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指导

张俊清;王彩霞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 健康指导, 肾功能障碍, 护理工作者,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卫生问题,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病理变化, 保健知识, 脑卒中, 冠心病, 生命, 生理, 公共
摘要: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光子嫩肤仪和双波长美容激光仪联合治疗雀斑98例

    目的:探讨光子嫩肤仪和双波长美容激光仪联合应用治疗雀斑.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光子嫩肤仪和双波长美容激光仪联合应用治疗雀斑的患者68例,先采用光子嫩肤仪治疗,再用双波长美容仪辅助治疗残留的雀斑和皮肤深层色素斑,联合治疗3~5次,每次间隔20天左右,每次治疗前后拍照做记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98例患者中显效86例(87.8%);有效8例(8.16%);一般3例(3.06%);无效1例(1.02%),总有效率为95.9%.结论:光子嫩肤仪联合双波长美容仪治疗雀斑,治疗有效率为95.9%,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雀斑治疗方法.

    作者:房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上的差异.方法:52例经确诊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上较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西医组疗效好.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从不同角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雷延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指导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咳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指导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咳嗽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求诊58例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后,痰液易于清除,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无明显并发症,且全部完成治疗期,缩短了病程,护理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应重视护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作者: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肝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当前医院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心理护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65例肝病患者资料.对68例肝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56例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治疗,9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依然质疑,治疗态度相对消极.结论: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在临床上要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向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

    通过对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三个环节开展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陈明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OPD患者小气道CT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累及段及段以下支气管,以影响肺通气功能、管腔内径小于2mm的小气道(small airway)为著.早期可因没有或症状较轻,丧失有效的诊断时机.本病主要由吸烟、职业及污染所致;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至少有 5 000 万COPD患者,死亡人数高达 130 万.本病预后较差,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转归.本病的病理特点之一是气道重构(airwayremodeling),可致气道阻塞,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功能减退.其病理改变、影像学评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活检判断小气道的形态、功能,但其诊断效率及有创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 tomography)以其无创、高保真性等优势在小气道的结构分析及对疾病的判断中显得十分重要.HRCT图像实现了各向同性,能任意方向图像重组,为影像学定量评价段和亚段支气管改变提供了可能[1],本文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HRCT对小气道定量分析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于寰;侯学松;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气相色谱法法测定二益丸中丁香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二益丸中丁香酚的含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益丸中丁香酚的含量.结果:丁香酚在0.0197mg/ml~0.177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1054.4X-0.75,r= 0.9999,该法可以进行二益丸中丁香酚的含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二益丸的质量.

    作者:汪继峰;李智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分娩镇痛浅析

    分娩过程中的阵痛是所有产妇痛苦的经历,有研究显示约半数产妇分娩过程中感觉无法忍受、痛不欲生[1],90%以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觉紧张、恐惧、焦虑,从而引起产妇及胎儿一系列应激反应,严重者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同时很多产妇由于无法耐受疼痛,要求行剖宫产,从而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众所周知,剖宫产并非正常分娩途径,虽然有止痛泵缓解疼痛,但手术对产妇及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严重者还会引起产妇术后并发症,预后不良等[2].如何保证母婴安全,缓解正常分娩过程中的阵痛,已成为产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分娩镇痛应运而生,近些年日益完善.要了解分娩镇痛,我们首先要明白分娩过程中阵痛是如何发生的.

    作者:宋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腹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由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即可,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腹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显效的为32例,有效的为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外加腹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手术证实的64枚子宫肌瘤中,有黏膜下肌瘤33枚;浆膜下肌瘤19枚;肌壁间肌瘤12枚.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分别发现黏膜下肌瘤26、30枚;浆膜下肌瘤15、19枚;肌壁间肌瘤9、11枚;两组诊断正确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肌瘤的正确率高,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王雅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2年间收治的79例胆道手术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在47-68岁之间,女性34例,年龄在51-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防治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医学模式对100例银屑病患者心理、精神和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新医学模式对10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精神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100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A组由普通医学模式进行治疗,B组在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利用由沃尔夫.HG.布鲁德曼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康奈尔指数(CMI)对治疗前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结果:A组患抑郁症人数和患焦虑的人数分别高于B组患抑郁症的人数和患焦虑症的人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心理健康情况依然处在危险的位置上;而B组的心理健康情况已得到了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患者的心理、精神和生活质量状况在治疗后也同样得到了改善.

    作者:刘振强;戚建明;杨军;施林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RRT对严重脓毒症所致MODS治疗效果分析

    脓毒血症是指感染和创伤等诱发的剧烈全身性症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科患者常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病死率可达60%-80%,严重脓毒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如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不能控制,会迅速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从而导致患者死亡.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它具有清除血液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代谢废物的功能,从而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良好治疗手段,近年来我科采用CRRT技术治疗脓毒血症与常规方法治疗脓毒症所得疗效结果比较,得出CRRT对治疗脓毒症所致的mods有良好疗效结论.

    作者:黎贵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的关系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是进入医疗机构就职.但是,医疗事业的发展,促使着医疗机构提高了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困难.在护理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同时,发展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的关系出发,以期可以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参考.

    作者:庄永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兴隆县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兴隆县职业危害现状,预防职业病发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2010年对辖区内86家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对接触职业危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为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内容:共调查有职业危害企业87家,冶金54家、建材10家、化工12家、煤矿11家、300人以下企业66家,占调查总数75%.结果:乡镇中小企业在防护设施上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运行不正常至没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个人防护方面仅有手套、防尘口罩、耳塞、水靴等,因缺乏监管机制,防护用品使用率很低.职业病防治经费的落实企业每年要有计划的抽取职业病防治经费,做到经费充足、支配合理.卫生部门要与企业主管部门、劳动、安监及工会加强联系、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作者:王连第;戴铁杉;王桂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指大手术后或者大创伤、应激后(尤其是存在消化道瘘、发热、长期禁食等患者)出现胃管内吸出鲜血、呕血、便血,确诊应激性溃疡需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外科术后常见危重并发症症之一,来势凶猛,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现对我科2011年11月4日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减少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而供应室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但负着为全院供应充足、规格齐全,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的任务,通过几年在供应室的工作,作者体会如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门诊高血压护理体验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是通过降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指导合理用药和正确生活方式.结果:血压得到控制.结论:控制高血压已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等,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片在产后组织残留的应用观察

    目的:减少产后宫腔组织残留手术的痛苦、风险以及侵袭性操作而引起的宫腔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方法:米非司酮:产后组织残留,B超报告残留组织<1cm的无产科并发症的患者35例.B超提示组织残留>1cm,有宫腔感染,产后重度贫血等产科并发症的患者20例.给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早晚各一次,连服6天.结果:无产科并发症,残留组织<1cm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后,残留组织均能完整排出;有产科并发症,残留组织>1cm的部分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后,残留组织未能完整排出.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产后宫腔组织残留,使患者免除了清宫的痛苦,大大降低了侵袭性操作后感染、损伤、出血的发生率,所以产后组织残留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不错,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瑜仙;山凤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X线透视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X线透视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影像诊断证实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龄25-73岁),回顾性分析X线DR摄影与透视相结合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胸部DR正斜位片发现骨折的患者65例(约占65%),胸部DR正斜位片疑似骨折,透视下明确骨折的患者11例,胸部DR正斜位片未发现骨折,而透视下发现骨折的患者9例.结论:运用多体位DR摄影与X线透视相结合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阳性率和降低漏诊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