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壁内阑尾13例治疗体会

冯清震

关键词:阑尾切除, 现报告如下, 盲肠, 回盲部, 外科, 回肠
摘要:正常阑尾位于回盲部,以盆位为多见,其次为盲肠后位及盲肠下位,回肠前位和后位较为罕见,而壁内阑尾则更为罕见,我院外科在1995.1~2010.1在阑尾切除中发现壁内阑尾13例,现报告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应用

    目的:探讨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62例,比较前后的心脏功能及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治疗前后数据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有所改善(P<0.05).结论:胺碘酮能显著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衰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是治疗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抽取需要胃镜检查者100例,ASA1-2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咪唑安定1mg,1-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到患者意识消失开始检查,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追加药物.B组:检查前口服2%盐酸利多因胶浆10ml.结果:A组50例患者术中生命征稳定,无恶心,呛咳,效果优于B组.结论: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无不适,患者易于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训练,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恢复阶段的评定.结果:在术后进行了护理训练的1个月及6个月的时候对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阶段评定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而言,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天,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两组止血时间及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与传统奥美拉唑疗效相当,安全性较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经验,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09年80例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的护理经验.结果:全部80例术后预后良好,减少了出血、胸骨后疼痛及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曲张根除56例,减轻22例,无效2例,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为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供应室承担着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它与每个科室都有密切联系,是医院提供无菌医疗用品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院内感染及患者的安危,只有全面提高供应室质量管理,严把消毒供应关,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陈惠霞;曹学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结合已收治的10例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在产前、剖腹产时以及产后的护理,提出重度妊高征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剖腹产手术中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已治愈出院.10例围产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大于7分6例,4~7分4例,经抢救均已成活.结论:对于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患者的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早期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赢得抢救时间,并通过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多可治愈.

    作者:张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312例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措施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结果:3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95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4%.结论:改变以往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新的护理观念,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病的治愈率及减少了复发率,有效地缩短恢复时间,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阎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肺栓塞一例的护理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1]我科收治1例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术后并发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经抗凝,下肢静脉滤网置入术等治疗,及精心有效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凌;陈德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包块吸收率、疼痛率(疼痛评分≥4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二联抗生素治疗,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减少包块,使包块缩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分析

    目的:对缝合指背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对42指进行治疗,血管链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上有所形成,并将其作为血供.指体侧方中线为皮瓣轴线,对皮瓣进行设计,中节指体中远端作为皮瓣的转折点,通过逆行转移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缝合修复皮瓣携带的创面指神经断端与指背神经,或对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进行缝合修复,使手指感觉得到重建.结果:通过8-18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皮瓣成活,皮瓣质地和外形良好,有效的恢复了关节的活动度.结论:通过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对指远端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手术操作非常的简单方便,可靠的血供、指固有动脉和神经的确保都对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另外手术的并发症较少,手指感觉的重建使其成为有效的手术修复方法.

    作者:石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术后感染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术后感染中的疗效.方法:搜集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间,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术后感染50例患者,在对创面彻底清创后,行VSD治疗.结果:所有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经2~4次VSD治疗后,在配合抗生素的应用下,创面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行创面修复手术,平均使用VSD15天.另6例中,2例胫骨远端骨折行腓肠肌内侧肌瓣逆向转位移植,术后细菌培养阴性,直接缝合及组织瓣移植一.所有患者随访5~20个月无慢性感染征象.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术后感染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许锐雄;钟昌戎;朱亚波;叶恒;陈浩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农村地区老年病人维持性血透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维持性血液透析由于治疗时间长,费用大,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老年病人来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让他们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因此,对农村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农村地区老年病人进行维持性血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案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作者:厉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原牧区麻疹流行的特征预防及护理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但在某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时有流行.我州有些藏族牧区从2008-2011年连续四年发生麻疹流行,这里粗浅探讨一下本地区麻疹流行的特点,预防及护理.

    作者:樊芳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制萝卜汤用于术后腹胀的食疗护理及观察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我对我院8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服用自制萝卜汤能使胃肠蠕动提前,且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12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在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进行分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爱霞;李文婷;贺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疏肝健脾补肾法为主治疗帕金森氏病

    帕金森氏病是锥体外系疾病常见的一种,中医称之为颤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西药治疗多给予左旋多巴、安坦等副作用较大,得病后多伴有抑郁症状,很多病人不能坚持治疗.笔者采用舒肝补肾法为主治疗帕金森氏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芬;陈红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早期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早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80例脑梗死病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首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第1周与第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早期脑梗死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中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本文将对给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确定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方式,从而提高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给予2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综合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术前护理的内容有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静脉输液护理、排尿护理、抗凝护理;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结果:2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上述综合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苏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服务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针对基层乡镇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病的慢性病患者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结果:开展慢性病管理后,疾病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经组织管理、操作技术、督导监管、信息收集等各流程进行操作,能确保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进而提高社区整体效益.

    作者:黄学华;崇雨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分析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患者45例,对其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其冠脉病变及严重程度.结果:45例心电图正常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19例单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结论: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其冠脉病变多数为多支病变,其病变可比较严重,对临床心绞痛患者,应尽量行冠脉造影进行确诊,然后及时治疗.

    作者:魏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