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比较

章玲琴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镇咳等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200g/次,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500mg/次,每天一次.连续治疗7d,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7.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二维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患者192个甲状腺实性小结节(直径≤1 cm)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晕环等,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结节内血流情况;然后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图分为0~4分.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以弹性评分≥3分为高度恶性预测指标,则弹性评分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7 、88.9 、89.6;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1% 、90.3%、86.9%;二维联合弹性评分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8% 、91.7%、92.9%.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宏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硬化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肝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5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护理回顾和分析.结果:其中38例患者出现腹水和(或)胸水,22例患者出现肝性脑病,10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6例患者出现酒精戒断.其中25例生活不能或不完全能自理.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既有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又有酒精性肝病特点,加大护理难度,需临床护理实践中细心观察病情,耐心的护理和教育,使临床治疗能够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韩军军;时淑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为加强医院药学管理质量,引入了不同的管理方法,通过实践体会探讨医院药学管理情况,构建风险预警平台,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结果:通过不同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提升,而且为医院员工提供了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机会,激发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用药差错率大大降低.结论: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优化医院药学管理服务水平,大限度地控制了风险发生率.

    作者:王树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采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在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切除子宫肌瘤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即采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和开腹切除子宫肌瘤,各组患者分别为92例和6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用药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用药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术后的随访中发现,腹腔镜组患者的妊娠率较开腹组的高,而且盆腔粘连率也较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高、可行性强、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玉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探讨相因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05年10月-2012年10月内科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者均留取尿作细菌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并对产生病原菌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32例患者培养150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4.67%,G+占25.3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还出现了对碳烯酶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的耐药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且出现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细菌.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自我管理与监测,把感染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梅月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2例剖宫产患者的术后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总结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后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及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4.5d,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为98.39%,无感染状况出现;结论:综合护理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迎合了现代新型护理观念,是一种有效降低和预防患者感染以及预防其他并发症产生的措施,值得在以后的剖宫产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令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的护理报告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脐孔的观察与护理等措施.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护理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罗济民;吴俊英;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切除切缘脂肪组织对于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体会

    目的:探讨切除切缘脂肪组织能否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种腹部手术患者,2010年01月前常规缝合切口患者72例(对照组),2010年01月后缝合切口前切除切缘的脂肪组织患者68(实验组),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而实验组未发现发生脂肪液化病例.结论:缝合前适当的去除切缘的脂肪能有效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张学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及对策

    目的:了解新药研发过程中市场风险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方法:从新药的选题、研发、上市这三个阶段来阐述市场风险的特点及对策.结果:(1)新药在选题阶段要充分了解市场风险、准确定位市场;(2)新药在研发阶段也要充分了解市场风险,以保证新药的顺利研制;(3) 新药上市后更要充分了解市场风险,以更好地体现它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结论: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只有充分了解,合理应对,才能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作者:罗忠玉;秦勉;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16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1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组116例,传统西医治疗组50例,6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组患者疗效差异、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评分相互间均无统计学差异(t=0.2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t=15.54,P<0.05),对照组(t=15.54,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92,P<0.05).盆腔炎汤加减治疗的有效率为95.6%,远大于传统西医治疗(65.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楠;陈贻华;王朝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了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情况.方法:选择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历,以生理组和病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病理组总胆红素为301.04±24.11μmol/L,而生理组的总胆红素为190.25±23.11μmol/L,病理组的情况比生理组的情况之间存在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组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较高,检测新生儿黄疸的肝功能指标,对于及时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秀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波,药物灌肠治疗盆腔包块的临床应用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而言,它是女性常见的发病机制.对慢性病来说治疗困难.我科2006年-2010年6月采用海南微波研究所生产的ECO(MTC) 微波的妇科治疗仪治疗女性盆腔炎282例,卵巢囊肿240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沙比热·杰克山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 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烧伤易引起全身感染,烧伤的面积越大,深度越深,对局部和全身影响也就越严重,良好的护理对烧伤病人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讨论体会: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要做到心理干预时间要早、护理措施合理德力、观察病人要仔细、及时处理各种引起患者低氧血症的病因、防治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郭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微型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隐形疝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精索粘连、阴囊肿胀、腹胀、睾丸异位、睾丸猥琐发生率以及疝气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疝复发率较低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业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单胺氧化酶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病人50例及对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比较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能对肝硬化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外阴、阴道大块型尖锐湿疣17例临床观察

    目的: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瘤样增生,是临床常见性传播性疾病.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但是容易复发.对于病灶大的尖锐湿疣,治疗较为困难.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之间,通过Leep刀联合聚甲酚磺醛外用治疗外阴、阴道大块型尖锐湿疣1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为16.47天,治愈率100%,疗效快,不易复发,损伤小,易掌握,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陆萍;隋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交叉带螺纹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

    目的:介绍骨性锤状指治疗的一种方法.方法:对21例骨性锤状指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撕脱骨折块,并且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伸肌腱指点重建.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良好,按Crawford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结论:采用交叉克氏针治疗骨性锤状指操作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在临床使用

    作者:孙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孕足月胎儿窘迫100例的诊疗分析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探析孕足月胎儿窘迫的临床诊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地方.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的50例孕足月胎儿窘迫的患儿,对他们实施一个完整、系统的诊疗分析.结果:发生窒息的患儿有7例,占到总数的14%;符合一项胎儿窘迫的诊断的项目有30例,其中发生窒息的患儿有1例,发生率占总数的3.3%;符合两项胎儿窘迫的诊断的项目的有20例,其中发生窒息的患儿有4例,发生率为20%.50例新生儿Apgar评分中,0~3分的有2例,占到总数的4%;4~7分为6例,占总数12%;8~10分为42例,占总数的84%.15例发生在第1产程潜伏期,占总数30%;30例发生于活跃期,占到总数的60%;5例发生在第2产程潜伏期,占到总数的10%.结论:临床发现,当诊断发现符合胎儿的窘迫诊断的项目越多时,新生儿窒息率也就会越来越高,为此,临床医生就应当针对这些胎儿实施整体性的分析,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陈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呼吸机管路的环节质量控制

    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重危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困扰临床的一道难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在与呼吸机使用相关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不同医院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为24%-76%[2,3].故呼吸机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因此,呼吸机管路使用后处置环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生酮饮食治疗,通过监测血糖、尿酮体、血酮体,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加强健康宣教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结论:加强难治性癫痫患儿行生酮饮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提高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蓓蓓;吴玉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