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防治的伦理对策

哈刚;魏锦京

关键词:传染病, 伦理对策
摘要:人为因素是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所以传染病的防治离不开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伦理矫正.我们要通过落实系统的传染病防治的伦理对策,促使人们接受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公正的卫生保健,达到有效遏制传染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学》中双手进针法教学的改进

    选择343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学生用改进双手进针法教学,对照组学生用传统的进针法教学,经实验观察,观察组学生掌握进针法学习的进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改进双手进针法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学习针刺进针法.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杏林驰骋医之精湛——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梁学林教授

    梁学林,女,1954年生,辽宁抚顺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名医、名师.

    作者: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排便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排便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排便训练,便秘诊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排便训练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淑金;陈观成;倪云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应突出人文特征

    目前西医院校很多专业开设有中医课程,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有较大区别,且中医教学因为条件限制,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中医理论抽象深奥,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医知识晦涩枯燥,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对中医失去兴趣.其远期教学效果更差,很多临床西医大夫运用中成药对药性的寒热温凉,病证的寒热虚实知之甚少,盲目用药,甚至对中医药有偏见.

    作者:梁煜;周学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颈本体感觉紊乱性眩晕与颈椎稳定因素

    颈性眩晕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颈椎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病较普遍的因素之一.

    作者:何水勇;沈国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英国郎道全自动生化仪测定55例急性肝炎,18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T、TBIL、白球比例和γ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值分别为(7450±2658)U/L、(7102±2746)U/L、(3640±1965)U/L.结论:血清CHE与常规肝功化验联合检测,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在肝硬化中临床诊断意义较大.

    作者:于国英;张嘉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阐述了在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进行互动式教学设计、实施的方法和实践教学体会.

    作者:郭冰洁;杨晓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理肺润肠方与福松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了解中药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疗效,并与福松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30例诊断为结肠黑变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福松组,分别给予中药和福松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结肠镜疗效.结果:中药与福松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肠镜下表现,但中药通过灵活加减,还可有效缓解其它伴随症状.结论:中药在治疗因服用蒽醌类泻药导致的结肠黑变病领域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吴旭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牛蒡子药学质量和种子质量比较

    目的:考查不同产地牛蒡子药学质量和种子质量.方法:使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产地牛蒡子做出质量评价.结果:以千粒重和牛蒡苷为指标,北镇采集的牛蒡子药学质量佳;以千粒重、饱满度、发芽率为指标,徐州采集的牛蒡子种子质量佳.结论:牛蒡子作为药材不同产地样品质量差别不大,而牛蒡子作为植物牛蒡的种子质量差别较大,栽培品种质量较好.

    作者:吕智;窦德强;康廷国;许亮;刘淼;常禹;陈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数约为1.6亿,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损害,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而肾损害早期,若积极治疗,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所以平稳降低血压,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尤为重要.

    作者:丁大珍;黄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太极拳运动的中医养生保健机理

    从中医学阴阳经络气血理论为基础,从扶正祛邪、调摄精神、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的养生保健机理和传统文化基础,揭示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机理.

    作者:张春晖;鞠宝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住院期间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分析与护理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在中风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核心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抑郁症干扰和阻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是目前阻碍中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中风后抑郁症可分为轻、重二型.中风发病较急,变化大,对于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生活自理困难,加上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使患者对预后产生过多的恐惧,陷入了绝望和担忧的情绪之中;患者患病后社会活动相对减少,与社会交往贫乏;此外,近期负性事件、家庭支持程度、病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学习和重视,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因此,临床上中风后出现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者,应想到中风后抑郁症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既影响中风病的康复,又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如何对中风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帮助患者正确地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建立治疗信心,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玲;唐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择期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对择期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于切皮后静脉注射加入凯纷50mg的生理盐水15mL(共20mL);B组于切皮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分别记录术后1、2、4、6、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镇痛药(扶他捷)服用量和不良反应,并统计患者对24h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1、2、4、6h 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术后24h镇痛药扶他捷服用量A组(45±5)mg低于B组(75±6)mg(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对24h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方面,A组好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纷用于择期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张维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从脾胃论治原发性痛经

    从脾胃立论,阐述原发性痛经病机基础所重在冲脉,所重在胃气,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冲任之血由阳明水谷所化,而阳明胃气为冲脉之本,认为脾胃损伤→气血失和→冲任劳损是月经不调之经行腹痛的重要病机,强调以调理太阴阳明为总纲,调养脾胃治疗本病的重要性.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中医辨治心得

    结合古今医家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辩证施治的认识,阐述用滋阴润燥法、益气养阴法、化痰除湿法、活血化瘀法、舒肝解郁法治疗本病辨治心得.可根据本病发生、发展和演变不同阶段,采用上法之一,亦可联合应用.

    作者:胡永东;王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食同源与中药食品化

    中医药宝库中有着大量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不但可以作为食品长期服用,而起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如何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并按照国际通用的食品标准将之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药研发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中医药药食同源的回顾,发现其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庆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学本科(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的应用研究及实践

    对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保证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中医药人文及资源优势设置课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张仲景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思维的中医毕业生.并就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石景洋;魏小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药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及腺苷蛋氨酸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效果.方法:将60例PNAC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Ⅰ组予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茵栀黄注射液,治疗Ⅱ组予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均能降低PNAC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降脂方面.治疗Ⅰ组降低甘油三酯有统计学意义,治疗Ⅱ组在降脂方面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均能有效降低直接胆红素水平,茵栀黄注射液能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张水堂;周守方;高晓燕;袁贵龙;林碧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简评《医林改错》及其学术价值

    王清任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现存著作仅为<医林改错>,是他历经42年研究才写成的,字数不算太多,然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影响,他对医学的巨大贡献为后人称赞,在医学史上他和他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者:钱亚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并找出研究中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研究中存在若干问题.结论:应加快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其与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作者:莫霄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