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静
肥胖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逐年增加,WHO已将其定位为一种重要的疾病,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及相关疾病越来越被重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肥胖诊治有了较大发展.肥胖病人容易发生麻醉意外,且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增加.本文拟对肥胖病人的药理学、体位、区域阻滞、所需的加强监测和麻醉处理有关问题作一一综述.
作者:胡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胸外伤及合并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收治的14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闭合性胸外伤患者81例,开放性胸外伤患者34例,合并血气胸患者14例,合并其他部位复合损伤患者11例.结果:本组140例胸外伤患者中,经过诊断和治疗治愈134例,死亡6例,其中4例为交通事故伤入院,入院时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例由于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7%,死亡率为4.3%.结论:胸外伤及合并伤的治疗应该把握好诊断和治疗的时机,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球结膜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统计过去三年复明工程在我市完成的1118例(1288眼)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经球结膜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环形型撕囊、角膜隧道辅助切口抽吸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3d出院裸眼视力≥0.5者837眼(65%).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940眼(73%).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1198眼(93%).术后3月平均角膜散光为0.95±0.50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球结膜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环形型撕囊、角膜隧道辅助切口抽吸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钟毓;吴如茂;王锡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配合腰椎持续牵引治疗的方法,治疗组进行腰椎持续牵引治疗,然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治疗情况,同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价,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状况改善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疼痛评分的结果也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骶管注射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奕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并发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总结在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并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利用统计学分析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方位及早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彭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PET/CT)全身肿瘤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而使相应患者解除恐惧,顺利完成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11月PET/CT全身肿瘤检查患者中的8例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过程,对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通过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或由家属、医务人员陪同、同时采取分散注意等措施后,均完成了预定检查.结论:应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对幽闭恐惧症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检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充足的信息.
作者:王治国;张国旭;王立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探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寻求佳治疗方法.方法:就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之间的20例二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二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的治疗以护理和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药物治疗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改善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恢复神经功能为主导方向,同时做到早防护、早治疗、不同学科的协作治疗和专科处理.
作者:张丽丽;马瑾;李颖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是通过降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指导合理用药和正确生活方式.结果:血压得到控制.结论:控制高血压已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等,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与分析,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根除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要比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长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文章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五年来的30例护理意外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意外的种类、构成,调查意外发生的具体方式和原因,归纳发生意外的患者因素、家属因素、医院因素,再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对策.
作者:严继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常规术后加不加用颌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的髁突囊内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常规手术后加用颌垫,对照组常规手术后不加用颌垫,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张口训练,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面形及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2例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较差,2例髁突关节面变粗糙,1例变小,1例关节间隙变大,1例关节间隙变小,1例关节盘位置前移,2例双侧髁突活动度减弱,2例升支高度变低,而研究组均无以上情况出现.结论:常规外科手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后加用颌垫,其可以有效减轻咀嚼肌牵拉髁突,利于骨折恢复,可以减缓或者避免髁突的骨吸收,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常规术后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贾佐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从医院职业危害统计分析,在已知具有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前列[1].助产士是这个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人群,工作关系到母婴,责任重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可避免地与各种化学药物,有害气体及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接触,不良助产姿势,各种噪音影响以及护患纠纷等因素使助产士身心受到危害,成为职业伤害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充分做好助产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马敏霞;王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逐渐被患者及家属认可,在临床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儿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更能被家属接受,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不易穿破血管,在静脉内放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也有利于保护外周静脉,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体会,做如下几点总结,以供参考讨论.
作者:应敏超;袁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护士的言行举止将对护理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护理部必须严格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医院护理工作顺利进行.HIS系统网络化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李丽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心肌梗死(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前提下,出现冠状动脉血供急剧降低或者是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且持久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病变被称作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本病在欧美较常见,而在我国缺乏AMI死亡率统计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基层医院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能够在24h内展开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期药物再灌注治疗以及对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予以早期使用为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展开救治的基本手段.
作者: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取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0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患者术前常规准备、麻醉,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不同手术阶段进行护理分析探讨.结果: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手术顺利完成,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将后腹腔镜技术运用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上,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减短等优点.临床疗效较为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喻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医疗作风不仅与广大病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医德医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就医德医风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出思考.
作者:杨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患者154例,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的眼科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从患者的满意度、配合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主动配合度分别为98.7%、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清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09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通过回顾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之间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林作华;黄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探讨3例回肠代膀胱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实施回肠代膀胱手术,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通过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出现.
作者:刘莉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