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王淑娟
目的:观察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并设立对照组岛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23.21%),显效21例(37.50%),有效16例(28.57%),无效6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11.11%),显效12例(22.22%),有效19例(35.19%),无效17例(31.48%),总有效率为68.52%.两纽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运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通过统计<伤寒论>治疗脾胃病61首方剂(脾胃方)的药对应用频率,分析脾胃病六经主方药对、脾胃病主证药对、脾胃病补脾益胃药对,探讨仲景用药组方规律.
作者:周英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随机开放70例受试者在2周筛选期后进入8周的治疗期,A组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还少胶囊10g Bid,枸橼酸西地那非8周内至少服用8次.B组单用枸橼酸西地那非.在筛选期及研究结束时填写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研究者根据IIEF、受试者记事表和总评题对受试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使用后能明显提高性交满足感、性高潮、性欲,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提高患者的勃起情况和性生活总体满足感.服药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中老年的ED患者,还少胶囊加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是有价值的.
作者:孙志兴;黄健;王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阐述中西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细胞炎性因子的实验及治疗研究现状,从现代医学、中医药等治疗对衰抗炎症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琳;胡静;钟丹;田付华;王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危害极大.中医认为血瘀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将重点介绍高血压与血瘀证关系的现代研究以及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达明;史亦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解忧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解忧方对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解忧方能明显上调其表达.结论:解忧方能上调节BDNF、TrkB的表达,营养神经元,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徐向东;郑三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步十法辨证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采用西医治疗组和两步十法辨证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比,匹配条件基本一致.结论:两步十法辨证治疗组有效率96.3%优于西医治疗组有效率74.1%(P<0.01).原因主要在于两步十法辨证治疗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改变了一法一方治到底的治疗思路,大限度的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其针对性更强,所以效果更好.
作者:李启秀;王彭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简要介绍了浮针疗法及其与传统针灸的联系与区别.从浮针疗法的发明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针灸创新与针灸古籍文献之间的关系,强调针灸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实验室检查与四诊合参.
作者:丰芬;凌宗元;阎博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窦炎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祛毒汤保留灌肠;同时用硝酸甘油软膏肛内上药,治疗慢性肛窦炎42例.结果:治愈12例,有效28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结合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肛窦炎,改善症状,疗效更佳.
作者:贺小婉;刘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几种因素对包合物制备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进行包合工艺的优选.结果:佳包合工艺为A2B3C2即紫苏子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2.5h.
作者:曲静;王艳春;刘丽;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学时少的情况下,应改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发,论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几点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徐晶;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延长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其抑瘤作用机理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等,但仍需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中医药复方抗肿瘤的机理.
作者:胡丽娟;黄绍刚;周福生;黄穗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作者:罗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高职教育中,护理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不但要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要针对其专业的特点,在加强理论课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课的教学.就加强护理专业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意义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迟津愉;张红;刘学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推拿学是人类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又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与再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推拿专业人才,是推拿学科发展的需要.
作者:肖宗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环境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累积中轴关节,从骶髂部、腰部、背部向颈部发展[1].
作者:王贺元;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论述高血压病在中医的归属,病因病机,各种论治方法,重点介绍平调阴阳,急则治标,缓则补肝肾,重视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治疗方法,并倡导生活调理.
作者:苏小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心肌组织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扶正护脑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护脑组和安宫牛黄组,分别于术后6、24、72h 3个时相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IL-1β蛋白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测定IOD值,并与血清CK-MB、cTnI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IL-1β阳性颗粒主要在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组织IL-1 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其IOD值亦明显升高,扶正护脑组和安宫牛黄组均能明显降低IL-1β蛋白的表达,降低其IOD值.IOD值与cT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炎性因子IL-1β参与了脑出血诱发心肌损伤的机制,扶正护脑胶囊通过抑制IL-1 β的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心肌的损伤.
作者: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5年来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回顾,总结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优势,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作者:韦艾凌;李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了观察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116例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用补肾养胎丸及西药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94.0%,对照组总治愈率83.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补肾养胎丸可明显提高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的治愈率,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子宫与卵巢的血流,促进卵巢及子宫的生长发育,促使卵巢黄体及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有关.
作者:王喜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