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旭
目的:实习初期护生状况及需求,为护生创造更有利的实习条件,轻松、愉快的完成实习计划.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完善带教方法.结果:护生满意度大于96%,4%的护生不喜欢提问式.结论:良好的实习环境及完善的带教计划能让护生较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左兰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中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计362例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中,手术失败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进镜失败未能到达结石部位23例,术中输尿管穿孔7例,结石落入肾盂12例,输尿管出血8例,输尿管黏膜严重撕脱2例,术后高热5例,共52例.结论:正确的输尿管镜操作方法、充分认识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损伤发生的原因、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可减少对输尿管的损伤;出现损伤后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是提高成功率的基础.
作者:何承先;罗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不同医疗敷料应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局部情况,探讨减轻肿瘤病人心里负担、防治皮肤过敏.方法:将picc置管患者分为3M透明敷贴组及水胶体敷料组,对照组常规使用3M透明敷贴,实验组穿刺局部皮肤使用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发生率.结果: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应用于PICC置管后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且疗效好.结论:水胶体敷料在临床PICC置管术后换药过程中对穿刺局部皮肤的固定过敏发生率低于3M透明敷贴组.
作者:刘洁;何丽;文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察其护理前后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配合度、不良心理、对疾病认识度等均有明显改善,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结论:对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徐萍;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直肠癌在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就直肠癌的手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降低手术成本,增强手术的成功率是终的目标.
作者:杨宜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并观察相应的内科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1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的诱因.我院采取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患者心血管疾病出现的诱因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情绪快速变化、气候变动、运动量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符合上述四项诱因的患者分别有46例、11例、34例、27例.在护理服务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风险,护理成效十分良好.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主要包括情绪的快速变化、气候变动、短时间内运动量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病情观察护理在内的内科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疾病体征,增进保健意识,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法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0.15%阿法根P滴眼液治疗,2次/d,1~2滴/次,用药时间为7Am和7Pm,对照组使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治疗,药物的用发用量以及用药时间与观察组保持一致,在1~8周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阿法根与噻吗心安具有相同的降眼压效果,但阿法根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影响.结论:阿法根具有显著的降眼压效果,且不会对患者心率造成任何影响,能对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背景: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节段颈椎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容积,脊髓后移,避开前方压迫,以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来治疗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多节段颈椎病常常伴有颈椎失稳,致使术后出现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等现象,影响手术疗效.目的: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后再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回顾整理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4个月,记录术前和术后一个月的JOA评分,X线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JOA评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76.2%;椎间隙高度平均恢复1.2mm.结论:应用后路C4至C6椎板减压侧块固定辅助小关节撑开植骨融合固定联合C3至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能实现对颈脊髓的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颈椎的失稳节段,并能预防颈椎后凸畸形以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及颈椎失稳的加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景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即将单纯的术中护理转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无缝隙、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手术患者能够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同时感受到安全感.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让患者感到安全,同时促使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颜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龙氏正骨手法是康复科的一种治疗方法,银质针导热治疗则是目前疼痛科治疗软组织疼痛的常用方法,我院疼痛科创新性地把两种方法结合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这其中医生的综合知识固然重要,优质高效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诊疗质量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陆薇;肖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及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1],它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2].护理文书不仅反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也体现着医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
作者:田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且好发于下肢.尤其是手术后,由于病人卧床制动,发生率更高.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其临床表现有4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严重者还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施行髋关节和以下部位手术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布比卡因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效果以及腰麻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效果以及腰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罗哌卡因比较,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强以及阻滞完善的特点,可以用于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金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衣原体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77例慢性衣原体盆腔炎患者,年龄在22~4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衣原体盆腔炎.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抗衣原体感染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7%.结论:在治疗慢性衣原体盆腔炎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抗衣原体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锦阳;王宇珍;胡旭;李涛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其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未经治疗或未经及时彻底的治疗,往往有部分病人在昏迷清醒一段时间 (2 d~60 d的假愈期) 后,再次出现失语、四肢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痴呆、精神失常甚至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1].如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劳动能力,重者生活能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报告无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条件下,迟发性脑病发生率9%~19.2%,重症者可高达44%~72%,开展高压氧治疗后为2.5%~4.9%.[2]可见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是治疗及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力;周朋;焦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根和多处肋骨骨折急救中保留肋骨膜爪形肋骨固定板肋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多根和多处肋骨骨折病人实施急诊肋骨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固定组治愈86例,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术后3天;平均住院时间15天.出院后均无明显胸廓畸形及术侧胸部、肩部、上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术后6个月复查胸片,骨折基本骨性愈合,同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血气胸、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非手术治疗组50例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金属爪形肋骨固定板保留肋骨膜肋骨内固定较剥离肋骨膜内固定及其他的非手术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入我院治疗的1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变学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10%,p<0.05.结论:采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恢复心电图,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范海梅;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在榆中县的发病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对榆中县2010年-2011年发生的1237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资料整理与分析.对象与方法:统计2010年和2011年榆中县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卡片,并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登记、统计.结果:了解清楚了全县1237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并给予的一定的预防措施和见意.
作者:赵黎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114例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患者进行了研究,重点给予宣讲教育、心理护理、细致的临床观察、营养支持以及保持口腔清洁等护理措施.结果:114例患者经过细致的护理措施,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降低到15.79%(18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患者,给予细致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可以明显的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值得关注.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