早期,若积极治疗,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所以平稳降低血压,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尤为重要.

    作者:丁大珍;黄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推拿术后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功能锻炼对颈椎病牵引推拿术后的疗效,选择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牵引推拿治疗后观察组40例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仅行牵引推拿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P<0.05),疗程短(P<0.01)随访1年,治愈者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功能锻炼对于颈椎病的康复作用肯定,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预防复发的积极作用.

    作者:金诚久;陈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感染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种感染性事件,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风险因素.方法: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调查和随访2003年6月-2008年6月5年间在我科接受治疗超过1年以上RA患者,统计其因感染性疾病而住院的事件,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期、药物、合并疾病等,汇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共观察98例病人,结果在治疗期间有7例患过急性肺炎,2例患过急性尿路感染,2例患过软组织感染,1例患过化脓性关节炎,1例患过Ⅲ型肺结核,1例患过PCP肺炎,肺部感染总数9例,与其他部位感染人数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3年以上患者的感染率与治疗3年以下的感染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感染组患者的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此外感染组的年龄、病程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研究表明在治疗RA的长期过程中,遭受肺部感染的风险高.[2]RA患者感染风险与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成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银山;刘柏炎;周兵;郑爱华;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杨思进教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

    杨思进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工作20余年,是四川省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及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许多独到的临床用药经验.现将其对偏头痛的辨治心法简介如下.

    作者: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宁片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目的:对心宁片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所含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心宁片中的芍药苷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可达基线分离,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7152~0.3576 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07(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单玉;白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与血管性因素有关的痴呆.是由心脑血管等疾病所致的脑组织损害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衰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郭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拟痛泻疏肝散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痛泻疏肝散、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50例经常规治疗后无效的有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黛力新口服,治疗组加服自拟痛泻疏肝散,治疗4周,随访半年.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易复发.结论:自拟痛泻疏肝散合黛力新治疗伴有精神因素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不易复发.

    作者:骆洁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肾利湿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肾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对照组分别为47.62%,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除甘油三酯外,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24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均下降(均P<0.01~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益肾利湿汤联合西药治疗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作者:苏红梅;彭思存;杨磊;李钊;张志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抑郁症的中医药诊疗新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情感性精神障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然而西医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却仍然不很理想.中医治疗抑郁症有着广阔的前景,其本身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就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一些新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吴林;徐兴华;陈炜;张其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w、2w、3w,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BDNF和bFGF弱阳性表达;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BDNF和bFGF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OD值)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w时bFGF除外);在多个时间点益气活血方组、补肾生髓方组BDNF和bFGF表达的OD值均较模型组升高;两中药复方组间比较,在1w、2w,BDNF表达的OD值益气活血方组高于补肾生髓方组;第3w,补肾生髓方组高于益气活血方组,各时间点bFGF表达的OD值,两中药复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抗脑缺血后损伤,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江爱娟;胡建鹏;申国明;张祖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是治疗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晓华;徐明芳;李瑞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传染病防治的伦理对策

    人为因素是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所以传染病的防治离不开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伦理矫正.我们要通过落实系统的传染病防治的伦理对策,促使人们接受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公正的卫生保健,达到有效遏制传染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作者:哈刚;魏锦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出现神志昏迷、病死率高,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通过对本科自2008年1月-2008年9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4例的临床观察,证实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关键,而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应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孙茵;杨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为常见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选用四物汤加减治疗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小8个月,长10年,以1个月内者占多数.临床分析:急性20例(风寒型12例,风热型8例);慢性8例,人工型荨麻疹3例,巨大型荨麻疹3例,丘疹型16例(风热型10例,风热挟湿型6例).

    作者:张世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部分理论课中采用了PBL;对照组均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结果:实验组对PBL法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均较好.结论:实践证明,该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尤其在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包括要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PBL课程培训、精心设计PBL病例及问题和PBL学习流程等关键问题.

    作者:刘静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参附生脉注射液对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生脉注射液对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方法:42例MODS患者,根据情况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常规综合救治,试验组在西医药常规综合救治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酶学各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能显著改善MODS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业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奇经八脉辨治用药规律

    通过对20余部古代医案的搜集、整理,应用统计对比方法归纳、总结奇经医案治方中各经用药范围及特点.研究发现,古代奇经医案治方中的奇经八脉用药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其中明确趋向使用的药味有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白术、小茴香、鹿角霜、鹿茸、枸杞子、杜仲、沙苑子、菟丝子、牡蛎、紫石英、山萸肉.但各经之补益配伍又各有侧重:督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尤其重补阳温里;任脉治方偏于补血;冲脉治方偏于补气、补血、补阳.跷脉治方偏于补血、补气、补阳、安神药;带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阳维脉治方偏于补血、补阳.

    作者:张秋玲;何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应突出人文特征

    目前西医院校很多专业开设有中医课程,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有较大区别,且中医教学因为条件限制,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中医理论抽象深奥,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医知识晦涩枯燥,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对中医失去兴趣.其远期教学效果更差,很多临床西医大夫运用中成药对药性的寒热温凉,病证的寒热虚实知之甚少,盲目用药,甚至对中医药有偏见.

    作者:梁煜;周学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并找出研究中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研究中存在若干问题.结论:应加快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其与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作者:莫霄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痛经的针推综合临床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对其的治疗方法甚多,疗效各异,现将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划分为单纯疗法和综合疗法,并比较其优劣,从中找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提高疗效,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姬乐;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