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营;刘梦阳;杨侠
目的 了解赣州市人芽囊原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市)20个调查点,调查不同人群、6种家禽家畜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粪检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采集生活污水饮用水及自然水源水样,用自然沉淀法查人芽囊原虫污染程度.结果 共检查不同人群1336人,查出人芽囊原虫感染99人,感染率为7.41%.采集5种家禽家畜粪便628份,查出人芽囊原虫67份,平均感染率为10.67%.调查3种水体标本304份,阳性11份,占3.62%.结论 赣州市人群与6种家禽家畜均存在人芽囊原虫感染,3种水体均受到人芽囊原虫污染.
作者:苏子林;苏水莲;吴中发;廖华;廖勇;谢琼珺;张青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含量的影响.方法 孕中期BALB/c孕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孕10、12、14、16和18 d剖杀,取胎盘,制作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孕鼠胎盘组织的感染及损伤情况;取胎鼠组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Zn、Cu、Fe含量,采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观察胎鼠组织中Fe的分布.结果 感染组孕鼠胎盘组织压片可见大量弓形虫速殖子,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感染组胎鼠在孕10 d时体内Zn和Fe含量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2~18 d均低于未感染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0、12、14 d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6、18 d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胎鼠组织铁染色强度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 孕期感染弓形虫可损伤胎盘组织,进而影响其转运功能,使胚胎体内Zn、Fe和Cu含量降低,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作者:侯玉英;赵晋英;杨瑞;刘智深;饶华祥;张淑萍;徐秀文;侯丽萍;郭剑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探讨目前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受检对象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3、6个月和1年随访检测.结果 首次筛查试验PA试剂为阴性,第3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确证试验WB试剂检测带型gp120p24,判为HIV-1抗体阳性.比较试验第4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金豪、吉比爱ELISA试剂为阴性,雅培硒标试剂为弱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3次随访检测,筛查试验结果与首次检测基本一致,确证试验带型分别为gp120p24、p24和p24p55,1年后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受检对象随访后结果定为阴性.4次血样集中检测显示,筛查试剂批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试剂间有差异;确证WB试剂不同批号间带型存在差异.结论 目前应用的WB确证试剂存在一定的批间差异,对弱阳性带型或阳性带型不常见的样本,需更换试剂批号重复进行确证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处于临界阳性状态者需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WB确证试验若同时出现1条env带和p24带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作者:梁彩云;徐慧芳;高凯;李泽荣;韩志刚;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SELEX技术筛选结核分枝杆菌CFP-10抗原适体的方法,并获得CFP-10 的高亲和性适体.方法 体外构建长度为78个碱基的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采用SELEX 技术筛选获得CFP-10的适体库.将适体库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寡核苷酸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oligonucleotide sorbent assay,ELOSA)测定亲和力.结果 构建的ssDNA文库经过14轮筛选与CFP-10亲和力从0.273提高到1.265;克隆子测序,大多数长度与预期值相符.二级结构显示,口袋和茎环结构可能是适体与CFP-10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 成功建立了SELEX筛选技术,并初步获得了CFP-10的高亲和性适体.
作者:马占忠;王玉炯;秦莲花;丁元生;谢琴;胡忠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肉类旋毛虫感染的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以胶体金标SPA和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不同剂量旋毛虫幼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及肉汁抗体进行检测,并与ELISA、镜检法及消化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用100、300、500条旋毛虫幼虫感染小鼠后6周,3组小鼠的血清及肉汁抗体阳性率均达100%;试纸条法对血清与肉汁的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 P>0.05).试纸条法和ELISA检测100条幼虫感染小鼠肉汁的阳性率分别为91.3%和100%(χ2=2.09, P>0.05),检测300、500条幼虫感染小鼠肉汁的阳性率均为100%;试纸条法和镜检法对3组小鼠感染后5~7周的肉汁和膈肌检测的阳性率均为98.6%.消化法检查每克肌肉虫荷<33条幼虫的6份标本,试纸条5份阳性,每克肌肉中含有6条幼虫时可被试纸条法检出.感染旋毛虫小鼠肌肉4 ℃保存1~7 d及-20 ℃保存1~7个月的肉汁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新鲜肉、冷藏肉及冷冻肉中抗旋毛虫抗体的检测.
作者:崔晶;秦银霞;王中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采用4%强螺杀粉剂50.0 g/㎡和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2.0 g/㎡作江滩现场喷粉和喷洒灭螺,第3、7、15和30 d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7.50%、83.90%、85.71%、87.50%和77.36%、78.38%、80.00%、78.10%,30 d时两药的杀螺效果差异有显著性(χ2=4.7019,P<0.05),其余时间点两药的杀灭螺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清水对照组仅为7.41%和5.22%.同时两药亦有较好的杀螺卵作用.
