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

刘三喜

关键词:加减, 龙胆泻肝肠, 蜈黄擦剂, 治愈, 现报告如下, 西药治疗, 带状疱疹, 应用, 年龄, 疗法, 患者
摘要:近年来,我们应用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其中经西药治疗1~8天无效者16例,后改用本疗法治愈.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58例患儿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半年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2.76显著高于%)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30.60%),观察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69%)两组患儿优良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上疗效优于酮替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显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结果.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存在轻度关节疼痛外,余患者生活均能完全自理,关节畸形改善,疼痛缓解,关节稳定性、肌力较前增强.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及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慧;陈利;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平夹切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放置IUD效果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效果.方法:选择428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226例.宫内放置IUD后两组均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指导、健康教育、电话咨询等护理对策.6个月后观察两组IUD使用情况.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在IUD自然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减少IUD不良反应发生率,恢复正常月经,提高IUD续用率.

    作者: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其防护措施

    中药品质的好坏,跟贮存保管密切相关.如果贮存保管不当,中药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本文旨在对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供各位药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叶德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应用中的护理措施.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云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50例消化道黏膜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50例消化道病变行ESD,均成功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ESD可提高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率,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曲肽组30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奥曲肽组有效率93.3%,垂体后叶组有效率6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曲肽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郭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用于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对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患者加强临床优质护理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行顺产分娩,为观察组产妇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选取2007年2月-2009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60名顺产产妇,均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间的出血情况,并经院方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24小时内,以及第四产程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满意度评估,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产妇的临床满意度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顺产产妇第四产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传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脊柱结核外科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外科再次手术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 6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37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是否患肺或胸膜结核、术前用药时间及结核病变部位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肺或胸膜结核、用药时间<4 周及胸腰段结核(T10~L2) 患者的复发或迁延不愈发生率较高.结论:引起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很多, 只有正确认识脊柱结核, 提高脊柱结核诊疗技术水平, 早期诊断, 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按不同患者脊柱结核特点做到个体化、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坚持随访, 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和治疗措施, 同时应加强脊柱结核基础研究投入, 以减轻脊柱结核患者再次或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康凤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电话随访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居家护理的影响

    目的:维持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 方法:对3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定时电话指导家属或陪人,同时建立病情档案. 结果:经过综合护理措施,提高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经过定期电话随访对家属或陪护进行指导,加强了他们应对痴呆患者的能力,改善和提高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玲;邹小艳;郭代珠;陈妙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不同健康宣教形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宣教形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宣教的形式分为3组,即医护人员入户宣教(简称A组)、网络课程宣教(简称B组)、以上两种形式结合宣教(简称C组),每组50例,通过了解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与满月访时的母乳喂养情况变化,比较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A、B、C三组纯母乳喂养例数及所占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为期1个月的不同形式健康宣教后,与初访各组相比,满月访各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满月访时C组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A、B两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满月访时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以使产妇正确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接受科学知识,从行为、心理及哺乳技巧上获得帮助,而医护人员入户宣教联合网络课程宣教更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单纯网络宣教或是医护人员入户宣教.

    作者:班文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防治问题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肝硬化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即当疾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时,应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发生;而当肝硬化形成后,更应积极的辨证施治,缓解病情及延长代偿期;当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并发症后,在辨证治疗并发症使其消失后,要防止并发症再次发生.虽然目前对肝硬化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必定会为肝硬化的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护理

    报告一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要点,通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合理用药,血压控制,平衡膳食营养,心理护理,患者术后血压平稳,无颈部大出血、喉头水肿、声嘶呛咳、甲状旁腺危象、窒息等并发症,术后12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08例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其中3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前后血沉分别为58.6±15.48和15.27±4.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沉等可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古丽那扎尔;李倩;米娜瓦尔·霍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与以往三种方法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比较.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9~49,平均29岁.其中新鲜脱位14例,陈旧性脱位5例(其中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失败2例,喙锁螺钉固定失败2例,锁骨钢板钩固定失败1例).手术以带线锚钉植入锁骨远端关节面,用尾线穿过肩峰、喙突、锁骨复位固定,修复喙锁韧带.参考Neer肩关节疾患治疗判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1].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月,平均28月.Neer肩关节疾患评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17/19).结论: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肩周粘连,且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疗效肯定.

    作者:郑毅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关键.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患者几方面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缺陷和纠纷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及研究如何提高其保健效果的初探

    视力问题,特别是近视问题,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高中生近视率达到85%,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居世界第一位[1].方法:采用分组实验观察对照的方式,分为四组.目的:进一步明确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进一步改进眼保健操,提高眼保健操的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1(107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对照组(96例);观察组2(102例)视力保健效果低于观察组1;观察组3(99例)视力保健效果优于观察组1.结论:经指导后的眼保健操结合服用桑菊明目茶使用学生(观察组3)视力保健效果优于单纯经指导后的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观察组1);单纯经指导后进行眼保健操后的学生(观察组1)视力保健效果优于由于单纯服用桑菊明目茶的学生(观察组2);观察组1、2、3视力保健效果均优于未经指导进行眼保健操的学生(对照组).

    作者:鲜浏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急诊时对急危重患者采取呼吸阶梯型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对此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急诊抢救的急危重患者,对有关于呼吸通路支持的方法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50例患者采取了传统的呼吸支持治疗,按照病情的不同选择支持方法,大部分为气管插管或切开;而150例患者采取了规范性呼吸阶梯治疗,按照病情的不同采取复苏体位、开放气道、面罩给氧、气管扩切术或呼吸机支持等多种能够达到呼吸支持目的的治疗手段.结果:规范性呼吸阶梯治疗方法中以复苏体位、鼻导管吸氧以及呼吸机支持的使用率为高.在从呼吸的复苏稳定率以及呼吸稳定时间等治疗效果方面,规范性阶梯治疗与传统呼吸支持治疗相比疗效显著.结论: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能有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管理的效果,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孙正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护理工作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溶栓治疗和护理,20例心梗病人临床治愈 18 例、有 1 例出血,1例心律失常,再通率达到 90%,平均住院时间 (7.5±1.3)d.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使大部分冠脉再通或减少梗死面积,挽救濒死的心肌,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思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