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鳃裂囊肿1例报告

朱伟;孙长伏

关键词:鳃裂囊肿, 肿物
摘要:鳃裂囊肿常见于面颈部侧方,双侧鳃裂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本病例并经CT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循环管理及氧动力学监测

    研究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氧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采用Swan-Gazn漂浮导管对2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经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气道正压通气(PEEP)治疗.治疗前后多项指标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必要进行机械通气,加用PEEP,对重度低氧状态,需采取呼吸和循环管理等多种措施治疗.

    作者:金抗;刘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种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方法的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AmpC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可靠性与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98株肠杆菌进行AmpC酶检测,将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并调查了我院呼吸内科肠杆菌中AmpC酶的流行情况. 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98株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19株(阴沟肠杆菌16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株、产气肠杆菌1株),检出率为19.39%.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4.2%,94.7%,特异性分别为98.6%,97.3%,与三维试验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0.8%,91.8%. 结论: 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可以替代三维试验在各级医院常规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

    作者:夏丽萍;王扬;李艳玲;康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双侧鳃裂囊肿1例报告

    鳃裂囊肿常见于面颈部侧方,双侧鳃裂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本病例并经CT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朱伟;孙长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抑制枯否细胞可以减轻鼠肝在冷保存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目的:研究抑制枯否细胞对冷保存的鼠肝枯否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实验组连续2 d静注氯化钆,7 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3 d后手术取肝,保存时间分别为1,2,3和4 h.观察各组枯否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测定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枯否细胞表现为细胞膜突起增多,细胞内颗粒物质增多等.肝细胞线粒体普遍肿胀,内膜嵴断裂,空泡形成以及破坏等.实验组肝组织和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在冷保存1 h和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制枯否细胞对鼠肝的冷保存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文海;周勇;王金生;姜成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回顾分析

    应用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2000年联合发表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诊断标准对比分析我所诊断的39例病例与之的符合率,二者符合率为84.62%;提出对该病的诊断尤应注意胸部X线或高分辩CT的表现,某些疾病应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或经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进行排除诊断.

    作者:赵亚滨;佟振月;敖然;李振华;侯显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芦荟提取物C诱生小鼠多重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目的:研究芦荟提取物C(aloe extract C, AE-C)在BALB/C鼠体内诱生多重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方法:经腹腔连续5 d给BALB/C鼠注射AE-C,第6 d取骨髓细胞,在半固体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培养观察集落形成数量和AE-C在小鼠体内的持续作用时间及AE-C注射剂量与集落形成的关系.结果:AE-C能诱生BALB/C鼠骨髓细胞形成集落,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集落形成高峰为停药后前6 d,第8 d呈下降趋势.而注射AE-C剂量与集落形成数量在25~100 μg/只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E-C有诱生BALB/C鼠多重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作者:谢光麟;赫甡;赫明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雌二醇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脏灌注模型,将30只雌性卵巢切除(OVX)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甲基亚砜组(D组)和E2组(E组).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以及心功能的变化.在冷晶体停搏液中加入E2,观察其对MIRI的影响.结果:再灌注30 min,E组冠脉流量(CF)增加,心功能改善, CPK、LDH和 MDA明显降低,而NOS活性及NO含量明显高于I-R组和D组.结论:E2通过提高心肌总NOS活性,促进NO的产生,防止MIRI.

    作者:王旭东;王占明;贾东林;于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肠肿瘤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对4例大肠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肿瘤切除,探讨提高大肠肿瘤性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认为对肿瘤性穿孔,强调不论左半或右半结肠,行肿瘤灶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值得选用.

    作者:王镇;戴显伟;张铭链;赵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NB角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ANB角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30名恒牙合人群做X线头影测量,以ANB角为因变量,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ANB角与GOGN-SN,N-ME,Y axis-SN,A点凸度及前下面高呈正相关关系,与S-N及下颌体长呈负相关关系.结论:ANB角作为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其亦受诸多因素影响,故在评价上、下颌矢状位置关系时,需与其它因素综合评价.

