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韦美娇;潘红梅

关键词:优质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 31 例 14~86 岁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至2012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DDD)计算我院于2010年至2012年三年期间降血糖药物使用的人次数(DDDs),分析我院三年间降血糖药物使用频率与占比变化情况.结果:三年间磺酰脲类药物的DDDs一直是主要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此外,胰岛素类、双胍类等的DDDs分别在三年间中占第二、第三位;格列奇特在三年间DDDs一直占各降血糖药物的第一位,而甲苯磺丁脲药物的DDDs呈下降趋势,格列吡嗪控释片的DDDs呈上升趋势,其中日用药金额多的是阿卡波糖的17.9元.结论: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是磺酰脲类,格列奇特的用药人次数在三年间一直处于首位,只有认真把我各降血糖药物使用的变化情况,才能为医院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钴铵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2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率国内外报告35%~75%不等,多种因素与其发生有关[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年来人们都在积极寻找治疗方法,目前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我中心曾收治2例此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言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疫荧光法在微生物学快速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疫荧光法快速检验的500例病患,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疫荧光法进行检验.结果:疫荧光法是对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和真菌等进行快速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细菌学、微生物学的检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生物素&亲和素的疫荧光技术、荧光A蛋白免疫技术、荧光菌球术等的检验,实现了对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而准确的检验.

    作者:乔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80名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实施管理前后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对照组为82%;观察组无投诉事件,对照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科管理中具有很大意义,安全管理对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全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铜陵市狮子山区2011年-2012年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铜陵市狮子山区民生工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状况分析,了解该地区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及特点,有效降低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两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狮子山区三个社区一个乡镇1112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普治.结果: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较高.2年来,妇女病患病率及阴道炎呈下降趋势,宫颈炎居高不下,乳腺增生症呈上升趋势.结论:要切实做好该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该地区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汪银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脉通络方治疗首发急性期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脑脉通络方治疗首发急性期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血栓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脑脉通络方(主要药物:蝉蜕、地龙、水菖蒲、桃仁、赤芍),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3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愈显率为78.9%;对照组愈显率为46.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络方治疗首发超早期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王立国;王庆华;高凤萍;张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113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对113例患者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全面正确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所有病人均于1周左右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低、腹腔镜术后盆腔粘连率低、妊娠率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手术,同时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护理技术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快速康复的保证.

    作者:白澜;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骨科住院患者100例,给予风险评估及风险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本院骨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2年来,使护理人员增强了护理风险意识,提高了综合素养,无重大护理差错、护理事故、护理纠纷发生.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各项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针对骨科护理特点及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风险,找出预防与避免护理风险的对策,可大程度降低护理意外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牟燕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探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对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急性阑尾炎100例,对其感染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对阑尾炎患者感染因素的调查,可以得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术前处理、手术切口方式、病例类型以及是否留置引流管.结论:在对阑尾炎进行手术时,不仅要采取正规的手术治疗,而且还要提高对切口处的保护.

    作者:王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均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舒适度、固定力以及外形美观度,并统计不良情况.结果:治疗后,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且在舒适度、固定力与外形美观度上均明显改善(P<0.05);2例患者发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0%,安全性较高.结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整体效果显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车正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0例痔疮手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至2012年为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施行电视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在进行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术前术后,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对照实施常规护理.经过几个疗程后,对比分析治疗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无一例转行开腹手术,经观察各病例脾亢完全纠正.对于食道胃底下端静脉曲张患者,其曲张情况有明显减轻,部分病例消失;患者出现出血及血栓、发热等并发症,食道胃底下端静脉曲张情况有减轻,但不明显.结论:脾切除术外科较常见手术,虽然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时间均较开腹脾切除术长.但就术后恢复,住院时间缩短,美观及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等方面而言,与传统方法相比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切除的新方法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红细胞检验的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于尿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0位受检者的尿液采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分析,以沉渣镜检法为标准,检测干化学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结果:干化学法对尿红细胞的假阳性率为9.4%,假阴性率为25.5%.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对于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结果可靠,干化学法受多种因素影响,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结果的精密度.

    作者:宋迪静;严燕燕;单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和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并分析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将我社区作为研究中心,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通过争取办事处领导,争取社区委员会支持,深入社区,定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体检、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随访等服务,准确诊断社区慢性病,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及高位人群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开展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前后,社区内慢性病新增人数、控制率、费用支出以及人群知晓率等.结果:通过对社区慢性病推行积极的全科医疗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社区内慢性病发病率及治疗费用,社区内慢性病控制率及人群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在社区中推行全科医疗模式可预防社区慢性病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康复训练、进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综述,提出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汪国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基础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雪飞;王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治疗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了2009年5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患者在钩突前部进行纵形切开,将中鼻道粘膜分离,将钩突切除,开放筛泡进行筛房、眶上筛房的清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用油纱条将鼻腔填塞.结果:患者,61例治愈,占63.50%,24例好转,占25.0%,11例患者无效,占11.50%,总体有效率是88.50%.手术之后的并发症,主要是鼻腔黏连和窦口堵塞.结论:内镜下鼻窦鼻腔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治疗效果比较让人满意.自从鼻内镜手术开展以来,在对于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一次性治愈率,而且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鼻内镜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邹贤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高氧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静脉高氧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某医院选取10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利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利用静脉高氧液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2-3个疗程,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更显著,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尿常规恢复正常率、临床症状改善率以及总有效率的更高.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证明,高氧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能够有效减轻疾病症状同时帮助患者有效控制尿蛋白和恢复肾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渝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应用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9%,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有确切疗效,能够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国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老年病科实施探讨

    目的:探讨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老年病科患者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科3年未实施上报制度及近2年实施上报制度的住院患者,通过实施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制定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自愿性报告系统、分析与反馈、设立激励机制、修改工作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等,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观察和比较实施上报制度前、后的上报率和护士对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上报制度前相比,实施后上报率明显提高,上报制度实施后护士对管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能够明显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概率,及时分析查找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从源头加以杜绝,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荭;柴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