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群落研究

侯舒心;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石武祥

关键词:群落, 生物多样性, 恙螨, 小兽, 生态, 云南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省恙螨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 方法 选取云南省16个县(市)为调查点,现场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收集耳廓和外耳道全部恙螨,常规分类、鉴定.恙螨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特征分别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丰富性指数和优势指数分析. 结果 捕获小兽6888只,属5目10科26属,在双耳部检获恙螨共87416只,属3亚科21属192种,存在9种优势恙螨.宿主动物寄生恙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指数依次为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各生境群落中,丰富性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山区森林灌丛>山区耕地室内>坝区草甸耕地>坝区室内房周.优势指数均较低.9种优势恙螨种类的生态位宽度依次为寒冬纤恙螨0.81,乡野纤恙螨0.57,小板纤恙螨0.52,绒鼠纤恙螨0.51,中华纤恙螨0.42,西盟合轮恙螨0.39,枪棒爬虫恙螨0.39,树鼩纤恙螨0.27,副须纤恙螨0.04,其中任意两螨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0.54间.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 结论 云南省恙螨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呈聚集型分布,优势恙螨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差异均明显.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鼠实验感染不同种旋毛虫后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不同种旋毛虫后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感染旋毛虫(T1)、乡土旋毛虫(T2)、布氏旋毛虫(T3)、伪旋毛虫(T4)及纳氏旋毛虫(T7),每只感染300条幼虫,感染后1~6周每周尾部静脉采血,6周后每2周尾部静脉采血,至感染后20周,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ELISA检测血清中抗旋毛虫IgG抗体水平. 结果 小鼠感染旋毛虫、乡土旋毛虫、布氏旋毛虫及纳氏旋毛虫后3~5周,血清IgG抗体水平快速升高,至感染后第8周达高峰,此后旋毛虫和乡土旋毛虫感染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缓慢下降,布氏旋毛虫及纳氏旋毛虫感染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迅速下降;小鼠感染伪旋毛虫后3~5周血清IgG抗体水平快速升高,至第16周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5种旋毛虫感染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5种旋毛虫感染小鼠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和动态变化不同;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可用于其他4种旋毛虫(乡土旋毛虫、布氏旋毛虫、伪旋毛虫、纳氏旋毛虫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洁;崔晶;王中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山东省肿瘤医院108例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结果 108例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6.67%,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9.70%相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00%和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是:呼吸系统为52.38%、消化系统为77.14%、乳腺为62.50%、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作者:辛玲;崔巍;梁瑞文;汲蕊;孙秀宁;李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群落研究

    目的 探讨云南省恙螨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 方法 选取云南省16个县(市)为调查点,现场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收集耳廓和外耳道全部恙螨,常规分类、鉴定.恙螨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特征分别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丰富性指数和优势指数分析. 结果 捕获小兽6888只,属5目10科26属,在双耳部检获恙螨共87416只,属3亚科21属192种,存在9种优势恙螨.宿主动物寄生恙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指数依次为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各生境群落中,丰富性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山区森林灌丛>山区耕地室内>坝区草甸耕地>坝区室内房周.优势指数均较低.9种优势恙螨种类的生态位宽度依次为寒冬纤恙螨0.81,乡野纤恙螨0.57,小板纤恙螨0.52,绒鼠纤恙螨0.51,中华纤恙螨0.42,西盟合轮恙螨0.39,枪棒爬虫恙螨0.39,树鼩纤恙螨0.27,副须纤恙螨0.04,其中任意两螨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0.54间.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 结论 云南省恙螨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呈聚集型分布,优势恙螨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差异均明显.

    作者:侯舒心;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石武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群体性发热病因分析-寄生虫感染

    分析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群体性发热,审证求因找出寄生虫感染的证据,进行科学的鉴别分析,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审证求因是有效处理该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作者:钱俊英;薛行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蛔虫病B超声像特征分析

    本文分析了蛔虫病的B超声像特征,证明B超检查对蛔虫病的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锦;夏明银;杨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控制山区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本文通过对阳和村扩大化疗和易感地带灭螺效果的观察,总结血防经验,提出防治建议.

    作者:罗有登;高鸿;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粪便人芽囊原虫与常见生物微粒的形态鉴别

    粪便标本经生理盐涂片法和碘液染色法制片后,光镜下观察并描述人芽囊原虫与花粉颗粒、类酵母菌和脂肪滴的形态特征,为人芽囊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田春林;卢作超;刘登宇;刘晓泉;万孝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等院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与安全防护

    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危险级别属I级,生物安全级别属I级,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防护.

    作者:鞠晓红;时文艳;陈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介苗分泌型Ag85A基因fbpA转化番茄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 了解卡介苗分泌型Ag85A基因fbpA在番茄中转化的情况. 方法 采用叶片煮沸快速PCR法检测fbpA基因;以番茄总DNA为模板,PCR法扩增目的基因fbpA;采用South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fbpA在番茄染色体DNA中的整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分泌型Ag85A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叶片煮沸快速PCR检出21株fbpA阳性转化不定芽,以番茄总DNA为模板的PCR法扩增出其中9株转化植株带有目的基因fbpA.Southern blot证实这9株番茄染色体DNA中整合了外源目的基因fbpA,Western blot检测到其中5株番茄果实中表达的卡介苗分泌型Ag85A与结核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结论 番茄染色体DNA中整合了外源目的基因fbpA,果实中有该基因产物分泌型Ag85A表达.

