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榕;秦景新;韦献飞;蒋琦莲;张伟源;刘芸
目的:对超声诊断胆道梗阻这种疾病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男性患者180例,女性患者150例,年龄在12岁至80岁之间,患者中往往是以黄疸以及上腹部疼痛而进院就诊.采用仪器为LOGIQ7型,ACUSONX300型.结果:对33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经过手术以及病理而证实的患者有300例,负荷率达到了90.9%.结论:引起胆道梗阻病的原因有很多,利用超声对其进行诊断有着很大的价值性.
作者:尹敏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在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率,以提高效率、更好的改善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在赞比亚中央省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腹症病患30例,采取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并分析术后的工作效率,在提高患者的抢救率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行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手术的抢救成功率为100%,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士在在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率在98%以上.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率在提高外科重症急腹急诊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绿色通过护理措施,既可以提高护士在外科重症急腹急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率,也能明显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央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关于早期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上面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按摩疗法、穴位推拿、药物治疗、语言训练、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家长康复教育方面的指导.效果: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护理健康指导以提高患儿治疗的效率,大限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和家庭减轻了负担.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效果的主要关键.
作者:高蓓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疗保险制度在逐年完善和优化,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州医疗保险政策的影响力,在此对医疗保险政策提出几点展望,希望能继续给当地广大参保人员看病就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作者:何启均;张琰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社区干预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进行干预预防.结果:所有46例糖尿病患者经过干预预防后,其血糖水平显著降低,32例足及下肢出现程度不同的溃疡的患者以及9例坏疽患者经干预预防治疗后痊愈,5例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患者的自身护理知识和护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结论:早期社区干预预防对于糖尿病足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朱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初次行胃镜检查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行健康教育,比较病人对检查的不适反应及操作者感受.结果:实验组病人反应轻,操作者感受好.结论:胃镜检查辅以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增强配合,提高胃镜检查操作的成功率.
作者:陈胜;王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椎炎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现状,分析其发展情况,为该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29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观察患者接受的康复治疗手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残疾程度,分析康复治疗的有效率.结果:29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的肢体运动机能未得到明显改善,共28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在康复治疗前后的残疾程度,发现,疗后残疾程度出现显著降低,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椎炎,采取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机能,显著降低残疾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进程,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全麻病人恢复麻醉后一般常见的并发症及有效的处置方式;以此来确保全身麻醉患者的安全.方法:研究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非洲赞比亚中央省医院所经治的341例患者全身麻醉后病人的恢复状况,当中女性占51.2%,男性占48.8%,年龄在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岁,在恢复室呆着时间在21~258分钟不等,平均为49分钟.结果:被安全送回病房的患者达99.9%,被转入ICU的有2例患者.术后寒颤(3.2%)、术后恶心呕吐(1.1%)、循环不稳定(5.5%)、苏醒推迟(0.5%)、低氧血症(5.6%)等是PACU常见的并发症.结论: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容易在术后2小时内出现,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很多,要进行综合解析,第一是要去除病因,如果不能很快找到病因,那么就要先进行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等患者意识清醒、循环呼吸稳定及所有反射都正常后在送回病房.
作者:蒋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药枸杞的主要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有增强免疫、抗脂肪肝、降血脂、抗衰老、抗肿瘤、抗应激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枸杞多糖.本文针对枸杞的生理功效以及活性成分展开具体综述.
作者: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些年来,自然灾难(如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等)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交通事故、爆炸、房屋倒塌和环境污染等)时有发生,常常在短时间内同时有大批伤员急需救治.由于时间集中、伤员多、医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救援工作难度增大,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和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而后引起的海啸、核泄漏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而,有效地组织管理、准确地伤情评估和及时开展护理工作,对节约抢救时间和伤员的抢救、转运、心理支持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文通过伤员护理经验的总结,回顾护士参与成批伤员护理的实践工作,介绍在自然灾难和突发公共事件中成批伤员的救护要点.
作者:罗晓双;刘智文;黄泽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提高对该病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9例,男性8例(88.9%),平均患病年龄63岁,高血压病5例(55.6%),且高血压病史均在10年以上,首发症状为剧烈胸痛和(或)腹痛6例(66.7%),D二聚体>0.8mg/L9例(100%),床头超声心动图见假腔形成7例(77.8%),好转出院5例(55.6%),死亡4例(44.4%).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只有对急性主动脉夹层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高自身对该病症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并积极采取规范化诊治措施,早期确诊,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左丽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内服六味地黄(丸)散加味和优降糖,对照组口服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有效率,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既发挥西药降糖效果又取中医药整体调节之长,有效减少了优降糖对肝肾损害等副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济方便,可随症加减,提高了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0年4月-2012年2月行择期手术患者220例,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常规护理组110例,采用临床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等;手术室整体护理组110例,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治疗依从性,护理护理干预前后自查焦虑量表、自查抑郁量表、恐惧视觉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手术室整体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手术室整体护理组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手术室整体护理组患者护理护理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恐惧视觉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手术室整体护理组患者手术室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训练,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恢复阶段的评定.结果:在术后进行了护理训练的1个月及6个月的时候对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阶段评定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而言,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口服康复新液与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划分为两组,其中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组46例,给予口服康复新液每日3次每次10ml并联合使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日1次每次40mg;同时对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胶囊每日1次每次40mg.在患者治疗期间,每隔7天随访一次,详细患者自述症状转变.一个用药疗程治疗结束后,使用胃镜评估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联合治疗组中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9.5%和93.4%.而在单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的对照组为41.1%和7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继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脑肿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全面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约有10.34%的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的比例,而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的比例.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术后面临诸多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通过人性化的全面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优化护患关系,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万燕;钟清玲;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作者:张俊清;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疑似有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通过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处理方式,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有85位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狭窄,6例由于外伤导致的动脉栓塞,17例检查出有动脉瘤,大动脉炎7例,下肢搭桥术后10例,动脉静瘘11例,下肢动脉内支架术后3例,夹层3例,表现正常的12例.结论:MS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对于下肢各级狭窄及闭塞情况的诊断比DSA更加准确.MS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以及逐渐成为精确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效果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应红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胸痛是心血管急症的重要症状之一.针对急性胸痛患者作出快速的诊断及正确的处理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不仅对保证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防止漏诊、误诊,降低医疗费用都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周凤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反应,为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针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病人共30例,以他们为对象.将这30个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组,一组为非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组,称为参照组.对比治疗组与参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参照组,多出现了体质反应,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成人治疗组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不良医学反应,而没有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成人参照组,身体反应平稳.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来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地塞米松注射液来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大,所以我们不建议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来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苏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