    作者:阎秀林;郝玉全;张学鹏;韩雪松;张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局部低温深度对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向大鼠胸腰椎蛛网膜下腔灌注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将4组动物脊髓核心温度分别控制在38℃、34℃、30℃、18℃4个水平.阻断胸主动脉控制脊髓近端动脉压.观察动物截瘫数及截瘫指数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的截瘫数及截瘫指数随着低温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随着低温温度降低,脊髓缺血损伤逐渐减轻.结论:与轻、中度低温相比,深度低温对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局部低温的深度与大鼠脊髓缺血损伤保护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路磊;段志泉;张强;张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gNORs在胃粘膜活检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应用AgNORs染色技术对88例胃粘膜活检病例进行了颗粒的计数及形态观察,探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颗粒在胃粘膜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正常胃粘膜与胃癌之间、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之间颗粒均数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颗粒的分布及形态亦不相同,说明AgNORs染色对胃粘膜活检良恶性病变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长利;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 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与动脉栓塞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及栓塞时间﹑栓塞部位、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治疗前后7个时点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栓塞组血浆ET水平自术中取栓后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中溶栓后CGRP水平开始迅速上升,至术后2 h升至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术前血浆ET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术后1~4 d血浆ET和CGRP水平与预后有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取栓加溶栓治疗前血浆ET和CGRP水平与肢体缺血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术后连续监测血浆ET和CGRP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作者:杨栋;马文锋;胡海地;王新文;张强;段志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和Fas-L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及10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40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凋亡指数(AI)均值为70.51,Fas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60.69%,Fas-L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6.13%;10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AI均值为20.02%,Fas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0.02%,Fas-L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0.45%.两组间AI均值、Fas蛋白表达及Fas-L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Fas和Fas-L表达越强,凋亡细胞数越多.结论:Fas,Fas-L蛋白均参与了腰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小川;西中海;吕刚;金明熙;谢林;金哲;张澍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血管构型对支气管动脉灌注疗效影响初探

    目的: 探讨肺癌血管结构对支气管动脉灌注(BAI)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肺癌行84次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按TNM分期,并按肿瘤染色程度分级.结果:经BAI治疗总有效率61.9%.按支气管动脉造影(BAG)表现分度,其中Ⅰ度有效率33.3%,Ⅱ度有效率73.3%.肿瘤TNM分期Ⅱb期有效率52.9%,Ⅲa期有效率80%,Ⅲb期有效率69.2%,Ⅳ期2例,均为稳定.结论:肺癌的血管构型是影响BAI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楠;王晓明;丁长伟;郭启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的超声与CT、MR诊断的对比研究

    对26例经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超声诊断AD 的DeBakey分型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并与螺旋CT、MR结果比较,它们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92.3%、100%.S-CTA、MRI对夹层累及分支及破口显示略优于超声,超声对瓣膜损害、心腔扩大、心功能减低等情况优于CT、MR.

    作者:张震;郭荣利;黄建群;孙长伏;戚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166例乳腺癌、77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1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水平,探讨CEA、CA15-3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乳腺癌CEA、CA15-3阳性率与乳腺良性肿瘤和健康人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CEA、CA15-3在乳腺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4.9%、53.6%,特异性分别为97.5%、95.7%,有效性分别为60.9%、71.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69.3%,特异性为94.1%,有效性为79.6%.表明 CA15-3、CEA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阳;徐兰;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评价二尖瓣器结构改变与二尖瓣返流程度的关系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器形态改变与二尖瓣返流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评价259例二尖瓣返流病人返流程度以及二尖瓣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导致返流的常见原因为二尖瓣叶改变,占55.5%,P<0.01.二尖瓣叶增厚与二尖瓣环钙化产生返流,程度以轻度为主.二尖瓣环扩张,腱索与乳头肌改变导致返流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结论:二尖瓣叶形态改变是二尖瓣返流的主要原因,二尖瓣器支持结构的改变所导致返流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对二尖瓣器功能影响大.

    作者:冯赫林;任卫东;唐力;杨军;张镇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家兔超声乳化术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细胞数分析

    选用白色家兔在显微镜下进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皮质吸出术,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观察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刘尚辉;张志常;宁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提纯和分离酵母苯丙氨酸tRNAphe ASL

    通过用特殊树脂Nucleogen-DEAE 阴离子交换柱可有效地提纯和分离酵母苯丙氨酸tRNAphe ASL不同核苷酸的聚核苷酸 .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核苷组分分析, 确认是否掺入了修饰的核苷,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检查.

    作者:叶文鹏;李柏林;刘桂华;Guenther R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残胃贲门癌和复发癌的外科治疗

    残胃贲门癌15例,其中手术切除10例.总结残胃贲门癌及复发癌的手术可行性及方法,认为残胃贲门癌如无手术禁忌症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式应首选全胃切除,P袢空肠代胃Roux-Y吻合重建消化道,而复发癌的手术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作者:张澍澄;张苏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