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CT和病理对照分析的研究进展分析

谢伟;杨俐;杨莉

关键词:肺癌, CT, 病理, 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肺癌患者的不断增多,肺癌的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肺癌的早期治疗,肺癌早期诊断治疗是成功治愈肺癌患者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肺癌CT扫描是已成为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其主要通过扫描肿块的边缘形态及表现、肿瘤的内部特征、邻近组织表现等来诊断、筛选肿瘤,特别是,常用的多层螺旋CT,它凭借高空间、时间的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得薄层扫描成为常规检查,从而能够更加细致地反映出肺癌细胞的微观形态.本文从肺癌CT表现入手,根据肺癌CT表现对肺癌病理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单一套扎治疗术和套扎加硬化治疗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单一套扎治疗术和套扎加硬化治疗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试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套扎治疗术,观察组采用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随访1年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治疗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罗亮;唐蓉辉;李桂烟;郭宏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进展

    急性期脑出血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探讨大限度降低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各种治疗方法,仍是目前神经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表明,决定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颅内血肿的部位、大小及脑水肿的程度.因此,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清除颅内血肿.但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采用的脑部血肿清除术或脑内血肿引流术并没有达到显著减少该病病死率、减轻其致残率的目的,提示治疗上不仅要针对血肿,还应着眼于打断其发病后一系列病理生理方面的恶性循环.传统治疗方法除有助于控制颅内高压外,对改善出血后继发脑组织病理生理变化帮助不大.脑出血患者使用强力脱水剂虽可使血肿周围水肿减轻,但可导致血液浓缩,使血肿形成瘀血而影响吸收.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概述如下.

    作者:申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患者与同一时期收治的无其他疾病的随机抽取的50例孕妇作对比分析,分别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治疗组的孕妇进行护理时,使用适当的降血压药物,促进婴儿肺部的成熟,并结合着孕妇的怀孕周数,有针对性的选择妊娠终止,终比较两组的孕期、新生儿呼吸困难比例、窒息比例、新生儿体重以及围生期死亡比例.结果:通过治疗,对照组的50例孕妇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占1例,窒息例数为1例;而治疗组的32例孕妇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占12例,窒息例数为6例.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及时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袁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与X线钡剂造影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钡剂造影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30例,将这些患儿分为治疗组,对其应用高频超声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对比统计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详细记录治疗组患儿幽门管长度、直径、管壁厚度、管腔径等.同时统计健康新生儿30例分为对照组,对其正常测值并与治疗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经过超声检查确诊,X线钡剂造影检查确诊28例,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正常测值相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剂型选择.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原料成分比较复杂,以及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等不同而造成所含成分的差异、制备工艺和分析技术的不规范性和临床使用中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等因素常会发生些不良反应,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工作中就显得尤重要

    作者:柴有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传染病的蒙医预防

    急性传染病在蒙医学中属温病中的疫热范畴,是由粘、疫毒等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组疾病.蒙医学在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善的理论体系及系统的诊治方法.本文对蒙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病因、分期及传统预防做一简要概述,供广大读者加深对它的认识,使蒙医预防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在医疗预防保健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包丽红;白长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声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69岁,因渐进性声音嘶哑伴吞咽疼痛2月,于2012年6月13日入院,喉镜检查: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会厌缘光滑,右侧声带前联合1/3处可见一个灰白色新生物,约1.5cm×1.3cm×1cm,表面光滑,呈隆起型.

    作者:张遵红;丁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农村寿宴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一起农村寿宴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分析其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次事件报告发病15例,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基围虾为高危致病因素,在6份患者肛拭子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可判断该起事件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建议:协同卫生和农村政府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健康宣传,减少至杜绝农村聚餐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陈正扬;杨小林;蒋俊;陈治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呼吸触发时相与心率匹配的合理化选择

    目的:分析与心率相关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合适的呼吸触发时相及个性化选择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不同心率组间期(Ⅰ组<55/min,Ⅱ组55~60/min,Ⅲ组60~65/min,Ⅳ组>65/min)在R-R间期重建40%、45%、70%、75%、80%相位宽度中选择佳重建相位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Ⅰ组、Ⅱ组触发时间明显比Ⅲ组、Ⅳ组触发时间晚.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时,采用合理化的呼吸触发扫描方案可重建出佳诊断血管图像质量.

    作者:张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139例康复护理

    目的:旨在临床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心脏及相应的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13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均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病患,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康复护理.结果:139例病患在接受康复护理之后,只有13例再发生梗死现象.平均住院天数15天,出院时,全部病患生活均可自理.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心脏和相应的机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恢复,避免或是减少病患卧床及并发病的发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丹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在依从性以及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麻俊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例催产素引产致子宫破裂教训

    催产素又被称为缩宫素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临床上广泛用于催产和引产,催产素引产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其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催产素.现将一例催产素引产致子宫破裂的案例及受到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车焕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医学检验紧密结合现代化管理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炎;段韶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护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比较大,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人性化护理工作被医学专家提了出来.在手术室中,如果能够采取人性化护理的话,可以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上处于舒适而满足的状态,以减少或者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劳少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0例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了解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ICU危重病人应用中的效果,总结临床进行CRRT护理的经验.方法:通过对10例危重病人应用CRRT进行治疗护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应用CRRT进行治疗,抢救成功8例,死亡2例,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在危重病人CRRT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楼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其适应症及并发症预防.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48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患者胆结石平均直径(0.85±0.07)cm,平均出血量(48.6±5.72)ml,平均手术时间(93.5±25.3)min;平均腹腔引流液量(47.3±31.6)ml;平均住院时间(4.8±3.7)d.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具有微创性、影响小、疼痛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掌握其适应症能更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机体恢复.

    作者:廖继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药治疗扁平疣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扁平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将50例扁平疣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每组25例.中药组给予中药煎服,中西药结合组在中药煎服的同时没两天肌注1mL卡介菌多糖,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1.4%,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中西药结合组疗效明显高于中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

    作者:杜红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的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形态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胃镜标本并进行镜下观察,比较不同病理变化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慢性胃炎、肠化现象、中性粒细胞分布部位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作者:杨直;张洪生;高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方丝弓托槽固定治疗21例46颗牙完全性脱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过运用方丝弓托槽固定技术,对21例46颗完全性脱位的前牙进行再植固位术后,经I~5年的临床随访观察.39颗无明显松动,牙周健康.咬合功能良好;6颗有轻微松动,根尖吸收;1颗再植牙脱落.牙再植术取得初步成功.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黎盛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气道内持续滴注预防颅脑手术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气道内持续滴注预防颅脑手术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用药相同.气管插管后:I组气道内持续滴注2%利多卡因至术毕(自制的气道内可持续滴注液体的加强型气管导管,流速2ml/h),II组普通加强型气管导管气道内不给药.结果:I组术中及拔管期血压、心率波动小于II组(P<0.01)、麻醉用药量较少(P<0.05)、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拔管时呛咳反应明显减少(P<0.01)、无低氧血症;Ⅱ组患者中8例拔管后出现低氧血(SpO2<95%),与I组相比(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道内持续滴注可有效的减轻颅脑手术全麻术中和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和呛咳反应,避免颅内压及颅内灌注压的剧烈波动,减少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张晓佳;胡钦擎;周吾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