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熊咬伤患者一例护理体会

王娟

关键词:熊咬伤患者, 颌面部损伤, 护理体会
摘要: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平时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上下唇同时缺损在临床上很少见,我科2010年1月收住一例熊咬伤患者一名,在护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呼吸道的护理,预防伤口感染的护理,加强营养摄入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患者入院八周后痊愈出院.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夏天盆腔炎的护理

    所谓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受细胞侵袭发生炎症的统称,可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宫体炎、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产后、流产后感染,人工流产或输卵管通液等.

    作者:范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呼吸触发时相与心率匹配的合理化选择

    目的:分析与心率相关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合适的呼吸触发时相及个性化选择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不同心率组间期(Ⅰ组<55/min,Ⅱ组55~60/min,Ⅲ组60~65/min,Ⅳ组>65/min)在R-R间期重建40%、45%、70%、75%、80%相位宽度中选择佳重建相位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Ⅰ组、Ⅱ组触发时间明显比Ⅲ组、Ⅳ组触发时间晚.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时,采用合理化的呼吸触发扫描方案可重建出佳诊断血管图像质量.

    作者:张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温馨提示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病房实行温馨提示护理的新举措.方法: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造健康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整洁:温度适宜的母婴同室休养环境.结果:为孕产妇提供了优质、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由92%上升到98.2%,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德华;王亚丽;张艳萍;潘淑梅;张丽涛;符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的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分析所有患者肿瘤发生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特点,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和复发转移情况;无病生存期的比较.结果:患者肿瘤分析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转移明显减少,无病生存期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主要在中晚期,化疗依从性差,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渠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谈如何更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宣传动员,培训.结果:提升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基础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培训,能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作者:陈雅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包块吸收率、疼痛率(疼痛评分≥4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二联抗生素治疗,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减少包块,使包块缩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酯类前药及其应用

    前药是药物分子的生物可逆的衍生物,在体内经酶或者化学作用释放具有活性的原药,从而发挥预期的药理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前药原理在羧酸酯类前药、甘油酯类前药、磷酸酯类前药、氨基酸酯类前药、磺酸酯类前药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作者:陈才;刘晓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及预防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并探讨相应的管理方法及应对措施.方法:分析具体原因后,通过对制度、工作人员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加强监测手段及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结果:有效的降低了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率.结论:加强净化室的管理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郝名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09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通过回顾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之间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林作华;黄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金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报告8例

    目的:了解小金胶囊不良反应的特点,对8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药剂科2011年4月至 2011年11月的小金胶囊不良反应的8个病人中,其中5人为单独用药,3人为联合用药,其中两例与血府逐瘀胶囊合用,1例与西黄丸合用.8例患者其中5人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史,3人以往的不良反应不详.结果:3位患者停药后自愈,5位患者采用口服和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结论:小金胶囊的处方、药品标准、联合用药、个体差异等问题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需要对小金胶囊不良反应加强监测.

    作者:么颖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服务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2 月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合理膳食、病情监测、合理安排运动量、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结果: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血压达标者27例,达标率为54%;经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血压达标者41例,达标率为82%,提高了28%.结论:通过高血压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有效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加合理的药物治疗,才是控制高血压的佳途径.

    作者:沈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所产生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县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三家县级医疗出现的120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皮肤及消化系统为常见受损部位.结论:加强药物使用监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晋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西平镇轩家村委会一犬伤多人事件调查报告

    1 事件经过2011年7月12日13时左右,轩家9村村民钱XX家的狗(2011年4月中旬领养的小狗,未免疫、放养,以往温和、未发生伤人情况)依次咬伤本村村民崔XX、吴XX、庄XX等,至钱XX的儿子钱XX把伤人狗砍死时(12日15:30左右)共咬伤21人,10条狗.

    作者:陶芝兴;李加来;卢宏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总结正确的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典型肺心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和405例单纯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记录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对于肺心病患者,当出现心绞痛、左心增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以及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其可能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治疗方式主要应围绕平喘、抗感染、氧疗、纠正血压和心律失常以上症状开展.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均较复杂,仍需要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症胸外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行急救护理,查看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 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4例患者,其中60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4.5岁,均为胸外伤较重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果:发生严重胸外伤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后,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大大降低,同时有效抑制了死亡率.结论:在发生严重胸外伤时,首先要有一线护士对其进行急救护理,为下一步的救治提供有力的保证.

    作者:王云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新疆巴州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医疗保险制度在逐年完善和优化,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州医疗保险政策的影响力,在此对医疗保险政策提出几点展望,希望能继续给当地广大参保人员看病就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作者:何启均;张琰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睡眠障碍中医治疗进展

    绝经前后诸证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妇女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肾阴虚是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主要证型,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多,疗效好,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归纳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睡眠障碍的各种方法,以期提高其临床疗效,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

    作者:李鹏;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议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术后护理内容、方法与经验.方法:通过对69例术后患者行留置三腔尿管压迫止血,进行持续膀胱冲洗,预防便秘等术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结果:本组69例患者术后3~5 d拔除三腔导尿管,患者自排尿64例,术后3例出尿路感染,2例术后出血,均经过及时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三腔尿管护理、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出院后的指导等,对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俊慧;田如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住院新生儿安全身份识别

    目的:探讨自制腕(脚)带标识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自制腕带上面填写患儿信息.结果:使用自制腕带标识后,无因身份识别原因而产生差错纠纷,佩戴腕(脚)带处无皮肤损伤.结论:应用自制腕带标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有利于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杨兵芬;袁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家庭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家庭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B组患者采用常规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A组患者除B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外,加以健康教育干预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6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哮喘防治知识和诱因,可以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梁秀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