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肺栓塞为临床常见病,但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检查,容易漏诊和误诊,而早期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报道1例合并快速房颤的肺栓塞,通过对此例肺栓塞病例诊治过程的描述及分析,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此症的认识.
作者:丁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英国郎道全自动生化仪测定55例急性肝炎,18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T、TBIL、白球比例和γ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值分别为(7450±2658)U/L、(7102±2746)U/L、(3640±1965)U/L.结论:血清CHE与常规肝功化验联合检测,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在肝硬化中临床诊断意义较大.
作者:于国英;张嘉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对其的治疗方法甚多,疗效各异,现将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划分为单纯疗法和综合疗法,并比较其优劣,从中找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提高疗效,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姬乐;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肾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对照组分别为47.62%,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除甘油三酯外,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24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均下降(均P<0.01~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益肾利湿汤联合西药治疗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作者:苏红梅;彭思存;杨磊;李钊;张志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取185例有明确用药记录的医案,将其首诊信息录入到数据库,规范各种名词,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邓老临床常用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规律.结果:185例医案中常用的药物依次为甘草、人参、白术、茯苓、黄芪、柴胡、当归、五爪龙等.常用药物可聚成六类,分别为活血养血类、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益肾精类、茯苓、化痰类.结论:邓铁涛教授临证尤其重视脾胃,治疗虚损证时兼顾养血益精固肾,并且注重对气血痰瘀的调治.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邓铁涛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作者:饶媛;邱仕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重症肌无力作为现代医学病症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痿证相比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搜集整理二者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比较归纳可以将二者鉴别之.
作者:朱卫士;张静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气的升、降、出、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气机郁滞是诱发疾病的关键.中医治病的根本是调整气机.气机不畅,气化失司是慢性胃病的主要病机,而扶正祛邪、调畅气机为慢性胃病的主要治法,或平补缓攻,动静相宜,或疏理肝气,调理气化.治疗慢性胃病,以补益脾肾,疏理肝气为契机,刚柔相济,佐使相宜.重在调理气化,使病势迎刃而解.
作者:李岩;王垂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20余部古代医案的搜集、整理,应用统计对比方法归纳、总结奇经医案治方中各经用药范围及特点.研究发现,古代奇经医案治方中的奇经八脉用药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其中明确趋向使用的药味有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药、白术、小茴香、鹿角霜、鹿茸、枸杞子、杜仲、沙苑子、菟丝子、牡蛎、紫石英、山萸肉.但各经之补益配伍又各有侧重:督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尤其重补阳温里;任脉治方偏于补血;冲脉治方偏于补气、补血、补阳.跷脉治方偏于补血、补气、补阳、安神药;带脉治方偏于补阳、补气、补血,阳维脉治方偏于补血、补阳.
作者:张秋玲;何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优选盐炙泽泻的佳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24-乙酰泽泻醇A及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指标,分别选择盐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泽泻的炙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炒制温度对泽泻中两种泽泻醇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佳炮制工艺为每30g药材,用12mL盐水(含0.6g盐),闷润5h,在110℃2下炒制35min.结论:盐炙泽泻的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戴小欢;史跃满;贾天柱;夏宇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阳虚型慢性肾衰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观察3组大鼠24h尿量、尿比重、血中BUN及SCr含量、肾组织中ET-1及Ang Ⅱ含量、肾病理的变化.结果:右归丸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低于模型组,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血清ET-1、Ang Ⅱ含量明显减少.结论: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可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础方剂.
作者:于化新;王德山;单德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选择343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学生用改进双手进针法教学,对照组学生用传统的进针法教学,经实验观察,观察组学生掌握进针法学习的进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改进双手进针法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学习针刺进针法.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临床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学习和将要从事的是生命所系,健康所托的工作,所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的关系,人格特征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研究者能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凌志;季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治疗14天后比较其血清VEGF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促进血管新生.
作者:陈苡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实验兔机械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变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研究.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西药组(C)和中药组(D),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来适可胶囊和高脂饲料加益气活血汤灌胃喂饲.实验第5周,B、C、D组均行右侧腹-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7周末采取球囊损伤血管以及正常组相对应部位血管在透射电镜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PDGF-B的表达.结果:PDGF-B模型组表达量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模型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结论:动脉损伤后PDGF表达增加,益气活血汤组家兔PD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提示益气活血汤对PDGF表达一定抑制作用.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而益气活血汤组家兔表型转变不明显,提示益气活血汤可能通过影响PDGF表达影响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
作者:林萍;杨关林;周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的调研,发现了当前中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硬件动手能力弱、程序设计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充分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等.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并在进行了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孙艳秋;刘建平;张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药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疗效,并与福松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30例诊断为结肠黑变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福松组,分别给予中药和福松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结肠镜疗效.结果:中药与福松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肠镜下表现,但中药通过灵活加减,还可有效缓解其它伴随症状.结论:中药在治疗因服用蒽醌类泻药导致的结肠黑变病领域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吴旭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阐述了在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进行互动式教学设计、实施的方法和实践教学体会.
作者:郭冰洁;杨晓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中医药学人才,成为了中医药教育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医教学改革是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在中医教学改革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并辅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胡文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孟安琪教授认为治疗此征应以补肾为根本,兼调肝理脾,佐以活血化瘀,并配合心理疗法.
作者:韩雪莲;孟安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保证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中医药人文及资源优势设置课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张仲景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思维的中医毕业生.并就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石景洋;魏小萌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