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妆品中防腐剂作用的探讨

杨静

关键词:防腐剂, 杀灭作用, 抑制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为解决化妆品对消费者健康安全隐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阐述了化妆品防腐剂的种类及其检测技术.通过简要介绍防腐剂对细菌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作用机理以及综述了常用化妆品防腐剂的种类、检测技术和细菌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化妆品防腐剂,并对植物源防腐剂[3]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具有防腐作用的植物源提取物.并对植物源天然提取物防腐剂做出分析和展望.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控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重要措施,也是检查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继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认知领悟心理护理方式对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领悟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对实验组各进行一次认知领悟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对照组也按以上时间进行家访,对病人病情进行评定.结果:认知领悟能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提高其社会功能.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钴铵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2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率国内外报告35%~75%不等,多种因素与其发生有关[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年来人们都在积极寻找治疗方法,目前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我中心曾收治2例此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言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常见皮肤病治疗与预防的探索

    皮肤病是基础医院经常接触的病症之一,本文分析了皮肤病的类型及防治方法.

    作者:于文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内科死亡210例分析

    目的:分析210例急诊内科死亡病人的基本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急诊内科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六年间接收治疗的210例死亡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析可知,调查病人中,75例冬季死亡病人,约占35.7%,52例冠心病死亡病人,约占24.8%,31例心律失常死亡病人,约占14.8%,20例肿瘤晚期死亡病人,约占9.5%,32例消化道出血死亡病人,约占15.2%.结论:对急诊内科死亡病例研究可知,其死因排在前三位的是:猝死、脑血管疾病、肺感染.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协调各个科室与急诊内科之间的合作,努力提高主治医师的诊疗水准.

    作者:袁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猛,对病患造成的伤害大.本文对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程琦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和分析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焦虑状况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05月~2013年05月间,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并伴有一定焦虑状态的老年患者206例,将他们按照就诊时间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10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患者SAS水平组内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输液前的SAS水平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结束前10minSAS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缓解和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朱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骨科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对策及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骨科卧床并发便秘患者原因观察及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探讨结果:分析显示:创伤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主要与心理、饮食、体位、损伤、药物治疗等因素有关.结论:找对原因,加强护理以取得良好的通便效果.

    作者:黄庆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卫生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68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情况、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高血压防范意识,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控制血压水平的目的.

    作者:刘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规范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对盘龙区社区3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规范化管理方式,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相较干预前,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有明显下降,P<0.01;SBP水平下降12.6mmHg,DBP水平下降2.52mmHg;26例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降16.85mmHg,血压控制率由44.03%(155/352)升至67.04%(236/352),血压判断标准掌握率由干预前24.43%(86/358)升至64.77%(228/352),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居民高血压知识控制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作者:毛志鹏;罗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0~5岁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0~5岁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探究合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幼儿营养不良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对照正常幼儿,通过对生产情况、家庭情况和患儿身体素质情况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并对营养不良患儿行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早产、家庭经济状态、辅助食物搭配情况、患儿身体素质(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反复感染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与患儿营养不良有一定相关关系,经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100例患儿营养不良状况均有明显改善,15个月后100例患儿身高体重全部达到标准值范围.结论:干预措施实施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患儿营养不良干预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梅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4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40例产后出血患者,在常规止血治疗无效后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欣母沛后32例患者阴道出血立刻减少,6例患者于30min内阴道出血减少,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例患者出现1种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欣母沛是强效且安全的宫缩剂,在术中或分娩后治疗或预防性使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吴苏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深静脉置管的术后护理

    深静脉置管具有保护外周血管,穿刺次数少、安全、方便,减轻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置管期间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昕;康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绝育术后异位妊娠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育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扎方法和部位.结果:根据异位妊娠发生部位,复通原因找到防治措施.结论:绝育后异位妊娠与输卵管结扎术式、手术时机及手术部位有关.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中认真仔细按规操作,可避免或减少绝育后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杨会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本文从环境因素、护士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提高ICU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以引起有关领导和护理人员的重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从而采取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鞠晓霞;孙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拜糖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拜糖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拜糖苹联合格列齐特治疗)和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格列齐特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2h PBG、HbA1c指标可以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指数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拜糖苹相对于单纯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更加显著,临床上可以将前者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符洪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脑卒中诱发脑心综合征的应急处理响应办法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诱发脑心综合症的应急处理办法.方法:通过我院117例脑卒中诱发脑心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了解脑卒中患者发病共性和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响应策略.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和意识障碍卒中发生率极高,而诱发患者心脏病变则以心衰、心律失常、ST-T更改为主.结论:脑卒中诱发脑心综合症患者病情多危重,应施行心脑同防同治策略.

    作者:郑亦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急诊预检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是作为急诊工作第一关,其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整个急诊工作的医疗护理质量.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浅谈急诊预检分诊的主要程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李小燕;罗群燕;屠益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创建一个安全的手术室环境极为重要,手术室护士因其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沾有患者血液、体液的布类、污物及锐利器械,极易发生锐器伤.手术室人员的锐器伤可导致血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潜在风险,并造成工作人员不同的心理压力.发生锐器伤时,只需0.04 ml带有HI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有调查显示,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刺伤,抽查100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80.6%,其中缝针刺伤95 %、刀剪刺伤24 %、注射或整理器械时等刺伤78%.因此,本文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易发生锐器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做个总结.

    作者:蒋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方法: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术前访视,将本院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随即分为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由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互相学习评价,阶段评价等方法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在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均有提高,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显著,患者焦虑程度显著改善.

    作者:沈小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