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血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可能产生的影响

岳芙蓉;孙春涛;朱晓林

关键词:血液标本, 采集,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血液检验的健康者160例,采取日本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60名健康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均按照标准化操作进行.观察对比不同的采血时间、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结果: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其检查结果比较准确.异侧采血与同侧采血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小时后送检标本与规范送检标本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规范化血液采集的过程,大程度消除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才能确保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药物灌肠治疗盆腔包块的临床应用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而言,它是女性常见的发病机制.对慢性病来说治疗困难.我科2006年-2010年6月采用海南微波研究所生产的ECO(MTC) 微波的妇科治疗仪治疗女性盆腔炎282例,卵巢囊肿240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沙比热·杰克山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25例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的慢性胃炎病例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平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临床探析

    目的:对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治疗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有5位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研究与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资料,与研究结果相结合后,再采取修补术进行治疗,将两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同时要记录好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研究中采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位患者中,形成瘘管的患者有1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位,出现腹外疝复发的患者有2位.在分析与研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以后,再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前一次手术相比较,在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方面,再次治疗明显较高,其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腹外疝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无张力修补术,主要优点有:手术成功的概率比较高、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受到患者的年龄以及腹内压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以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进而使临床有效治疗的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苏永辉;吕生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CyclinD1、VEGF、α-SMA的影响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在吸入普米克令舒后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使用卵清蛋白腹膜腔注射致敏,反复卵清蛋白雾化吸入的方法制备哮喘动物模型.治疗组每日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0.5g/L)20ml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观察气道胶原沉积,血清VEGF、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肺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大鼠肺功能减低,气道周围胶原沉积增多,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哮喘组,气道胶原沉积、细胞周期蛋白D1、血管内皮生长因和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均明显的低于哮喘组.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D1、VEGF的表达抑制气道重塑.

    作者:杨卫;杨会彬;张泽明;徐英贤;吴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教育,采取黑板报、发放宣教资料和进行具体示范等方式指导.结果:通过对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定期随访,显示效果是满意的,治愈14例,占70%;好转6例,占30%.结论: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地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兴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恢复期发生卵巢扭转救治成功的护理

    总结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恢复期病人发生卵巢扭转坏死的护理.护理要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和盆引管引流量颜色,量的变化,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卵巢扭转坏死病人痊愈的关键.

    作者:杨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控制感染性腹泻的措施和防范感染性腹泻的对策.方法:2011-01到2013-08,我院接收感染性腹泻的小儿177例,分析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小儿的具体资料以及病症状况,包括流行病学特点、病发特征.结果: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年龄在1岁以下的小儿数目大,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57例,占32.20%.易得感染性腹泻的时间多在春天(1月到3月)和秋天(10月到12月).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119例腹泻为细菌性感染所致,概率:67.23%;有58例腹泻为病毒性感染所致,概率:32.77%.结论: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腹泻基本全因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所致.身体正在发育期,防御机能不完善,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在小儿中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测中的应用和诊断

    心律失常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症状,鉴于其伴有症状的偶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来及时抓捕和记录信息.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

    肺癌是一种由细胞突变而来的克隆性疾病,是导致人类癌性死亡的首位疾病,从组织病理学角度,肺癌分为两种类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是指SCLC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75%~80%.全球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80%~9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对NSCLC疗效不确切,与化疗合用才能优势互补.随着肺癌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的不断改进,肺癌预后有了一定改善.近年来,随着大批新药的上市,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NSCLC新的治疗手段,为NSCLC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前景.本文将就NSCLC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蒋鹏;刘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支气管炎行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更为适合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60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超声组30例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氧气组30例患者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方法,两组患者采用的雾化药物与其他基础治疗相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氧气组在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方面与超声组相比显著加快(P<0.05),两组患者在呼吸以及雾化吸入中心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超声组患者的SpO2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h明显降低(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氧气组与超声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药物雾化的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刺激较小,患者的耐受性较高,适用于上、下呼吸道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荣斌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150例接受治疗的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包括知识教育和心理指导在内的社区护理干预,将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出准确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掌握了与高血压及护理干预相关的医学知识.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比较,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得到相应改善,逐步趋向于正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保健意识,改善其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戴春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如何进行感染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产科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感染预防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预防和护理,4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占4%,2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占2%,1例患者出现肠胃感染,占1%,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1%.结论:对产科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

    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患者心理反应明显的特点.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所以说,做好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谈谈应如何做好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郑会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解决便秘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BOE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通过观察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的变化,测定45例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口服通腑合剂,解决便秘后脑水肿变化情况,并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容积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程第1-4天,排便前与排便后患者对比,未排便患者所测阻抗出血侧大脑半球峰值均显著高于排便者,与头颅CT检查显示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一致.结论:脑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解决便秘后,使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脑水肿监测峰值明显降低.

    作者:王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痴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稳定度差,身体各部分的骨折易发率高.如果合并老年痴呆症,其动作行为无法自行控制,发生骨折后除了表现出一般的老年骨折特点,还表现出一些精神障碍特征.针对这种特殊老年人的疾病特点,了解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08年6月至2013年06月总结34例老年痴呆患者骨折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在肝癌晚期患者中应用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患者在晚期会显著降低生存质量.临终关怀是一种全面的照护,可为病人或家属提供一种全身心的需求及社会帮助.将良好的临终护理干预实施给肝癌晚期患者,可使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身体上的痛苦减轻,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和和谐的进行,进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均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舒适度、固定力以及外形美观度,并统计不良情况.结果:治疗后,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且在舒适度、固定力与外形美观度上均明显改善(P<0.05);2例患者发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0%,安全性较高.结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整体效果显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车正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明显诱因的重症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不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患者生命.肝性脑病在我科也较常见,护理经验丰富,现将有明显诱因的重症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承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结合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健康教育结合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疗效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微量元素检测中血铅100-199ug/L的1-12岁儿童368人采用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血铅相关知识讲解、进行行为指导及营养干预等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并选择同期入院的检测血铅超标的120例儿童为对照组,对照组儿童单纯采用力德希排铅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后血铅值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铅值均有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血铅值具有差异性(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德希排铅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血铅的浓度,停药后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的食欲、贫血、缺钙等症状,增强儿童的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

    作者:张艳;熊有第;曹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足癣并发感染临床探析

    目的:研究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类型,探讨手癣、足癣的联系、产生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感染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皮肤科200例手足癣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足癣类型及产生原因以及并发感染症状等,研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据分析200例手足癣患者中≥92%的患者的致病菌为同一种菌种,87.56%的手足癣患者生活不注意,200例患者中61.49%的手癣患者,57.72% 的足癣患者,其他为2处以上部分不均匀分布.89.11%的患者习惯搔抓患处,32.23%的患者引发急性淋巴管炎、20.11%的患者引发丹毒、12.04%的患者引发蜂窝组织炎和2.01%的患者引发阴道炎.结论:研究表明≥92%的患者的致病菌为同一种菌种,手足癣一般先从趾间开始,向足侧、足底蔓延,如不注意卫生,用手搔抓足部,真菌感染手指,引发手癣;甚至感染身上其他皮肤引起体癣等.且一些易滋生细菌的公共环境也容易导致真菌感染.即个人习惯和他人环境导致菌株的传播,引发手足藓,应高度重视.

    作者:刘光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