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澄;张苏宁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气相色谱一质谱仪对4例临床疑为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异常的患儿进行血清氨基酸分析及尿液有机酸分析.
作者:麻宏伟;张海娟;董贵章;毛健;王阳;卢瑶;姜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4例大肠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肿瘤切除,探讨提高大肠肿瘤性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认为对肿瘤性穿孔,强调不论左半或右半结肠,行肿瘤灶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值得选用.
作者:王镇;戴显伟;张铭链;赵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40例肝硬化和15例正常人血浆CGRP和ET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浆CGRP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肝硬化组血浆ET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肝硬化时,CGRP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提示二者可能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紊乱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颖;周卓;周东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26例经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超声诊断AD 的DeBakey分型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并与螺旋CT、MR结果比较,它们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92.3%、100%.S-CTA、MRI对夹层累及分支及破口显示略优于超声,超声对瓣膜损害、心腔扩大、心功能减低等情况优于CT、MR.
作者:张震;郭荣利;黄建群;孙长伏;戚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用K-B纸片法检测临床分离的73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1.4%,且多重耐药.因此加强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作者:年华;郭丽杰;王倩;丁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脏灌注模型,将30只雌性卵巢切除(OVX)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甲基亚砜组(D组)和E2组(E组).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以及心功能的变化.在冷晶体停搏液中加入E2,观察其对MIRI的影响.结果:再灌注30 min,E组冠脉流量(CF)增加,心功能改善, CPK、LDH和 MDA明显降低,而NOS活性及NO含量明显高于I-R组和D组.结论:E2通过提高心肌总NOS活性,促进NO的产生,防止MIRI.
作者:王旭东;王占明;贾东林;于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AmpC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可靠性与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98株肠杆菌进行AmpC酶检测,将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并调查了我院呼吸内科肠杆菌中AmpC酶的流行情况. 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98株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19株(阴沟肠杆菌16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株、产气肠杆菌1株),检出率为19.39%.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4.2%,94.7%,特异性分别为98.6%,97.3%,与三维试验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0.8%,91.8%. 结论: 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可以替代三维试验在各级医院常规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
作者:夏丽萍;王扬;李艳玲;康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57例肺癌和44例肺良性疾病治疗前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水平.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和P<0.01).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对肺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妍;高云霞;郭淑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地龙肽(LP)对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LP不同剂量给正常或免疫抑制小鼠灌胃7 d,观察LP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以及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产生NO的影响.结果:LP 0.1,0.5 mg/ml组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强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提高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NO的水平(P<0.01),0.5 mg/ml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下,LP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唐小云;梁再赋;杨丽群;贾秀坤;纪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总结7例上消化道异物(假牙,牛骨,锯条,针)的处理体会.6例(85.7%)经胃镜取出.经内窥镜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手技主要包括异物的固定和固定后异物的取出.掌握这两个步骤的适当手技,是确保异物顺利取出的关键.
作者:刘庆华;梁宏伟;张雅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向大鼠胸腰椎蛛网膜下腔灌注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将4组动物脊髓核心温度分别控制在38℃、34℃、30℃、18℃4个水平.阻断胸主动脉控制脊髓近端动脉压.观察动物截瘫数及截瘫指数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的截瘫数及截瘫指数随着低温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随着低温温度降低,脊髓缺血损伤逐渐减轻.结论:与轻、中度低温相比,深度低温对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路磊;段志泉;张强;张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慢性乙醇摄取对胃粘膜损害的病理特点和机制.方法:按本室创建的方法用乙醇直接灌胃,于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分别断头处死大鼠,肉眼及镜下观察胃粘膜损伤情况、损伤指数积分及损伤程度积分.结果:模型组胃粘膜肉眼可见自糜烂到小溃疡形成,镜下由充血水肿到腺体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的种类随时间的推移有明显不同,至4周末主要是中性粒细胞,8周末同时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12周末在腺体萎缩的基础上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结论:长期持续乙醇刺激胃粘膜可发生腺体萎缩,同时炎性细胞浸润的种类随时间的推移有明显不同,其机制可能是胃粘膜对慢性乙醇刺激的适应性反应,主要是免疫反应.
作者:王炳元;吴作艳;曹艳雪;赵迎庆;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回顾性分析15例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病理和手术治疗结果,旨在探讨支气管类癌的合理手术方式.其中典型类癌11例,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非典型类癌4例,淋巴结转移3例.提示典型类癌手术范围应相对保守,而非典型类癌宜采用与肺癌相同的术式标准.
作者:王威;李军;李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残胃贲门癌15例,其中手术切除10例.总结残胃贲门癌及复发癌的手术可行性及方法,认为残胃贲门癌如无手术禁忌症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式应首选全胃切除,P袢空肠代胃Roux-Y吻合重建消化道,而复发癌的手术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作者:张澍澄;张苏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鳃裂囊肿常见于面颈部侧方,双侧鳃裂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本病例并经CT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朱伟;孙长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166例乳腺癌、77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1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水平,探讨CEA、CA15-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乳腺癌CEA、CA15-3阳性率与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人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CEA、CA15-3在乳腺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4.9%、53.6%,特异性分别为97.5%、95.7%,有效性分别为60.9%、71.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69.3%,特异性为94.1%,有效性为79.6%.表明 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阳;徐兰;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抑制枯否细胞对冷保存的鼠肝枯否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实验组连续2 d静注氯化钆,7 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3 d后手术取肝,保存时间分别为1,2,3和4 h.观察各组枯否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测定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枯否细胞表现为细胞膜突起增多,细胞内颗粒物质增多等.肝细胞线粒体普遍肿胀,内膜嵴断裂,空泡形成以及破坏等.实验组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在冷保存1 h和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制枯否细胞对鼠肝的冷保存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文海;周勇;王金生;姜成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了解5种抗真菌药物对于不同国家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株体外敏感性.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为敏感的仍是二性霉素B;唑类抗真菌剂对于新型隐球菌敏感性依次为VCZ、伊曲康唑、氟康唑;对于氟康唑耐药的新型隐球菌对于VCZ和伊曲康唑也显示较高的MIC值.
作者:王莉;郑锐;前崎繁文;河野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前后小儿及家长心理状态及麻醉前用药途径选择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对麻醉前用药途径的需求,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07例,3 d~14岁小儿及家长对手术的心理状态以及小儿和家长喜欢的麻醉前用药途径.结果:手术前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现为紧张或恐惧;手术种类不同,小儿及家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年龄越小,小儿越闹家长术前越紧张;麻醉前用药途径口服给药易被小儿接受.结论:手术和打针均可导致小儿及家长的恐惧,术前采用小儿易接受的经口给药途径实施麻醉前用药是缓解恐惧心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莉;张锦;任素杰;欧阳茹莉;韩盛;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受体(IL-8R)基因mRNA在小儿急性白血病(CAL)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CAL的外周血做IL-8及IL-8R mRNA检测.结果:CAL IL-8及IL-8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初发CAL IL-8 mRNA 78.13%;化疗后CAL mRNA 31.58%表达.初发CAL IL-8R mRNA 84.36%表达;化疗后mRNA36.84%表达.结论:IL-8及IL-8R基因mRNA在CAL的初发中有明显表达,在化疗后表达不明显.
作者:高红;何莉;王纯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