作者:陈前;田斌;张正球;李定新;高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 4.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42, 95%CI= 0.21~0.83, P=0.01),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RR=0.30, 95%CI=0.10~0.85, 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大于600 IU时,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39, 95%CI=0.26~0.58, P<0.000 01),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600 IU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宫内感染率;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作者:李苗;景涛;杨克虎;祝秉东;刘雅莉;田金徽;马彬;谭继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调查襄樊溪蟹体内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5.6%,群众缺乏对有关并殖吸虫病流行环节和防治的认知和行为.
作者:许正敏;李伶;武小樱;赵汉芬;杜爱萍;胡生梅;陶永平;孙莉;唐玉成;李明华;关继国;张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眼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及耐药性进行总结和分析,讨论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眼病术后感染患者29例,采用常规方法作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 29例患者,微生物培养检查18例阳性,阳性率为62.07%(18/29).其中细菌培养17例阳性,检出细菌6种,阳性率为58.62%(17/29);真菌培养1例阳性,阳性率为3.45%(1/29).细菌耐药率分别为环丙沙星64.71%、氧氟沙星52.94%、妥布霉素58.82%、头孢唑啉70.59%、庆大霉素47.06%.结论 细菌是手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所占比例较小.检出细菌的耐药率高,及时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非常关键.
作者:孙士营;刘梦阳;杨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鼠疫疫区夜行鼠寄生蚤种类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逐月捕获夜行鼠,梳检鼠体蚤,作种属鉴定并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结果 采集夜行鼠鼠体蚤188匹,隶属于4科8属8种,以二齿新蚤和同型客蚤为优势种,二齿新蚤主要选择性寄生于黑线仓鼠,同型客蚤则以子午沙鼠为主要宿主.夜行鼠染蚤率和蚤指数消长曲线均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10月.二齿新蚤的季节消长同夜行鼠寄生蚤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同型客蚤仅出现于4~8月份,以5、6、7月为高峰期.结论 同一蚤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其消长规律不同,研究当地不同宿主媒介蚤的种类和季节消长对于揭示鼠疫流行规律、有效预防鼠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养信;阮春来;白江春;范锁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报告鼠疫误诊死亡病例1例.经尸体剖检、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后按照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进行处理.
作者:魏荣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16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佳;徐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综合文献资料,鄂西山区已发现与医学有关的小动物802种,隶属3纲、14目、56科、268属,地理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作者:刘亦仁;杨振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广西钉螺与云南、湖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收集广西靖西、云南洱源和湖南岳阳三地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 PCR法扩增线粒体Cytb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 W(1.82)软件对所测得的Cytb基因序列进行排序,用MEGA3.1计算其碱基组成、转换及颠换;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同时结合三地钉螺分布和孳生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Cytb基因大小为580bp.三地钉螺Cytb基因序列富含碱基A和T,A+T平均含量为61.2%,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三地钉螺Cytb基因578bp的同源序列中检测到165个变异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28.5%.其中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7个,约占2.94%;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60个,约占27.7%.广西钉螺与湖南、云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0.405.采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同属一个支系,云南钉螺单独形成另一支系.结论 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存在较大基因差异,进化速率较大,保守性较小,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基因差异较小,相对保守,进化速率不太大,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
作者:林睿;黎学铭;胡缨;牛安欧;胡文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作者:吕跃民;汪德兵;阮卫;姚立农;夏生荣;陈华良;吴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以大连市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资料为依据,分析大连市1986~2005年疟疾流行趋势.结果大连市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0.062/10万(0.036~0.214/10万),病死率1.44%.
作者:庞为;陈凤义;吴炜;梁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报道了1例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儿童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提示此类地区不能放松监测和防治,严防血吸虫病再度发生和流行.
作者:李灿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有心理障碍的猪囊虫病患者分布和发病特点及治疗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2006年经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确诊的猪囊虫病住院患者中,挑选168例有心理障碍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山东籍150例(89.29%),分布于全省16个地级市.农村患者与城镇患者之比为2.45:1;男女患者之比为2.43:1;年龄以18~45岁的中青年患者所占比例高,为64.80%;临床分型以脑囊虫病所占比例高,为76.79%.所有患者共分4种心理类型,其中消极悲观型占36.31%,忧郁自卑型占31.55%,焦虑恐惧型占24.40%,对抗偏执型占7.74%.用吡喹酮(PQT)结合阿苯哒唑(ALB)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1%,治愈率为45.24%.结论 山东省猪囊虫病仍处于较高的发病态势,患者以农村男性中青年占多数;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联合应用仍是目前猪囊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娟美;高新华;吴士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弓形虫感染抗体IgG.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7例孕产妇和26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64%和23.97%,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阳性率6.08%(P<0.05);鼻咽癌和直肠癌患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肿瘤病人(P<0.01).结论 孕产妇和肿瘤病人为弓形虫易感人群,应作常规性弓形虫抗体检测.
作者:刘全;袁子国;高胜岩;刘斌;刘晓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 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 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作者:陈国伟;陈章伟;赵晓涛;杨丽香;陈于文;赵海燕;赵津妍;刀应华;唐永泉;白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