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焰;许凤;赵世华;阎胜利;王伟;王娈;王颜刚
目的:探讨自拟方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用药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中药组30例、空白组15例,通过测定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IL-1、IL-4、IL-6、IL-10、TNF-α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各组IL-1、IL-6、TNF-α、IL-4、IL-10无显著差异性;术后24h空白组IL-1、TNF-α较中药组及西药组显著升高;中药组IL-6较西药组及空白组显著降低;术后48h空白组IL-1、IL-6、TNF-α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显著升高;术后24h IL-4各组无显著差异性;中药组IL-10较空白组和西药组显著升高;术后48h中药组组IL-4、IL-10较西药组和空白组显著升高.结论:通腑理肠饮能减轻手术应激及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陶卫东;郭吕;王艳;顾喜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选用电针配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36例,以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显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6.1%.电针刺激百会配太阳穴疗法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典樟;易燕;叶锋;张平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止颤汤组用止颤汤灌胃,分别在处理后7、14、28天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及其在脑内位置变化,多巴胺递质转运子DAT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动物处理后28天,止颤汤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nestin及DAT数量较对照组增多,且多分布在中脑损伤区域;结论: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涛;李如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考察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由于理解障碍的存在,在英语阅读中往往差强人意,从对阅读障碍的分析中总结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旨在促使教学相长、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戴永生教授,主任医师,贵州省知名中医,从医执教40余年,临症治病.既秉承歧黄之术,又有中医五行辨证特色,今有幸随师实习和待诊,受益匪浅,现录三则验案以窥其医术.
作者:李迎红;戴永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灸法,施于治疗部位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穴及特殊穴位肩前穴,并按辨证分型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蠲痹汤加减内服,每日1剂,20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87%,对照组66.6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壮医药线灸治疗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马桂敏;陈波;于高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循证医学是一个新兴的指导临床实践和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医学方法学.近年来,其作为新生事物引入到中医学中,并引起极大的关注.一批中医界人士即主张将循证医学引入到中医学的临床教学实践当中去,以改变传统的中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中医药现代化奠定基础.
作者:胡跃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笔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略有心得.
作者:刘艳平;李引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对照组75例,以疏肝和胃法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及胃排空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46%)明显优于对照组(72%,P<0.05);(2)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由(31.14±11.81)降低到(8.58±6.39),治疗组对改善FD症状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3)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8.58±6.39)明显低于对照组(13.77±9.21,P<0.01);(4)治疗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由(31.26±7.07)ppm降低到(10.83±7.89)ppm,治疗组经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10.83±7.89ppm)低于对照组(15.81±11.24ppm,P<0.05);(6)治疗组的胃排空障碍好转率(89.36%)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FD的疗效优于疏肝和胃法,疏肝和胃化瘀法能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进康;陆喜荣;许邹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认知症(痴呆)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目前对其发病的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尚无控制病程进展的特异疗法.日本汉方医学对认知症的认识和研究与中国国内的中医研究有一定差别,并且对认知症的治疗与西药治疗相比有一定优势.抑肝散是日本目前在认知症的研究方面常用的汉方制剂,因此探讨汉方医学对认知症的认识及抑肝散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柴山周乃;杜武勋;朱明丹;张俊华;张伯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抗老年大鼠皮肤衰老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青年空白组及老年对照组每天口服普通生理盐水,治疗组按组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口服维生素E.共给药喂养60天,处死大鼠取其皮肤作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各组羟脯氨酸和SOD含量均高于老年对照组,灵芝多糖提高羟脯氨酸和SOD含量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灵芝多糖提取物可有效缓解皮肤衰老.
作者:林晓;潘文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消旋卡多曲1.5mg/kg口服,3次/d,热毒宁0.6mL/(kg·d)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3天;对照组38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3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精神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热毒宁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原菁;徐春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丸合五苓散(简称四五合剂)内服、金黄散醋调外敷、局部微波照射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1.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沉、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疗效好,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安全好.
作者:苗军;张茂平;冉志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千百种中草药中,介壳类中药虽然占具数量不多,但是,作用功效重要,临床十分常用.本文,笔者就数种介壳类中药在中医妇科的临床配伍运用,作一肤浅探讨,以弦扬中医宝库.
作者:徐重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富碘中药复方海藻玉壶汤对甲亢动物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探求海藻玉壶汤治疗甲亢的机理.方法:选用普通级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丰,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正常饲养;其余48只大鼠参照邝安堃甲状腺素片饲服的方法制备成甲亢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海藻玉壶汤组、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他巴唑组.14天后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并观察光镜下甲状腺形态.结果:①血清TT3:海藻玉壶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低于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P<0.01,高于他巴唑组,P>0.05.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②血清TT4:海藻玉壶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对照组和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P均<0.05,高于他巴唑组,P>0.05.海藻玉壶汤去富碘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③在甲状腺形态方面,治疗组均可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滤泡腔面积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海藻玉壶汤组明显,但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富碘中药复方海藻玉壶汤可以较好地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的功能和形态,从而推测富碘中药复方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时杨;高天舒;杨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运用中医草药治疗妇女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6例盆腔炎采用中药煎服和灌肠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有病程短、疗效显著、用药安全等优点.结论:中草药有良好消炎、抗菌、止痛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消散,乃致病愈.
作者:董远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合并症中常见的病变,包括西医部分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足等.通过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应用和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在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姚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周鸿飞,男,1964年生,辽宁辽阳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针灸科(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宜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刀对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临床确诊为劳损性腰痛的病例,采用针刀松解局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方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160例患者,痊愈90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6.9%.结论:针刀对劳损性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贵;赵新;孙锐;刘乃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对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收集了2003-2008年间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其下列举研究较为深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并简述其主要研究结果、进展.
作者:李中华;赵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