    作者:刘凤娟;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南水北调工程库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了南水北调工程库区丹江口市斯氏肺吸虫病流行情况,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0.32%,第一中间宿主螺的感染率为0.64%,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感染度为3.07个囊蚴/只,动物宿主猫的自然感染率为44.68%.

    作者:朱名胜;朱艳霞;宋明华;王绍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隐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人隐孢子虫(C.hominis)为近年来被新命名的隐孢子虫种之一,作为引起人体隐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基因组学等相关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上述3方面综述了人隐孢子虫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昊;戈建军;吴海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合肥市不同生境粉螨孳生情况及多样性调查

    目的 调查合肥市3种不同生境中粉螨孳生状况及多样性. 方法 在5~8月粉螨孳生高峰期对合肥地区仓储食品、药材、日用品进行粉螨的采集、分类、计数、鉴定及数据分析. 结果 450份样本中335份检出粉螨,阳性率为74.4%;共检获粉螨26种,隶属于6科17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中粉螨平均孳生密度(N0./g)为11.01±6.42~23.75±7.74,Shannon-Wiener指数为2.091~2.611,Pielou指数为0.904~0.917,Simpson指数为0.859~0.918,Jaccard指数为0.417、0.233、0.191. 结论 不同生境中粉螨的孳生密度、多样性及相似性差异较大,温湿度差异、粉螨食性习性及人为干扰均为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晓春;郭冬梅;吕文涛;李朝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RIMA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建立疟疾发病率的预测模型. 方法 基于1996~2005年安徽省怀远县的疟疾月发病资料,采用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简洁原则确定模型结构,依据AIC与SBC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建立ARIMA疟疾预测模型.并用所得模型对2006年该县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 结果 ARIMA(0,1,1)×(0,1,1)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时间序列,其方差估计值为0.60,AIC=187.00,SBC=193.58,数学函数式为(1-B)(1-B12)Zt=(1-0.591B)(1-0.281B12)at.该模型对2006年月发病率的平均预测误差仅为0.03. 结论 ARIMA模型可较好地拟合疟疾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短期预测模型.

    作者:周水森;黄芳;沈毓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房棘球绦虫EmⅡ/3抗原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多房棘球绦虫EmⅡ/3基因及表达蛋白EmⅡ/3的抗原性和免疫性,为多房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究和免疫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梅;李文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校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山东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人群幽门螺杆菌(Hp)及其亚型(CagA,VacA)感染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人户问卷调查山东大学3个校区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教职工865名,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 CagA,VacA和尿素酶(Ureas)抗体. 结果 老年人群Hp总感染率为83.4%,其中I型Hp菌株感染率为56.0%;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I型Hp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以高蛋白饮食为主的老年人(P<0.001). 结论 山东大学老年教职工人群Hp感染率较高,以I型Hp感染为主,其亚型分布在年龄和饮食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李超;房平;姜宝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安徽省马鞍山市移民建镇试区血吸虫病疫情观察

    目的 观察移民建镇地区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退人又退耕的小黄洲村为观察对象,自2002~2005年,采用常规方法调查钉螺分布、人畜感染和滩地野粪污染情况,并观察环境变化情况,分析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 结果 2002~2005年试区活螺密度呈下降趋势,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2002年分别下降了74.28%和37.93%;试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IHA法)呈下降趋势;2002年和2003年试区野粪虫卵阳性率分别为2.70%和36.54%,2003年以后未查见阳性野粪;移民建镇后试区滩地开发力度加大. 结论 移民建镇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有积极意义.

    作者: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吴维铎;詹惕;朱应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狂犬病疫苗接种982例效果观察

    采用ELISA法,对982例接种狂犬疫苗者血清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测定,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0.12%.个体年龄差异对狂犬病毒抗体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全程、规范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月敏;陈桂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器官移植受者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H基因型分析

    目的 分析器官移植受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分离株糖蛋白H基因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研制HCMV亚单位疫苗提供依据. 方法 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97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细胞中的巨细胞病毒gH基因并测序分型. 结果 有23例移植受者的标本经nPCR检出gH基因阳性,阳性率为23.71%,其中骨髓移植受者阳性率10.31%,肝移植受者阳性率5.15%,肾移植受者阳性率8.25%.在23例HCMV分离株中,20例得到gH基因型结果,其中gH1型10例,占50%,gH2型6例,占30%,gH1、2混合型4例,占20%,呈散在分布(χ2=4.00,P>0.05);gH基因型在各移植类型间也呈散在分布(χ2=5.652,P>0.05). 结论 HCMV 临床分离株糖蛋白基因分别属于gH基因型1~2型,呈散在分布.

    作者:陶君;钱景;蔡挺;范骏;黄龑;朱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作为血吸虫病疫苗缓释剂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小鼠的免疫效应. 方法 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jGST,在E.coli BL21内表达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纯化后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 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按一定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微球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并取出脾脏,检测血清IgG及脾T淋巴细胞A值,比较各组免疫效果.实验另设FCA佐剂组、铝佐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FCA组、铝佐剂组血清总IgG水平在第9周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均在免疫9周时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与FCA组、铝佐剂组比较,微球组12周后血清总IgG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免疫后6~15周,三免疫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疫18周后微球组脾T淋巴细胞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 结论 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长效和高效作用.这为血吸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唐小牛;周萍萍;高锡银;周书林;汪学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吉林省桦甸与磐石两市蜱类调查

    在桦甸、磐石两市捕获蜱类均为森林革蜱、全沟硬蜱和日本血蜱.每年游离蜱出现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青草出芽而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达到活动高峰.

    作者:张传生;刘红晶;于俊哲;张雁冰;李英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主管: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