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透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于虹;李春波;凌永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引发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治疗的30例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30例透析中低血压患者通过积极预防、病因治疗控制、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和护理后均收到良好效果.结论:加强综合护理是预防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关键.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库合血方法及应用

    输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治疗手段,关乎病人生命安全,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实验室中重要的实验环节,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以发现献血员与病人之间是否存在不相配合的完全和不完全抗体.生理盐水合血法,凝聚氨合血法,微柱凝胶(卡式)合血法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合血方法,了解三种方法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

    作者:何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13年638例妇女生殖道标本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2013近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638例标本进行培养药敏检测.结果:638例中解脲脲原体感染267例占41.8%(其中单独Uu感染217例占34.0%,混合50例占7.8%.)药敏结果显示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有高敏感,而对喹诺酮敏感性低.结论:Uu是生殖道的主要感染菌.Uu对不同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高敏感.临床应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作者:杨伟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诊断骨质疏松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价值.

    作者:陈叶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中药调剂管理虽然已经比较规范,但仍然存在着偏差现象,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管理.本文从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及原因和中药调剂常见偏差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子宫穿孔的探讨

    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为常见.此种妇科急症绝大多数发生在人工流产失误、放取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子宫肌层出现孔洞并与膜腔相通.个别患者可发生于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自发破裂穿孔.本文从子宫穿孔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用药、预防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对人工流产中子宫穿孔做了进一步分析.

    作者:杨传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抑郁症与抗抑郁药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增加.随着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假说的不断提出,开发了一系列新型抗抑郁药物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就临床常见的新型抗抑郁药进行综述.

    作者:黎创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两种体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仰卧位相比,头部抬高倾斜15 度俯卧位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近两年收治的58 例患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俯卧位15度,每天俯卧位时间≥15小时,其它治疗相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15 度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值<0.05).结论:俯卧位15 度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该方法疗效肯定,简单易行.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高频电刀的安全防护

    高频电刀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已在医院普遍普及,它是一种取代机械物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在各科手术操作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单极和双极两种工作模式,其具有切口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防止细菌感染、术后愈合较好等优点,所以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灼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对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正确掌握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对于提高手术水平,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淑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优化流程在医保患者报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保患者报账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方法:对医保患者报账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业务优化原则,对患者报账流程进行优化,并对报账流程优化前后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流程优化后患者报账步骤有序,节约人力,节约时间;工作人员报账程序科学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杜绝医患纠纷.结论:医保患者报账管理的流程优化,更加方便患者,提高医保工作质量,使得医保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意义

    目的: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病人36例, 测定其血清胆碱酯酶浓度,进行资料分析比较, 探讨测定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6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因其他疾病住院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浓度.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随肝脏损伤加重而降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结论:肝细胞代偿能力越差,病人预后也越差.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用于肝硬化, 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病人的预后.

    作者:何祥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散结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散结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孕酮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活血化瘀散结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贾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腹痛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腹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其多为腹部诸多脏器疾病的共同表现.且大多数的腹痛可能是功能性的或由内科疾病所引起,故又称内科性腹痛.但也不容忽视其中的一小部分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且需紧急作出诊断及处理,否则延误病情对患儿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儿科医师对小儿腹痛具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临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诊断是治疗的依据,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快速性尤为重要.

    作者:黄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0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712例,随机平均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康复效果.结论: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照组平均得分2.1分,观察组平均得分4.3分;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以后的外伤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波;史娟;马昌丽;傅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颅咽管瘤术后的护理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大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所以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结合我科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尿崩症22例(84.6%),电解质紊乱18例(69.2%),高热12例(46.2%),癫痫发作4例(15.4%),视神经损伤2例(7.7%),上消化道出血1例(3.8%).

    作者:王利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外瘘患者的阶段性营养支持及护理

    目的:总结我院15例肠外瘘患者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方法:15例肠外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同时,分别在肠外瘘的不同时期给予阶段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均治愈,自愈11例,手术治疗4例,住院时间35天~72天.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时间7~18d,平均10土3.6d;肠外营养支持(PN)+肠内营养支持(EN)3~8d,平均5土1.2d;全内营养支持(TEN) 14~43d,平均20土8.6d.结论:对肠外瘘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间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亚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春期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出现巨大的转变,如果不进行很好的宣传教育,既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学生的人格扭曲现象的发生,因此极有必要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宣传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青春期宣传教育的意义所在,进而分析了当前青春期宣传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后针对如何更好的开展青春期宣传教育活动,给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作者:姜秀玲;曾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同时对其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案例回顾法.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例患者中乳头发育不良者6例(60%);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者3例(30%),炎性肿块者6例(60%),慢性痿管型者1例(10%);误诊为乳腺癌者1例(10%),误诊为急性乳腺炎者1例(10%);经过手术切除病灶者9例(90%),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者1例(10%). 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的形成,较为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而当其出现细菌感染之时,则有可能会被误诊为乳腺炎.一般的情况之下,乳头发育不良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而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讲,选择恰当的质量方式、手术的时机、彻底的切除病灶等,是成功的治愈病症的关键点.

    作者:韦仁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烧伤的合理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04月-2013年02月间我院抢救并收治的烧伤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通过清洁创面,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以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等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8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已治愈.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病儿童,根据患儿的病症、体征实施干预护理,并注重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统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38例患儿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对患小儿川崎病的患儿实施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小儿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书梅;吴帮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0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黄斑区疾病,多伴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并且有视物变小及变形等症状,不少患者诉有中心或者旁中心暗点,具特征的症状是该暗点为一团略带黄绿色的暗影,恰在视野中心.该病易反复,病程较长,日久延治,则可造成永久性损伤.笔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本病51例,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