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赵小娟;徐莉;张宗菊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论, 临床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对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的临床护理人员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18例临床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对对照组中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而在对改良组中的临床护理人员在目标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通过随机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从而反馈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对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医护人员的评分在80分以上的占72.22%,而改良组中评分在80分以上的占83.33%,即改良组中临床护理人员的评分较高,p<0.05,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论:将目标管理理论融入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使得临床护理管理更为有效率,值得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观察

    本文探讨和研究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4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牙41例,对照组患牙40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对照组则采用氧化锌甘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氧化锌甘油糊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服务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针对基层乡镇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病的慢性病患者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结果:开展慢性病管理后,疾病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经组织管理、操作技术、督导监管、信息收集等各流程进行操作,能确保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进而提高社区整体效益.

    作者:黄学华;崇雨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救治危重患者42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95.2%,救治成功385例,死亡35例,死亡率12.0%.结论: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龙久;高科;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与出路初探

    本文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从准确定位及改革运行机制入手,使基层医疗机构抓住新医改的历史机遇,既让广大基层群众受益又使基层医疗机构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张宇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大面积皮下瘀斑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选择6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为这两组患者皮下注射时,采用相同的进针方法,即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部皮肤垂直进针,缓慢注射,进针深度视患者的胖瘦决定,左右交替,注射点间距大于2厘米,其中对照组使用的是一个1毫升注射器、一个4号半针头,实验组使用的是更换针头法.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均为5分钟.结果:两组不同的注射方法出现疼痛、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后的腹部皮下注射,明显减少大面积瘀斑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疼痛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连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超在诊断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对35例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盆腔静脉曲张病变范围、曲张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均能作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并能与其它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但经阴道彩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经腹彩超.结论:常规彩超及经阴道彩色超声断盆腔静脉曲张症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和可重复的优点,对于瘀血程度的判定也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特别经阴道彩色超声应为诊断盆腔静脉曲张首选的方法.

    作者:杨东升;李建英;沈凌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CCU临床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在CCU(冠心病监护病房)运用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64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该364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优质的护理,随着生命体征的逐渐平稳,转普通病房的时间在进入CCU病房的5-7天后.结论: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主要包括通过对语言交流、礼仪注重,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增加患者舒适感,通过对CCU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中需要大力推广.

    作者:张瑶;刘俊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医疗作风不仅与广大病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医德医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就医德医风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出思考.

    作者:杨康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探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93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制度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联合用药率、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并观察妊高症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培训及住院分娩的妊高症产妇100例做为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孕期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干预、围生期护理等护理措施.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住院,未进行培训及产前检查的妊高症产妇100例为做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疾病控制程度、分娩方式及胎儿结局.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高症产妇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在有效地护理干预下能够降低孕产妇子痫病症等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婴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鲁文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普外术后病人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分析

    肠外营养是相对于肠内营养而言的,对特殊情况的病人实行肠外营养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实践中,在普外术后对病人行肠外营养,在维持机体正氮平衡、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上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其不利于为肠道功能的恢复,我们需要探索一个结合肠内外营养的优点的模式,在大程度上促进病人恢复.

    作者:朱银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外伤及合并伤140例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胸外伤及合并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收治的14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闭合性胸外伤患者81例,开放性胸外伤患者34例,合并血气胸患者14例,合并其他部位复合损伤患者11例.结果:本组140例胸外伤患者中,经过诊断和治疗治愈134例,死亡6例,其中4例为交通事故伤入院,入院时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例由于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7%,死亡率为4.3%.结论:胸外伤及合并伤的治疗应该把握好诊断和治疗的时机,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ICU无创血压监测患者压力性紫癜的预防护理

    目的:将ICU急危重症患者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压力性紫癜的发生率将至低.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科室共收入198例急危重症监护患者,护士在提高自身对疾病防范观念的原则上,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变化,预防性的加大皮肤护理工作等方式减少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的压力性紫癜.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性紫癜的认识程度,加强其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压力性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徐会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普外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106例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普外科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方法:对在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非洲赞比亚中央省医院住院的普外科重症病人106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查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营养监测指标的改变.结果:临床效果很好的是治疗组,其显著改善了营养指标.结论:普通外科重症病人对自制营养液有着生理需求,可使病人的营养状态得到显著的提升,使病人在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康复.

    作者:孙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冠心病的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护理主要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合并感染的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冠心病患者的服药护理,因时护理,提高对冠心病病人的重视及护理质量是提高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女扎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受术者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提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分析的方法.结果:受术者的主要心理障碍表现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焦虑心理、羞耻心理与抗拒心理,受术者的心理需求为盼望得到温暖、理解、同情、安慰和重视.结论:应重视女扎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受术者顺利

    作者:廖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OPD患者小气道CT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累及段及段以下支气管,以影响肺通气功能、管腔内径小于2mm的小气道(small airway)为著.早期可因没有或症状较轻,丧失有效的诊断时机.本病主要由吸烟、职业及污染所致;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至少有 5 000 万COPD患者,死亡人数高达 130 万.本病预后较差,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转归.本病的病理特点之一是气道重构(airwayremodeling),可致气道阻塞,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功能减退.其病理改变、影像学评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活检判断小气道的形态、功能,但其诊断效率及有创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 tomography)以其无创、高保真性等优势在小气道的结构分析及对疾病的判断中显得十分重要.HRCT图像实现了各向同性,能任意方向图像重组,为影像学定量评价段和亚段支气管改变提供了可能[1],本文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HRCT对小气道定量分析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于寰;侯学松;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绩效考核在产科病房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产科病房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随机选择实行新型绩效考核前(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产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和实行新型绩效考核后(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前,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分别为90.00%(90/100)和91.00%(91/100),而实施绩效考核后,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分别为97.00%(97/100)和98.00%(98/100),实施绩效考核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绩效考核前的(P<0.05).结论:新型绩效考核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畜牧养殖的发展.目前畜牧养殖已经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致富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动物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疾病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病因,来探讨相应的控防对策,从而为畜牧业的养殖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

    肥胖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肥胖发病率逐年增加,WHO已将其定位为一种重要的疾病,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及相关疾病越来越被重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肥胖诊治有了较大发展.肥胖病人容易发生麻醉意外,且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增加.本文拟对肥胖病人的药理学、体位、区域阻滞、所需的加强监测和麻醉处理有关问题作一一综述.

    作者:胡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